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小肠套叠诊断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32例小肠套叠进行检查,测量包块大小及套叠鞘部的长度。27例在高频B超引导下进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结果 32例小儿小肠套叠中,肠套叠包块最大外径23mm(均值16mm),套叠鞘部最大长度15 mm(均值12mm)。实行灌肠复位患儿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可基本明确小儿小肠套叠的诊断,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彩超诊断并在超声监视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62例小儿肠套叠的资料。结果62例小儿肠套叠经双频超声检查全部确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CDFI)提示套叠肠管壁血供良好,并在超声监视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水压复位,除2例继发性肠套叠外,其余病例均获成功复位。结论彩超检查不仅能确诊肠套叠及其分型,还能评价套叠肠管存活状况,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可作为小儿肠套叠复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亚男 《医疗设备信息》2011,(12):138-139,12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诊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急诊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确诊的肠套叠患儿病例。结果 79例肠套叠患儿治疗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超声诊断77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7.4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急诊小儿肠套叠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肠套叠患儿44例,对其分别用凸阵探头普通频率检查和线阵高频探头检查,观察套入部肠系膜血管、肠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统计并对比分析高频超声与普通频率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44例患儿中肠壁血流正常42例,肠壁血流减少1例,肠壁未见血流1例,对其分别应用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表现出典型的肠套叠图像特征,且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较,高频超声图像更为清晰。结论高频超声显示病变较普通频率更为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帮助判断套叠肠管的缺血。  相似文献   

5.
于海红 《现代保健》2009,(9):124-125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2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100%。结论超声对肠套叠早期诊断明确,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治疗肠套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44例经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整复前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复位前144例均有阵发性哭闹、呕吐、解果酱样血便表现,复位后症状消失139例;复位前腹部可触及异常包块100例,复位后异常包块消失97例;复位前144例B超均能探及腹部异常包块,复位后异常包块消失139例;碳剂实验144例(6-8h)排便有碳剂139例,无碳剂排出5例;B超诊断符合率100%,复位成功139例,复位成功率96.5%。结论: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可作为小儿急性肠套叠首选的诊断、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X射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X射线组33例复位成功,11例失败(其中2例穿孔)。超声组42例复位成功,未出现再次复套、水潴留、水中毒和肠破裂穿孔等并发症,4例复位失败。X射线组复位率75%,超声组复位率91%。结论实时超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较高,几乎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频彩超的显像诊断,并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证实的小儿肠套89例。【结果】 89例小儿肠套叠,超声检出86例,超声检出率为96.6%,漏诊2例,误诊1例。2例B超提示肠坏死可能,手术后均证实。【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同时能间接提示肠坏死可能,为复位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应是目前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诊断及灌肠复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临床可疑小儿小肠型肠套叠36例患儿采用低频和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并在高频超声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36例小儿小肠型肠套叠患儿中,经低频超声确诊仅4例,占11.1%,经高频超声确诊32例,占88.9%;经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确诊患儿的套叠肠段的平均外径、平均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阿托品后肠套叠未见松解的25例患儿,在高频超声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结论 高频超声及早确诊和灌肠复位治疗小儿小肠型肠套叠是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一过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复位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136例肠套叠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36例肠套叠患儿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1 31例,超声检出率为96.3%(131/136);103例肠套叠位于右上腹部,占75.7%(103/136);108例回盲型,占79.4%(108/136).横切面呈同心圆征88例,靶环征48例;119例丰富的血流信号,占87.5%(119/136);15例点状血流信号,占11.0%(15/136);2例未探及血流信号,占1.5%(2/13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快速、简便地诊断小儿“一过性”肠套叠,并在复位治疗过程中提供安全可靠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射线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2011年我院行X射线下空气灌肠治疗的肠套叠患儿230例及2012-2013年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的肠套叠患儿352例,比较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穿孔率。结果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成功复位347例,失败5例,成功率98.6%;X射线下空气灌肠成功复位225例,失败5例,成功率97.8%。结论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时间短,无辐射,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5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小儿肠套叠的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图像特征、临床复位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56例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患儿全部经临床复位及手术证实,诊断率100%,超声像图上不同切面表现为"假肾征"、"同心圆靶环征"及"套筒状"等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诊断率高、无痛、无创,并可多切面进行连续地动态观察、能测血流等特点,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及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92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经腹超声单独诊断及两者联合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引导下对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水压治疗小儿肠套叠。方法:通过对206例小儿肠套叠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水压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其中有25例采用2次水压灌肠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1981206例(96.11%)。结论:超声引导下对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全性好,无1例发生结肠穿孔,较传统方法无X线辐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温水压灌肠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的效果。方法对38例肠套叠患儿,采用超声诊断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复位。结果4例超声示套入肠管血运差转手术治疗,余34例患儿全部复位成功,其中2例24 h内复发行再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在超声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无辐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6,(7):851-85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按照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A组(<3个月)、B组(3~6个月)、C组(7个月~5岁),每组40例。比较三组患儿的水压灌肠情况,并观察不同病症类型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儿进行水压灌肠所需的最大水压由低到高分别为A组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发病后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成功率和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8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结果 58例患者全部首诊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首次治疗成功50例(86.2%),二次及二次以上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的5例(8.6%),手术治疗3例(5.2%)。结论小儿肠套叠发病时间越短(<4h)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越高,发病时间越长(>48h)且小儿周身状态差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席占国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93-169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和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由高频超声诊断并经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的48例婴幼儿肠套叠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婴幼儿急性套叠中40例经生理盐水灌肠成功复位,8例复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生理盐水灌肠成功复位的患儿的声像图表现为:圈外有圈的"同心圆"征和"套筒"征;手术患儿的"同心圆"每层厚薄不均伴腹膜腔积液.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和监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可避免X线照射,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临床怀疑肠套叠205例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经空气灌肠复位及手术证实为201例,超声诊断199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快速、直观、准确等忧点,对临床及时作出处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