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实性假乳头状瘤螺旋CT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中,女9例,男1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颈1例,胰体尾部7例;4例肿块内可见钙化,1例内可见出血;10例肿瘤实质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胰腺实质期均呈渐进性强化;10例均未见胰、胆管的扩张,肿瘤边界清晰,均有纤维包膜。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有一定的特征性变现,其中的实质渐进性强化、病灶内的出血、囊变、纤维包膜边缘及边缘的钙化,结合临床可以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患者(8例女性、1例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囊实性病灶,最大直径4.3~11.6 cm,平均约7.2 cm,大部分边界较清晰。其中实性成分为主者3例,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4例。7例CT显示病灶密度高低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MRI信号混杂,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实性成分及包膜在增强扫描中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MN)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CMN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和病理特征。结果 8例均为单侧发病,呈膨胀性生长,与肾脏边界欠清晰;8例肿块均呈囊实性,密度混杂,内见坏死及囊变;4例见斑片状出血灶。增强扫描8例肿块均呈不均匀强化,内见囊性不强化区,6例瘤体内见迂曲、强化血管影,8例肿块均可见延迟强化及肿瘤周边环形强化。8例均未见钙化灶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发生于小儿的CMN具有特定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其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有助于本病诊断。  相似文献   

4.
成素琼 《中国保健》2006,14(6):114-114
目的探讨CT对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肿瘤单侧多见,多发生于肾脏一极,常表现为强化不明显的实性肿块,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少数有出血、钙化.本组术前发现病灶100%,诊断准确率94.8%.结论CT增强扫描能发现较小的肾母细胞瘤,很好地评价对侧肾脏的情况,并能明确肿瘤的范围以及转移的情况,对肿瘤的分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RAML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3例呈不规则形,边界欠清,病灶均向肾外突出。18例表现为实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1例伴有钙化,3例伴有出血,CT片上瘤内均未见脂肪性低密度。CT平扫14例呈略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4例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19例表现为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7例表现为延迟性强化,6例表现为一过性明显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病灶呈外生性生长,CT观察其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该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学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有关临床料;结果CT极MRI瘤体可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则的圆形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团块,其中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3例,囊性1例;瘤体均具有包膜,其完整者3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2例。依据该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分为实性均质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囊肿型三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SPTP的CT表现。结果:SPTP呈圆形、类圆形,形态规则7例,不规则9例;11例囊实性相仿,6例囊性为主,3例实性为主。15例包膜显示。9例伴钙化。12例肿块与胰腺交界区见“杯口征”。实性呈附壁结节或“浮云征”,囊性呈“裂隙征”或网格样或大片分布。动态增强16例SPTP实性成分早期不均匀和渐进性强化,8例出现网格样、环形强化,囊变区无强化;包膜强化早且持续强化。结论:SPTP具有典型CT表现,MDCT薄层扫描及图像后处理价值较大,可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 11例病灶中,囊性结构为主7例,囊、实结构比例相仿3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对其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例患者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分析并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经CT及MRI检查,6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且呈囊实性,CT平扫密度均低于同层面肌肉组织,密度不均。病灶内伴出血1例,细小钙化4例。病灶在MRI T1加权成像(T1WI)上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出现中央稍低信号、周边高信号的“靶征”,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病灶呈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上病灶内部信号略低,边缘呈高信号。在CT及MRI增强图像上,6例患者均呈渐进性强化,其中5例动脉期呈轻度不均匀性强化,1例病灶内部可见小结节样明显强化影;1例MRI延迟期病灶内部呈均匀性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CT;4例病灶内部或病灶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结论:腹膜后神经鞘瘤在CT及MRI上多表现为单发圆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可伴钙化、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卵黄囊瘤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卵黄囊瘤CT和MRI表现和诊断。结果(1)本组5例中:肿瘤位于睾丸2例、卵巢1例,腹膜后1例,骶尾部1例;囊实性者4例,实质为主者1例。在5个原发病灶内都有坏死灶,其中4例有出血,1例有钙化。(2)在cT和MRI表现上,卵黄囊瘤的主要特征:肿瘤比较大,有完整的包膜,肿瘤通常为囊实性,囊性部分呈大小不一之分房改变,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及分隔轻至中度强化。(3)转移途径多为血行转移。血清AFP升高有重要参考意义。结论卵黄囊瘤缺乏特征性表现,定性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根据其在cT和MRI上的主要特征和结合血清AFP的检查,术前可以对其作出可能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表现。结果 肿瘤单侧多见 ,也可为双侧。上极多于下极 ,也可全肾受侵。常表现为强化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伴坏死、囊变 ,少数伴出血、钙化。典型表现为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或肾的正常结构消失。本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 96 %。结论 CT检查可准确显示肾母细胞瘤侵犯范围以及转移情况 ,对肿瘤分期、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婴幼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总结15例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结果肿瘤主体位于肝右叶9例,左叶2例,同时累及左右叶4例。CT平扫肿瘤均呈低、等混杂密度,巨大肿瘤内可见多发裂隙状及不规则形更低密度区,7例可见肿瘤内斑片、点线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性结节状或片状强化,密度高于肝组织,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坏死或液化区无明显强化。结论 CT扫描是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影像检查方法之一,CT平扫及增强对病灶定位定性较准确,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4.
9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影像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9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表现,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7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癌22例,均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正常甲状腺体平均CT值为114HU,病变区CT值测量平均分别为:甲状腺肿为53HU、甲状腺腺瘤为47HU、甲状腺癌为59HU。病变区CT平扫均呈低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体密度,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并存的低密度结节,病灶内可有斑点状钙化,实性结节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良性结节多境界清楚,恶性结节多边缘模糊,可伴有颈部周围淋巴结肿大、颈静脉癌栓形成。结论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定位诊断可靠,可达100%,CT定性诊断为70%~80%,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少数单发结节CT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5.
洪春扣 《健康必读》2009,8(4):101-102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经验。方法对2例CT上误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例CT误诊的胰腺体尾部占位,手术病理均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上抓住肿瘤大,易囊变,有钙化的特点,在排除相关肿瘤后,能够提示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于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10-4811
目的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甲状腺病变在多层螺旋CT中的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搜集临床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9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构对照分析.结果 89例甲状腺疾病中良性病变53例,占59.6%,以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2例)、甲状腺腺瘤(26例)常见,病灶可多发或单发,边缘较清晰的低密度灶,偶见钙化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癌36例,占40.4%,病灶为不规则或分叶状囊实性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钙化,常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强呈不规则强化;良恶性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甲状腺病变不同的CT影像特征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发生于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脑实质内不典型室管膜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发生于幕上脑实质的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1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平扫检查,15例接受MRI增强扫描,1例接受CT增强扫描.结果 18例肿瘤均发生于幕上脑实质,好发于侧脑室旁及颞顶枕叶交界区,其中侧脑室旁8例.18例肿瘤中6例为实性,10例为囊实性,2例为囊性.瘤内出血6例,钙化2例,瘤周Ⅱ~Ⅲ度水肿12例,Ⅰ度水肿4例,2例无明显水肿表现.CT和MRI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强化,其中MRI增强扫描常可见条索状血管影.结论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有一定相关性.大囊小结节、大囊大结节、多囊变及瘤内出血、钙化是瘤体的常见征象,肿瘤实质内出现条索状血管影,也是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MR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CT平扫表现为胰腺区的圆形或类圆形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且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无胰管、胆管的扩张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附睾腺瘤样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样瘤的超声特点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4例附睾腺瘤样瘤中,位于附睾尾10例,位于附睾头4例,其声像图表现可被分为2型:实性(13例)和囊性(1例).实性肿块中12例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均匀(86%),余1例与周围组织界限欠清.囊性肿块表现类似于附睾囊肿.14例附睾腺瘤样瘤中10例可探及血流信号(71%).结论 对于附睾实性腺瘤样瘤超声有助于诊断,而对囊性腺瘤样瘤超声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