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阿是穴的临床应用226000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陆美娟主题词阿是穴,临床研究“阿是穴”属于输穴的一种,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提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相似文献   

2.
针灸问答     
18、何谓阿是穴? 阿是穴是无一定名称,无一定部位,无一定数目,无固定的主治功用,即何处疼痛,在何处针灸,以痛点为俞穴的意思。《灵枢·经筋》篇:“以痛为俞”即含有此义。阿是穴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千金要方》一书中,他说:“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需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症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  相似文献   

3.
探讨阿是穴与“阿是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是无固定部位和具体名称,按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确定的针刺穴位。孙思邈在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知识、收集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在反复临床的基础上,首创"阿是"之名,立"阿是之法",其在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作了记载。"阿是之法"源于《内经》穴法,是精确揣穴之法,确定腧穴的准确位置,提高临床疗效,应该成为临床中准确取穴的普适性方法。阿是穴是典型意义上的疾病反应点,是敏化态腧穴,"热敏点"属于阿是穴的范畴。在"热敏点"上施灸容易激发经气感传,实现气至病所。文章对阿是穴和"阿是之法"的由来、"阿是之法"是精确揣穴之法、阿是穴是敏化态腧穴等内容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魏稼 《中医药通报》2008,7(1):24-27, 63
“动穴”,即动态型俞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俞穴即是。是与简称“静穴”的另一类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俞穴,如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相对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阿是穴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作为一类腧穴名称,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文载:“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有人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成,据明代朱棣等撰《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辞海》注:“阿,吴方言中作语助  相似文献   

6.
梁玲君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8):1471-1473
阿是穴是疼痛性疾病病变部位或附近医生触诊的感觉和患者的反应为依据选取的针刺部位,没有固定的部位和穴位名称,依据疾病的不同性质可选取多种治疗方法的腧穴。阿是穴的名称首见于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发现大量有关针灸的记载,后代医家也有人认为此时才是阿是穴及阿是之法产生的根源。《黄帝内经》是阿是穴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医家对"以痛为腧"的认识有助于"阿是"的提出。孙思邈在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知识、收集总结社会实践经验并反复临床的基础上,创立了"阿是"之名,其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行了记载,可以视作是对"阿是"的定义。反阿是穴是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原则,建立在现代解剖穴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反阿是穴"的提出反倒可以提醒医家重新审视"阿是穴"丰富的内涵,突出了"痛"丰富的引申意,"反阿是穴"的提出恰恰可以弥补医家对于"以痛为腧"理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临床辨证选择阿是穴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选择阿是穴是根据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通过指切、按压找出与疾病直接相关的使“病者快然”的敏感反应穴,并在骨度分寸、解剖标志等腧穴定位法基础上,揣摸穴处皮、肉、筋、骨、脉等,探寻指下穴感和使“病者快然”反应的具体角度、方向,依此将针刺入。临床称之为阿是揣穴法,分为阿是选穴法和阿是揣摸定位法两部分。1 阿是选穴法选择穴位离不开辨证,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基础上,通过腧穴按压诊断法,直接选择指切即病应“阿是”样敏感穴,可直达病所。如笔者治一中年女病人,患者无明显诱因行走时突然全身僵硬,四肢姿势固定,卧床后又开始全身…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研究发现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在缓解疼痛、止疱、结痂、脱痂等方面较西药及其他针刺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治疗本病多使用火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相关心得介绍如下。1阿是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备急千金要方》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时阿是穴是针刺的主穴,具体表现为神经痛所在之处、局  相似文献   

9.
"阿是穴"的准确释义依赖于对"阿是"的理解,现有的3种解析"阿是"的观点,其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所依据的文献以及对其理解的不同。笔者通过全面梳理相关古今文献,并逐一分析不同解释方法,考辨"阿是"一词的原始意义,进而论述对"阿是穴"及"阿是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温乃元主任中医师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通过学习其对阿是穴的名称认识、取穴方法、基本性能,阿是针、阿是灸、阿是按的具体应用方法,从阿是针、阿是灸、阿是按3个方面解读温乃元对阿是穴的运用,分析温乃元临床应用阿是穴的经验,以期更好继承名中医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阿是"的词义及"阿是穴"原始内涵进行梳理,基于对相关文献的考证与诠释,溯源至"以痛为输"之法以探寻"阿是之法"的雏形,并用语言学方法对相关术语进行鉴别;由此论及"阿是穴"所归属的腧穴近治作用的理论范畴,并通过气街对其进行理论层面的升华。旨在言明"阿是穴"与西方"激痛点"实即体表刺激的近治作用,其观念不同仅因于文化背景之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是超声波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是超声组(实验组)和封闭治疗组(对照组),每组 25 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阿是超声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70%和 100%,封闭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24%和 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是超声波治疗网球肘疗效明确,效果明显优于封闭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针灸试题     
<正> 一、多选题(A型题) 1.上牙痛临床首选的俞穴是: A.足三里;B.合谷;C.列缺;D.内庭;E.外关。 2.少阳经头痛的处方应是: A.天柱、昆仑、阿是;B.上星、合谷、阿是;C.风池、行间、阿是;D.百会、行间、阿是;E.以上都不是。 3.胃脘剧痛首选穴是: A.隐白;B.公孙;C.三阴交;D.阴  相似文献   

14.
从腧穴的原始概念文献记载探讨阿是之法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阐明阿是之法的精髓是以患者对力的敏感为标准来定位腧穴。热敏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则说明热敏灸探感定位是以出现热敏灸感为标准来判定腧穴。两者虽均以患者感觉为标准,但热敏灸探感定位是从另一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来定位腧穴。认为热敏灸探感定位是阿是之法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阿是穴的起源及其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是穴作为腧穴 (亦称输穴 )名称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篇中 ,文载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 ,言有人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 (成 ,据明代朱棣等撰《普济方》作‘或’)痛处 ,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故曰‘阿是穴’也”。孙氏详细记载了阿是穴的渊源、取穴方法。从理论上看 ,孙氏的这一记载 ,是有文献根据的。中医经典著作《灵枢经·经筋》篇就有“以痛为输”(输 ,腧的通借字 ,即腧穴 )的记载 ,说的就是以病人痛处(即压痛点 )为针刺或艾灸的腧穴 ,显然 ,这与孙氏的记载 ,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电针加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内上髁炎及桡骨茎突和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 1 2 4例 ,其中男 4 9例 ,女 75例 ;年龄2 9~ 66岁 ;病程 2 2d~ 3年 ;肱骨外上髁炎 4 8例 ,肱骨内上髁炎 5例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3 1例 ( 5例双侧 ) ,屈指肌腱鞘炎 4 0例 ( 48个患指 )。2 治疗方法2 1 外上髁炎 (网球肘 )。取穴 :曲池、手三里、阿是 1、阿是 2。方法 :肘关节屈曲 90°,常规消毒 ,阿是 1为紧靠肱骨外上髁上的压痛点 ,偏内侧进针 ,直刺 1~ 1 .5寸 ;阿是 2为正压痛点 ,进针后沿桡骨伸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肩关节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和阿是超声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阿是超声波治疗肩关节疼痛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略论阿是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杰 《中国针灸》2001,21(2):89-90
读安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出版的《针灸学辞典》 :阿是穴 指按压痛点取穴 ,《千金·灸例》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意指按捏其病痛部位 ,病人感到舒适 (快 ,或疼痛处 )就可以作为针灸的穴位。“阿” ,原指对痛感的惊叫声。此法与《灵枢·经筋》 :“以痛为输”及后人所称的“天应穴”同义。天应穴 同阿是穴。《玉龙经》注 :“不定穴 ,又名天应穴 ,但疼痛便针。参见…  相似文献   

19.
取阿是穴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内经》中就有“以痛为输”的记载。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提出“阿是穴”的概念。尔后,阿是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明代吴昆的《针方六集》称为“不定穴”;楼英的《医学纲目》则称为“天应穴”。关于阿是穴的作用,《千金要方》认为,“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玉龙歌》中写道:“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在针灸界流传颇广的《四总穴歌》中,后人特地补上“酸痛寻阿是”一句,足以证明阿是穴应用之广了。现将个人在这方面的拙  相似文献   

20.
从颈肩部取穴和治疗的角度,探讨功能解剖视角下的阿是之法。功能解剖学是一门介绍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及人体结构分布组合规律的学科,隶属于生物科学形态学范畴。"阿是之法"即在阿是穴理论指导下运用敏感穴位(包括敏感的经穴或奇穴以及局部阿是穴)治疗相关部位疼痛和其他疾病的疗法。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以后确定颈肩腰腿痛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