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给药方式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20例12岁以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在同样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主要体征和体征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采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效果优于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病毒唑,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7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例患儿乏力,不良反应几率4.4%;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几率2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安全可靠,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毒检测 ,将检测出的 2 4 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 3组 :A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α1 b干扰素 (滴宁 )雾化吸入 ;B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病毒唑雾化吸入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 A、B两组雾化吸入时间每次 2 0 min,每日 1次 ,疗程 3d。结果显示 :退热、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 ,而 A治疗组更优于 B治疗组 (P<0 .0 1 )。提示重组α1 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好、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南  李莉  高莉 《西部医学》2005,17(1):35-35
目的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对166例受试者(试验组86例、对照组80例)采用病毒唑雾化吸入与不吸入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2.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病毒唑高浓度短时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干扰素30~50万u肌注,每日1次,联合病毒唑高浓度短时间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每天给予病毒唑10~15mg/kg,分2次静脉滴注和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每天观察记录患儿症状、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病毒唑高浓度短时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病毒唑以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72名患者随机分成各36例两组,试验组病毒唑以雾化吸入途径给药治疗,对照组病毒唑以静脉滴注途径治疗。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是否较常规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更有效。方法 :将 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 5 0mg/mL病毒唑雾化治疗 ,每次约 0 5h ,对照组用 10mg/mL病毒唑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平均喘憋缓解时间为 (3 0 1± 1 2 3)d ,住院天数 (6 5 0± 1 2 6 )d ;对照组平均喘憋消失时间为 (4 .4 8± 1.4 1)d ,病程为 (9.0 1± 1.33)d。结论 :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较常规剂量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缩短喘憋时间和病程  相似文献   

8.
吴扬  刘晓芬 《医学文选》2006,25(2):198-199
目的 观察病毒唑两种给药途径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痰病的疗效。方法 对13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雾化吸入组70例,静脉滴注组69例。结果 雾化吸入组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和发热、肺部罗音、哮鸣音等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结论 病毒唑雾化吸入用药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较静滴更有利于直接控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肯定,还可以避免长期静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吴扬  刘晓芬 《微创医学》2006,25(2):198-199
目的观察病毒唑两种给药途径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3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雾化吸入组70例,静脉滴注组69例.结果雾化吸入组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和发热、肺部罗音、哮鸣音等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静脉滴注组(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用药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较静滴更有利于直接控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肯定,还可以避免长期静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魏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06-1307
目的:观察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对照1组30例应用病毒唑雾化吸入,对照2组25例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1组90%,对照2组68%,3组疗效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208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注射液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糜蛋白酶粉剂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70.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陈雄捷 《西部医学》2012,24(7):1316-1317,131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6d。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8%、40.6%,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治疗后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蛇毒血凝酶治疗支气管扩张并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氧气雾化吸入蛇毒血凝酶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蛇毒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时,选择雾化吸入使用蛇毒血凝酶为更好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疗法。方法: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静脉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同时与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为66.6%(χ2=13.3,P〈0.05);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好转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用病毒唑滴鼻治疗耍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两蛆。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病毒唑滴鼻行局部治疗,配合口服药全身治疗,用药3天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用U检验法比较有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服药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用病毒唑滴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罗瑞现 《中外医疗》2013,32(6):5-5,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组)、对照组(口服组)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各种临床症状消退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常规、胸片检查异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选择雾化吸入给药较口服给药途径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时澄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3):215-215,217
目的: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抗病毒、抗生素抗感染、氨茶碱平喘、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抗炎及化痰、补液、吸氧、纠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两次,每次10~15 min,疗程5~7 d,对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率45.0%,总有效率68.8%,P<0.05,差异显著。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汪雪梅 《中外医疗》2016,(12):128-129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给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580,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以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该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地塞米松静脉输入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8%,对照组显效率为46.8%,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起效快、作用强,优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