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固定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96例101处开放性骨折采取早期清创+内固定治疗,创口一期缝合或延迟修复。结果:96例101处四肢开放性骨折,其中93例94处骨折患者术后随访正常,骨愈合率为95.83%,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占1.07%。结论: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彻底清创、切除污染失活组织,合理内固定,维持骨折结构的完整性,创口覆盖合适的软组织,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5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19例.17例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行小切口开放复位后,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结果 本组51例患儿,经6个月至2年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无骨感染、骨外露、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小切口开放复位混合式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钟辉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3-2485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中145处骨折采用可膨胀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钢板内固定法、外固定支架法、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结果76例患者随访6~2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12个月。145处骨折中,骨愈合122处(86.2%),骨不连8处(5.5%),畸形愈合12例(8.3%)。平均骨折愈合时间:闭合性骨折(5.5±1.5)个月,开放性骨折(6.8±1.2)个月。可膨胀髓内钉只发生1例畸形愈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只有2例发生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其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率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其对邻近关节活动影响远远大于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结论四肢长骨多段严重性骨折治疗方法目前无统一标准,手术应根据具体伤情选用不同治疗方法。可膨胀髓内钉以及带锁髓内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内固定材料,治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性骨折的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胫腓骨骨折内固定 ,骨外固定及非手术疗法的再认识。方法 :本组共 5 5例 ,闭合性骨折 37例 ,开放性骨折 18例 ,按Johner和Wruhs分型 ,简单骨折 2 6例 ,蝶型及粉碎骨折 (复杂骨折 ) 2 9例 ,其中GustiloⅢA以上 9例 ,应用自动加压钢板 2 5例 ,骨外固定支架 9例 ,带锁髓内钉 4例 ,非手术治疗 17例 :其中牵引 +夹板 4例 ,单纯石膏固定 13例。结论 :对于开放性、Johner、Wruhs分型中蝶型及粉碎型胫腓骨骨折宜早期手术内固定或骨外固定 ;加压钢板、骨外固定支架 ,带锁髓内钉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配合中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实施清创骨折固定.急诊清创内固定10例.外固定支架7例,行择期内固定10例,有3例儿童清创后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钢板固定12例,髓针固定8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皮肤软组织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一期愈合26例,延期愈合4例,无1例皮肤感染坏死、骨外露和骨感染.无1例骨不愈合.结论:胫骨开放性骨折,在手术治疗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预防感染、避免皮肤坏死、促进骨折愈合、功能康复和缩短疗程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78例,其中肱骨干6例,股骨干15例,胫骨干57例,均采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术前及术后3d、1、3、6个月时分别拍摄X线平片检查,术后嘱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并在取出外固定后的3、6个月时再次随访。结果72例患者骨折按时愈合,4例有骨缺损二期植骨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愈合。结论外固定器能有效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良好复位、固定,术后合适的处理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采用有限内固定加单臂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胫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24(4.5±1.8)个月,其中1例因骨不连二期改用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后愈合,根据AOFAS踝关节和后足评分为49 ~98(85±13)分.结论 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稳定性,具有操作简便,能有效保护软组织,骨折愈合快,伤口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杨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78-579
目的探讨四肢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骨科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8例四肢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的214处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78例患者随访1~2年,214处四肢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有173处骨折愈合(80.84%);25处畸形愈合(11.68%);16处发生不愈合(7.48%)。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外固定支架治疗组的畸形愈合和骨不连发生率明显低于钢板内固定组(χ2=4.97,P<0.05;χ2=8.77,P<0.05);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临近关节ROM优良率明显低于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治疗组(χ2=6.91,P<0.05;χ2=15.55,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比较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临近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特点及经验教训,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四肢骨折患者共112例,年龄13 ̄93岁,均为长骨骨折。固定时间最长8个月,最短2个月。结果延迟愈合3例,钉松动2例,无严重感染病例。结论骨外固定器是一种接近微创的骨复位固定技术,属生物学弹性固定,可提供早期关节肌肉功能练习,不会引起骨严重感染,是一种治疗四肢骨折尤其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好方法,在治疗骨不愈合、骨缺损、骨短缩、骨感染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四肢开放性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根据开放性骨折的Gustilo分型,全部为Ⅲ型,并且均为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Tscherne分型中的开放性骨折Ⅲ级。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皮肤重新覆盖时间为平均14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6周。结论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开放松质骨植骨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骨质及软组织缺损四肢开放性骨折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减少感染,缩短软组织覆盖及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瞿科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53-2855
目的:比较4种方法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5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即Ⅰ组1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治疗,Ⅱ组18例坚强内固定治疗,Ⅲ组10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架治疗,Ⅳ组14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经10个月 ̄3年随访,根据Mazur等[3]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2.5%、77.8%、70%和92.9%。结论:四种方法可用于高能量Pilon骨折的治疗,其中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双皮质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25例.采用Neer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及骨折复位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8~15月,平均12月,优20例,良5例.结论 采用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延期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3例Pilon骨折,根据Ruedi分型:Ⅱ型14例,Ⅲ型19例。延期治疗,简单内固定3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支架30例。结果随访29例,时间12—24个月,均骨性愈合。优16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应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延期治疗复杂Pilon骨折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技术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计其可行性。方法 28例接受此手术。腓骨骨折先行克氏针内固定;利用有限内固定将骨折端较大碎骨块固定于胫骨干,使不稳定骨折变成稳定性骨折,然后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0个月。28例中疗效优良者25例,占89.3%;骨不连者1例,,占3.9%;发生浅表感染者4例,占14.3%;钉道感染者5例,占17.8%。结论 利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便于对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混合外固定治疗C2、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采用混合外固定治疗C2、C3型Pilon骨折21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3年。参照Mazur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混合外固定是治疗C2、C3型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2、C3型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2、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2、C3型Pilon骨折16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4年。参照Mazur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1.3%。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是治疗C2、C3型Pilo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克  梁红锁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03-1104
目的 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1年2月至2005年9月.采用双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53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35例,Ⅵ型18例。开放性创口按照Gustilo分型:Ⅰ型15例,Ⅱ型22例,Ⅲ型16例。结果 随访5~22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25例,可9例,优良率达83%。结论 双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不同方式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282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保守治疗组(A组, n=2080)、外固定治疗组(B组, n=473)、手术治疗组(C组, n=275),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和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应用止痛药物时间较A组和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应用止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应选择外固定治疗为宜;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获益更多,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骨折采用Sanders分型法,35例37侧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全部病例获得3-2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本组优25侧(67.56%),良7侧(18.92%),可4侧(10.81%),优良率86.4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有效方法。应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外形。  相似文献   

20.
廖文波  杨圣 《贵州医药》1999,23(4):266-267
目的;探讨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分析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跨膝关节固定,创面反复冲洗,多次清理,伤口延期闭合治疗16例伴重度污染或感染的胫腓骨上段近关节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