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干细胞移植作为新的治疗途径应用于心肌梗死的动物研究目前较多,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移植途径的选择、移植细胞分化方向的诱导、心律失常发生的控制等等。目的:以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信息为数据源,分析国际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发展的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1被收录的文章及以关键词"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干细胞移植),"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进行检索。2检索文献时间范围10年(2004至2013年)。3检索信息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结合CitespaceⅢ信息可视化软件和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临床试验项目。结果与结论:1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4至2013年收录的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相关的2 912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分析报告以及导出信息功能,并应用CitespaceⅢ信息可视化软件分析文献,绘制共引网络图谱,得到8篇高中心性的经典文献。2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4至2013年关于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发表的文献共2 912篇。美国发文量最多,1 040篇,占总数比重最大,为35.714%;2004至2013年发表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的研究文献较多的机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irculation(《循环》)杂志发表此领域文献最多,123篇,占全部文献的4.224%;近年来,国际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相关文献呈总体逐渐上升的趋势;2004至2013年,在2 912篇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的研究文献中来自中国的文章有494篇,文章数量仅次于美国,说明中国在此领域的科研成果较多。32004至2013年,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心肌梗死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共有22项,全  相似文献   

2.
背景:心血管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减小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就显得日益紧迫,置入后血管再狭窄除了与支架本身的抗腐蚀性、杨氏模量、屈服强度、材料柔顺性等生物力学有关外,还与置入后宿主的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增殖、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等生物相容性有关。目的:以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信息为数据源,分析国际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文献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1被收录的文章及以关键词"cardiovascular stent"(心血管支架),"biocompatibillty"(生物相容性)进行检索。2检索文献时间范围10年(2005至2014年)。3检索信息源: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临床试验项目。结果与结论:1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5至2014年收录的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相关的2 87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分析报告以及导出信息功能进行文献分析,得到8篇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献。2在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5至2014年关于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发表的文献共2 875篇。美国发文量最多,931篇,占总数比重最大,为32.383%;2005至2014年发表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文献较多的机构是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此领域文献最多,117篇,占全部文献的4.070%;近年来,国际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相关文献呈总体逐渐上升的趋势;2005至2014年,在2 875篇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文献中来自中国的文章有223篇,文章数量位居第4,说明中国在此领域的科研成果较多。32005至2014年,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共有155项,其中干预性研究有140项,观察性研究有15项。  相似文献   

3.
背景:创伤性颈椎损伤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有效救治,伤及脊髓会产生瘫痪的风险。目的: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以及汤森路透WebofScience数据库进行相关检索,对创伤性颈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发表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①使用关键词“颈椎”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临床试验项目检索,得到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项目。②使用关键词“Cervicalvertebra”,“Trauma”或“cervicalspine”,“Trauma”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临床试验项目检索,得到的注册项目有22项。③使用关键词“Neckvertebra”,“cervicalvertebra”,“vertebraecervicales”,“cervicalspine”,“C.spine”,“Trauma”在汤森路透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创伤性颈椎损伤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时间范围2003至2012年。结果与结论:①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仅有5项,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有22项。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明显少于北美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相关颈椎创伤的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分布于3个州,17个国家。主要分布在美国。②创伤性颈椎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多为干预性研究,干预措施多涉及内固定物。暂时没有诊断性试验研究进行临床试验注册。2003至2012年在汤森路透Webof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创伤性颈椎损伤已发表文献多达1597篇。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为46.84%。中国发文量占所有文章的1.94%。高被引文章主要分布于JournalofTrauma-InjuryInfectionandCriticalCare(《创伤一损伤感染和危重护理学杂志》)杂志上。④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单位2003至2012年在汤森路透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未发表文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颈椎创伤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最多的单位是OttawaHospitalResearchInstitute(渥太华医院研究所)发表文章4篇;发文量最多的单位是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文章30篇,多集中在2009年和2012年。同时这两个单位合作的关于颈椎创伤的文章也进行了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为NCT00290875。  相似文献   

4.
背景: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不定向分化潜能,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形成及其不断生长的根源。目的:通过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美国NIH基金及北美临床试验注册库有关肿瘤干细胞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得出成肿瘤干细胞国际动态的研究趋势。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检索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美国NIH基金在线查询网站(NIH Research Portfolio Online Reporting Tools)及北美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 Trials.gov)有关肿瘤干细胞的文献,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专利情况,分析其研究进展。检索文献时间范围为2002-01/2011-12。数据下载日期为2011-12-18。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同行评议的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已发表文章,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会议摘要。②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基金资助项目。③与肿瘤干细胞研究相关的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排除标准:①需采用手工检索和电话检索方式收集的文章。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③在收录数量之外排除勘误类文献类型。主要数据的判断指标:①文献收录总量。②文献类型。③学科类型。④国家分布。⑤基金资助机构。⑥发文机构。⑦高被引文章。⑧来源期刊。⑨NIH在研资助项目和机构。⑩北美临床试验注册数据信息。结果:①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过去10年共收录肿瘤干细胞研究相关文献3642篇,2002年仅发表并收录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10篇,从2007年开始文献数量成倍增长,2011年收录该领域的相关文献927篇,已是2002年92.7倍。其中研究类文章共收录2033篇。且集中以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研究类文献为主要研究方向。②目前已发表的文献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44.878%。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中排名第2,共发表375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10.299%。相关研究主要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资助。其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Nature《自然》、Cancer Research《癌症研究》、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刊》和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目前持续对肿瘤干细胞研究提供大量的资金资助,目前仍在资助365项研究,总资助金额超过1亿5千万美元。④全球在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2958项,其中美国相关研究共注册2080项,居世界首位。来自中国的肿瘤干细胞研究的注册项目为30项。结论:文献分析显示了肿瘤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为针对肿瘤干细胞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及癌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姜振 《中国临床康复》2012,(14):2597-2606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在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002/2011有关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得出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国际动态研究的趋势。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检索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关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文献,分析其研究进展。检索文献时间范围为2002-01/2011-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经同行评议的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的已发表文章,包括研究原著,综述,会议记录,会议摘要。排除标准:①需采用手工检索和电话检索方式收集的文章。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③在收录数量之外排除勘误类文献类型。主要数据的判断指标:①文献收录总量。②文献类型。③学科类型。④国家分布。⑤发文单位。⑥来源期刊。⑦高被引文章。结果:①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过去10年共收录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相关文献257篇,其中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相关的文献88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相关文献127篇,神经营养素3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相关文献42篇。2002年仅发表并收录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研究7篇,从2007年开始文献数量成倍增长,2010年收录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达到顶峰,为43篇。其中研究类文章共收录225篇,综述类文章30篇。研究文字的学科领域集中在神经科学和细胞生物学方向。②目前已发表的文献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36.12%。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中位居第2名,共发表60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23.34%。其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Cell Transplantation《细胞移植》、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神经科学研究杂志》、Neuroscience Letters《神经科学快报》和Brain Research《脑研究》杂志。结论:文献分析显示,近几年来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研究趋于成熟,发文量稳定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相关人群心理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方法 检索该领域2000-2021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文献,通过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156篇、英文文献260篇,国内外年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近10年来国内外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前沿与热点进行分析, 以期为我国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中关于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文献, 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2022年6月, 运用CiteSpace软件构建中英文权威数据库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图谱, 进行机构间合作、作者间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出349篇文献, 其中中文文献237篇、英文文献112篇。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 我国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文献发表机构涉及161个, 其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发文量最多(4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 发表该领域文献的机构共有160个, 其中澳大利亚的弗洛里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研究所发文量最多(16篇)。国外研究者主要关注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安全性评估和康复时机, 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不同康复方法对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评估。结论国外神经疾病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相关研究较国内更加深入、全面, 多中心的临床研...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肌腱修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肌腱缝合与粘连的机制研究,提高肌腱愈合质量研究,缝合材料与方法的改进,肌腱缝接处的抗张强度研究,组织工程肌腱的生物材料研究等,这些都是影响肌腱修复研究发展的重要问题。目的:通过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002/2011有关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相关文献的献计量学分析,评估该领域学术文献的总体趋势,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电子检索方式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01/2011-12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tendon injury(肌腱损伤),material(材料),repair(修复)",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经同行评议的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已发表的文献,包括研究原著、综述和会议的文献类型。排除:①需采用手工检索和电话检索方式收集的文章。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③在收录数量之外排除勘误类文献类型。主要数据的判定指标:以SCI数据库相关文献出版时间、文献的数量、学科分类、文献类型、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来源出版物、会议、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国家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文献语种和被引频次进行分析。结果:①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过去10年共收录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相关文献156篇。从文献发表数量的趋势上看,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状态,2009年收录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达到顶峰,为28篇。其中研究原著类文章共收录141篇,综述类文章13篇。研究文字的学科领域集中在骨科学和外科学方向,其次为运动科学和工程学。②目前发表量较多的出版物为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美国运动医学杂志》、Foot Ankle International《足与踝国际杂志》和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矫形外科与创伤外科学文献集》。发表文献的国家以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42.9%。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位居第5名,共发表9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5.8%。③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相关文献的基金以NIH资助为主。最高被引频次文章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细胞生理学杂志》和Cytokine & Growth Factor Reviews《细胞分裂与生长因子评论》等期刊上。结论:文献分析显示,近几年来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的研究趋于成熟,发文量稳定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是目前骨科、外科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背景: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以“nanoparticle, cancer, drug delivery system, nanotube, nanosphere”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01-01/2012-12-31发表的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检索结果以注册号、注册题目、项目状态、干预措施、试验的申办者、试验的疾病种类导出进行评价质量及文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检索到注册项目489项,经查阅后,共有429项纳入了分析.美国注册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临床试验项目最多,共112项,其次为加拿大24项.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有22项,其中大陆注册8项,香港地区注册4项,台湾地区注册10项.研究的注册数量2003年跌至谷底,只有5项注册项目,之后数量大幅度升高,在2008年注册项目数量达到顶峰,为56项.2008年后,注册的项目数量处于波动状态.②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样本量在1-2000之间,以50人以下的小样本研究为主.研究的肿瘤类型以乳腺癌为主,其次为内分泌腺瘤及淋巴瘤.③2000-01-01/2012-12-31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相关文章4497篇,其中,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66.42%),发表文章2987篇.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科学院院刊》).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器官移植受者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来自移植后感染。随着实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器官来源严重短缺,大量边缘供者器官被采用,通过移植过程将供者的感染性疾病传播给受者的病例时有报道,其中包括一些罕见疾病的传播。2009年美国传染性疾病咨询委员会提出包括肿瘤在内的源自供者的传染性疾病的等级评判标准,为源自供者的受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源自供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感染性事件的研究概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10-01有关源自供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感染性事件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transmission,organ transplantation"。中文检索词为"器官移植,供者,传染"。同时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进行引文检索并对部分疾病进行补充检索。排除组织移植、不切题、重复或陈旧性文献。结果与结论:共保留48篇文献进一步分析。近10年来,源自供者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感染性事件的报道涉及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传染,但绝大部分为罕见疾病的报道。源自供者的受者感染性事件的发生,无疑对目前广泛适用的供者筛查标准提出了挑战,但其毕竟只是小概率事件,并不影响器官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中国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还以每年超过10%的增量扩大,由于缺乏公民自愿捐献,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供体短缺问题。导致目前中国器官供体短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中国公民究竟如何看待遗体器官捐献,他们对遗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如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公民遗体器官捐献行为的实施?目的:了解中国传统观念对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意愿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900名接受问卷调查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br〉 结果与结论:①有55.16%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他人,有24.22%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目的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11.94%的民众认为进行器官捐献其实是自己生命的延续。②有70.00%的民众认为捐献的器官应该用于器官移植事业,以便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其平均得分为2.53分;而建议将捐献器官应用于医学教学用和病理解剖用的比较接近,平均得分依次为1.72和1.75。③有65.01%的民众支持采取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24.33%的民众支持采取脑死亡的标准判断人死亡,还有10.66%的民众认为不清楚采取什么方式。④有50.52%的民众认为影响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其次是捐献程序和家属感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是影响民众进行器官捐献的主要因素,大部分民众认为以心肺死亡的标准来判断人死亡为最佳方法,认为捐献器官的主要目的是想帮助别人,捐献的器官应首先应用于器官移植,以便挽救更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Organ transplantations have opened a new field in medicine and particularly in pediatrics. The kidney was the first organ to be regularly transplanted and there are now more than 2000 children who have received a kidney graft. Cadaver kidneys or living-related donor (LRD) kidneys can be used since an adult kidney may be grafted in a young child. Cadaver graft survival exceeds 85% at 1 year in recent single centre reports and patient survival is above 95%, the results being even better with LRD. Some complications may be observed in the long term, such as bone osteonecrosis, hypertension or infections. Rehabilitation is generally remarkable and growth which remained abnormal in 1/3 of cases und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 seems to improve markedly with cyclosporin.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could lead hopefully to a drastic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n dialy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now performed in children with biliary atresia and metabolic diseases. There is no age limit for grafting a liver, the only problem being to find a pediatric cadaver donor of similar size. It is also possible to use an adult liver after hepatectomy. There were 170 liver grafts recorded in children in Europe in December 1986, and the long-term survival thanks to cyclosporin is exceeding 80% in some units. Thanks to cyclosporin, programs of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for children are rapidly developing. The main indications are gross-congenital cardiac malformations or severe functional abnormality not compatible with life. Newborns have been grafted with success. The only problem is also to find a suitable pediatric donor. At the end of 1984, there were 88 cadaver transplantations reported in children, and this number is growing rapidly. Survival is estimated above 70% at 1 year. Indications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are more numerous than for the heart alone, including severe cardiac malformations with abnormality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and a number of pulmonary diseases. A close similarity in the size of donor and recipient is mandatory. The immediate results are generally good, but the final outcome remains under evaluation. First investigated in animals, small intestine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added recently to the list of possible organ transplantations in children. Indications are extensive intestinal resections, or malformations. The initial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but the long-term outcome remains under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14日,我院成功为1例多囊肾多囊肝患者实施肝肾联合移植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1岁,多囊肝多囊肾20余年,10年前出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消退。劳累后双足小腿浮肿,休息后减轻。3年前出现腹胀不适,饭后加重。近4个月腹胀加重,严重影响生活。查体肝脏明显增大,剑下平脐。于2005年1月14日在全麻下行肝肾同期联合移植手术。2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阅读病历及各种检查单,了解病情,耐心做好心理疏导与解释,解除其因紧张、恐惧引起的心理障碍,使患者了解手术程序,消除顾虑,…  相似文献   

14.
Caring for upper extremity transplant recipients can off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nursing staff in combining new patient procedures, new technologies, and complex patient care needs including unique physical care,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 rehabilitation expectations, and psychiatric/psychosocial support. Medical professionals continue to be apprehensive about the risks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cute and chronic rejection.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to reliable, reduced-dose immunosuppression or immunomodulatory strategies could expand the life-enhancing benefits of reconstructive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5.
重组合异种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RBX)在良性骨肿瘤和骨瘤样变术后骨残腔中的应用情况,并且与自体骨移植进行比较,进一步来评价RBX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1例良性骨肿瘤和骨瘤样变患者,其中RBX组15例,自体骨移植组6例,行病灶清除,植入RBX和自体骨于残腔中,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成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RBX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的能力,成骨迅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结论】RBX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植骨材料。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BX和自体骨,扬长避短,达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组织工程骨移植的排斥反应将主要取决于成骨细胞的抗原成分,对不同种系成骨细胞植入后体液免疫水平进行检测,探讨组织工程骨组织植入体内后可能的免疫排斥机制,并为应用于工程骨的种子细胞寻找可靠的种系来源。方法:行成骨细胞同胎、间种异体、同种异基因及自体细胞腹直肌袋内移植,分别于术后1,2,4,8周行免疫学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各组动物在移植后一两周内均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同种异基因移植组持续时间最久,异基因组组织学指标高于同种异体组。结论:自体、同胎及同种异体或同种异基因细胞均可作为组织工程骨移植可靠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骨髓腔内(IBM)或静脉(Ⅳ)等不同途径输注小鼠造血干细胞后在受体内的分布特点及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将C57BL/6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单个核细胞(MNC)移植经亚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BALB/c鼠。受鼠随机分为6组:单侧IBM组;双侧IBM组;Ⅳ组;双侧IBM+Ⅳ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组织冰冻切片和流式细胞术动态了解CFSE标记的FNPBMNC在受体内的分布变化,观察移植后受鼠生存状况、植入水平、造血恢复及GVHD情况。结果显示:IBM注射的供体FNPBMNC主要积聚于注射侧骨髓腔内,少量FNPBMNC可经血循环二次归巢,肺部滞留很少。单/双侧IBM组输注的FNPBMNC总数无明显差异,但经双侧IBM输入FN—PBMNC渗漏至外周血或其它组织器官的比例更少;IBM各组造血重建速度均优于Ⅳ组,尤以双侧IBM组最快,其外周血象和造血干祖细胞集落产率在移植后第21天已接近正常水平,单侧IBM组、双侧IBM+Ⅳ组次之;IBM组各时点植入水平均明显高于Ⅳ组,双侧IBM组注射侧胫骨植入水平与单侧IBM组无明显差异,二次移植中双侧IBM组的植入水平明显高于Ⅳ组;IBM移植组90天存活率≥80%,Ⅳ组仅为50%。结论:双侧IBM有利于更多造血干细胞归巢,促进植入和造血重建,提高IBM途径移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估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器官移植种类、器官移植至本次心脏外科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共纳入14例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其中12例(85.7%)为肾移植,1例(7.1%)为肝移植,1例(7.1%)为心脏移植。患者平均年龄(57.5±6.0)岁,移植至本次心脏外科手术平均时间(11.4±5.5)年。平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3.6±4.3)天,平均住医院时间(18.4±8.4)天。围术期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2例(14.3%),其中1例(7.1%)需要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新发心房颤动1例(7.1%);术后感染3例(21.4%),均为肺部感染。30 d内死亡患者2例(14.3%)。存活患者随访3~124个月,平均(38.7±40.3)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均未出现再住院治疗。 结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短期及长期预后。然而,围术期的感染风险、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仍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胰肾联合移植的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 3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行超声检测。结果 移植胰、肾术后短期内内部回声极低 ,形态饱满 ,1~ 3月内胰头、胰尾相对较大 (P <0 .0 1或0 .0 5) ;移植胰周围及腹腔内可出现局限性积液。移植胰、肾动、静脉显示清晰 ,供胰动脉Vmax(63 .3±1 2 .5)cm/s,RI=0 .68± 0 .0 7,主肾动脉Vmax(71 .0± 2 9.9)cm/s,RI =0 .73± 0 .0 6。结论 超声检测移植胰、肾图像清晰 ,操作方便 ,无创 ,可反复检查 ,但对检测移植胰排异反应无特异性 ,可通过观察移植肾血流变化 ,了解是否存在胰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