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我照顾行为对血糖控制不良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良住院患者为病例组,随机抽取过去无血糖控制不良住院病史的门诊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资料搜集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最大差异体现在“运动”、“自我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三项。结论医护人员应强化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自我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的自我照顾行为,降低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良再次入院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自身因素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丽  秦宇 《中国医药》2011,6(8):1012-101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经确诊必须终生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能降低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糖尿病治疗原则以血糖达标为目标.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包括血糖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药物治疗、糖尿病知识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监测血糖是了解血糖控制状态的必要手段,近年来,一种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天连续24h血糖监测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情况,为研究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率提供资料。方法:自制血糖自我监测调查表,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仅35.6%的患者能自觉进行血糖自我监测,64.4%的患者每周血糖监测1次;经济原因是影响血糖自我监测的2=-~N素;41.1%患者很少与家人讨论监测结果,45.6%患者有时会将结果告知医生。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情况不理想,应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莞市区糖尿病患者监、控血糖情况与用药依从性的相关性,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方法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血糖监测频度高者,用药依从性好.结论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佳否与其血糖控制成正相关,改善患者的血糖监测频度,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进而更好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210例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组)和对照组104例(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半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及血糖控制[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的FBG、2 h PBG及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远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依据血糖谱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本研究组中有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在每餐后出现显著的血糖升高现象,特别是在早餐后更为明显,患者的血糖峰值出现在早餐后的1.6 h;且血糖>14.0、11.2、7.9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7%、15%、26%;患者的72 h CGMS中血糖>7.9 mmol/L曲线下的面积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另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且多发生于凌晨3点左右,多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反应。结论血糖情况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较明显的高血糖情况,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和动态血糖波动细节的信息,对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8.
冯令戈 《药学进展》2023,(10):790-800
利用连续血糖监测(CGM)技术实时监测血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血糖管理,进行“精准控糖”。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CGM的衍生指标,成为衡量血糖控制和改善的新兴标准,并在近年逐步被纳入国内外糖尿病防控指南。TIR可以提供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及血糖波动在内的更全面、更细致的血糖信息,与糖化血红蛋白等传统血糖指标互为补充,更好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以及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疾病风险。综述CGM技术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索血糖评估新指标TIR赋能糖尿病管理的内涵和临床实用性,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2组:1组血糖控制良好,2组血糖控制不良。分析1组、2组的肺结核治疗效果。结果满疗程治疗后1组、2组肺结核疗效有明显差别。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与否极为关键,血糖控制水平对肺结核治疗有显著影响,血糖控制良好,肺结核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评估日常活动和药物治疗对血糖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要想不被糖尿病控制,就得学会管理血糖,认识到长期坚持正确的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要以为出现症状才需检测血糖、或者血糖试纸贵就不坚持有规律地监测血糖。然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监测血糖时,常会忽视一些小细节,使测出的血糖与正常值有一定的偏差。这里,不妨看看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指患者通过自行测定血糖,随时随地了解自己体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便配合医生进行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1].SMBG已成为糠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环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度提升,约在9200多万,农村居民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2%[2].临床发现来自农村患者往往血糖监测知识缺乏,导致血糖监测的准确性差[3].为了解并更好的改善农村整体的健康水平,我们采用自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院的农村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血糖监测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床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的好转,除了接受科学的治疗外,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适量运动、合理用药等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延伸服务与血糖控制的研究,为临床的护理工作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护理和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病患300例,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延伸护理组进行观察与研究,通过对病患血糖值、并发症以及病情反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对比,得出客观真实的数据。结果无论是从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的血糖监测来方面看,护理延伸服务在血糖控制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同时护理延伸服务在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病情反复方面也存在积极的意义。结论通过两种护理方法的不同效果的比较,临床应继续研究和推崇护理延伸服务,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控制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两组,即血糖控制好组(n=180)与血糖控制不好组(n=180),抗结核疗程为1年,对两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临床症状好转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血糖控制好组痰菌阴转率、临床症状好转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好组(P <0.05),且复发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不好组(P <0.05);血糖控制好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显著优于血糖控制不好组(P <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血糖控制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定期监测血糖能为糖尿病患者及时调整治疗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但糖尿病患者对此多有误解,下面笔者就有关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常见疑问解答如下--1.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哪些人群?原则上,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下列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血糖监测:①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②初治的处于调药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③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⑤妊娠糖尿病患者;⑥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的患者;⑦平时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于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监测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9例,监测组应用血糖仪连续动态监测血糖72h,常规组应用血糖仪常规测定血糖3d。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监测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间监测组效果好于常规组,其血糖值、平均住院天数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其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各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同时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规范血糖监测、规范药物治疗、按时复查等,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患者不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控制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长期的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赵小红 《北方药学》2013,(5):177-1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护理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热量、低脂饮食、低糖饮食、低盐饮食、限制饮酒、高纤维饮食的饮食疗法,以及心理护理、运动护理、营养搭配指导、定时血糖监测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合理的饮食控制及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自制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教育前后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末梢神经病变的例数明显减少,但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糖尿病教育对于控制血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门诊糖尿病就诊患者统计其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结合其目前的降糖方案,给予合理化调整,尽早使其餐后血糖达标。方法统计2014年上半年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在30~70岁,病史在2年以上,观察他们餐后血糖的监测情况,控制情况,同时给予调整降糖方案,使其餐后血糖达标。结果在这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16例患者平时监测三餐后血糖,34例患者只做到偶尔监测早餐后血糖,50例患者不知道监测餐后血糖,甚至拒绝测餐后血糖,而且,在这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只有65例患者空腹血糖在7 mmol/L以下,有85例餐后血糖在10 mmol/L以上,32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仅10例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给予调整降糖方案后2周,餐后血糖均达标。结论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了解,应该加强对他们的糖尿病教育工作,而且,因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不监测,他们的降糖方案仅针对空腹血糖进行反复调整,故加用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降糖药调整餐后血糖,从而全面控制血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