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在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治疗的患者21例共21只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均实行三切口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术后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并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法。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有20例患者的视网膜复位效果较好,较手术前视力有所提高,1例患者的视力与手术前未发生明显改善,但患者的视网膜平复效果较好,未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以及增生膜症状。结论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患者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玻璃体腔硅油填充后,注入适量曲安奈德,可以有效预防葡萄膜炎的复发以及相关的增生疾病,维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估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及光凝治疗Coats病导致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择9例(9眼)因Coats病导致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入院患者,术前1周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后段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放液、硅油眼内注入术,术中及术后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5~24个月。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9眼(100%),7眼保持术前视力,2眼术后视力提高。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及光凝治疗Coats病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并能有效保存及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3.
30例玻璃体腔硅油注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结合硅油充填治疗复杂性性视网膜脱离30例(30眼)。方法:对30例30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即玻璃体切除。膜剥离,重水,氩激光,冷凝,重水-硅油交换或气液交换,硅油眼内充填,结果:30例30眼近期有效25例25眼(83.3%)。失败5例5眼(16.7%)。结论:玻璃体腔硅油注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在短时间内完成视网膜复位,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破坏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例(5只眼),闭合式玻璃体切除为基本术式,自睫状体扁平部切除晶状体、玻璃体。其中3只眼用过氟化碳液(C3F8)展平视网膜,激光光凝裂孔,气液交换,眼内注入C3F8;2只眼视网膜切开,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眼内注入硅油。6个月取出硅油。结果5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炎症均被控制,无复发,4只眼术后眼压正常,1只眼低眼压,最后一次随访,4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15~0.3,1只眼光感。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治疗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对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作用.方法 对10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眼,进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术前术后均用激素类固醇治疗,对视网膜的复位进行评价.结果 平均随访10月,单次手术复位率80%.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填充治疗是合并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9例(29眼)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8 mL C3F8,3 d后行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观察玻璃体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C3F8后29眼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回升,眼前节炎症减轻,注气后3 d内共有23眼脉络膜复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25眼,占86.2%,3眼通过二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MAR视力为2.14 ± 0.39?1.58 ± 0.57?1.23 ± 0.59,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3F8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扎带,玻璃体注气C3Fe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身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需另外的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下腔的液体,术后随访2~16个月,12只眼全部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未诱发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病变(PVR)。提示玻璃体手术在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是优先考虑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玻璃体手术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治疗中的应用,回顾性分析了12例12只眼视网膜脱离的病例,应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玻璃体腔内应用6mm长灌注射针头,切除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前膜,气液交换,周边部下方裂孔置巩膜外填压,调整环孔带,玻璃体注气C3F815%。一例患者注入硅油。术前、术后常规全射激素用药。结果12例12只眼术中眼内压迅速重建,脉络膜下腔的液体经三个巩膜切口自行引流,脉络膜复位,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56眼),分A、B两组。A组(30例)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注射TA,术后4~14 d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26例)直接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术中情况及术后炎症反应。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曲安奈德术中出血、黄斑和视网膜水肿、术中使用硅油及术后反应重的患者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视网膜未复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前玻璃体腔注射TA可以提高术后矫正视力,减少术中出血、硅油使用频率、术中黄斑和视网膜水肿,减轻术后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