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检测并记录12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对照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非慢乙肝患者为对照组,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数目,将54例慢乙肝患者分为Ⅰ组31例和Ⅱ组23例,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BI组HRV时域指标测值PNN50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CHBⅡ组各项测值均降低。其中SDANN(P〈0.02)、rMSSD(P〈0.05)、PNN50(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SDNN阳性率指标:CHB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而CHBⅡ组与对照组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在慢乙肝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HRV减低可作为慢乙肝患者中高危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92例新发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和对照组;前组给予格列美脲1~4mg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3~6mg,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美脲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瑞格列奈组(P〈0.01),且格列美脲组无漏服现象。结论格列美脲治疗新发老年T2DM疗效可靠,安全性、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测定T2DM患者(T2DM组)和健康者(对照组)的相关生化指标及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分析各生化指标与内脏脂肪素的关系。结果 T2DM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FPG、FIns、HOMA-IR、HbAlc、内脏脂肪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2DM组TC、HDL-C、LDL-C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内脏脂肪素与WC、HC、WHR、FPG、HbAlc显著正相关,与HDL-C、LDL-C显著负相关。结论 T2DM患者空腹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升高,血清内脏脂肪素可能在T2DM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对睡眠呼吸障碍综合症(SAS)患者心电图体征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175例SAS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并发T2DM分为T2DM-SAS组(n=79)以及SAS组(n=96),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心率失常情况,心率变异时域指标以及频域指标,分析血糖水平与患者心率变异时域、频域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T2DM-SAS组患者室性早搏总数以及成对房早、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总数以及成对房早、窦性心动过速、室性以及房性非持续心动过速24h次数均明显高于SAS组(P<0.05);T2DM-SAS组患者SDANN、SDNN、RMSSD、ASDNN、PNN50、TRIA等心率变异时域指标低于SAS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SAS组患者VLF、LF、HF、LF/HF显著高于SAS组(P<0.05),T2DM-SAS组患者震荡初始、震荡斜率明显低于SAS组(P<0.05);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ANN、SDNN、RMSSD、ASDNN、PNN50、TRIA与血糖水平负相关(r=-0.513,-0.427,-0.461,-0.422,-0.334,-0.349;P<0.05),VLF、LF、HF、LF/HF与血糖水平正相关(r=0.608,0.576,0.419,0.337;P<0.05),震荡初始、震荡斜率与血糖水平负相关(r=-0.488,-0.472;P<0.05)。结论:T2DM与SAS患者心率失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肾小球滤过率关系。方法纳入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率变异性参数进行分析。检测受试者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o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以GFR 60ml/(min.1.73m2)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T2DM1组[GFR≥60ml/(min.1.73m2)]和T2DM2组[GFR〈60ml/(min.1.73m2)]。比较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并分析肾小球滤过率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T2DM 1组和2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2组的心率变异性小于1组(P〈0.05)。GFR与心率变异性参数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低于正常人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与心率变异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丁芸  陈宁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1975-197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24h平均脉压(APP)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36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糖屎病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或非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两组受检者进行全程24h动态心电图和24h动态血压检查,进行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正常正邻R-R间期差值>50ms的计数占总R-R问期数的百分比)以及APP计算并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RV时域指标值、室上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及APP>50mm Hg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越低,平均脉压越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情况。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03例,将其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冠心病老年患者103例,将其做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24 h动态心电监测,对比2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Ⅱ级以上患者心率变异指标检测值显著低于0~Ⅰ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率变异检测指标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查中,能够更好预警出老年冠心病猝死的高危人群,对指导患者治疗及临床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及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BS)在综合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SONOS 7500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及IBS技术对30例健康组(对照组)及30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分别进行左室局部心肌的应变、应变率曲线定量分析及测定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测量心脏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即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室壁增厚率(△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组左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应变(S)、应变率(SR)均明显降低(P〈0.01),MD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心肌的背向散射积分标化值(IBS%)显著增大(P〈0.01),背向散射积分心动周期变异幅度(CVIB)及变异率(CVIB%)减小(P〈0.01)。两组间心脏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心脏超声检查比较,SRI及IBS技术能较早地发现2-DM患者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可以为临床及时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的观察,了解其临床意义;探索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AMI患者HRV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AMI患者126例和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60例的年龄、性别等,AMI患者分为美托洛尔组(n=71)及对照组(n=55)。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24hHRV;对美托洛尔组治疗前后24h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①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梗死低下,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P〈0.05)。②应用美托洛尔(25mg/日)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不同部位、年龄、性别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降低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桂生  祝云淑 《四川医学》2009,30(6):953-954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血脂和纤维蛋白的影响。方法41例(52眼)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前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同时设33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相比TC、Fg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TG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30d后,Tc、Fg有明显降低(P〈0.05),TG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能降低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TC、TG和Fg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不同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对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意义。方法: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B(FBG〈7.0mmol/L,PBG≥10mmol/L,HbAlc〈7%)、C(FBG≥7.0 mmol/L,PBG〈10 mmol/L,HbAlc≥7%)、D(FBG〈7.0 mmol/L,PBG≥10mmol/L,HbAlc≥7%)4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5组人群血清Cys C水平,分析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并根据老年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与非早期糖尿病肾病组(非EDN组),对比两组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老年T2DM患者UAER与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组老年T2DM患者血清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B、C组明显低于D组,A、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724,P〈0.01);EDN组UAER及血清Cys C均高于非ED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 C与UAER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随着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增高,血清Cys C的表达逐渐增加,同时通过血清Cys C的检测,能够对患者发生EDN的风险或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特点及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对80例围绝经期伴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前后及60例健康女性分别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并做对比分析。结果:围绝经期伴心律失常治疗前心率变异参数SDNN、RMSSD、SDANN低于对照组,PNN50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是女性围绝经期伴心律失常患者发病的可观察指标,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围绝经期伴心律失常女性心率变异有效。治疗后女性围绝经期心率变异各项参数接近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间的关系。方法:117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29)、微量蛋白尿组(n=48)和大量蛋白尿组(n=40)。30例体检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测定ACR。对各组白细胞介素水平差异及与ACR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T2DM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无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IL-6、IL-8与ACR呈正相关(r=0.35,P〈0.01;r=0.42,P〈0.01)。结论:IL-6、IL-8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康彧  王竞  沙晓溪  康佳  胡敏  王渠  张嬿 《西部医学》2017,29(10):1461-1464+1468
【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 方法 纳入34~49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Ⅰ组(HbA1c<7%)40例和T2DMⅡ组(HbA1c>7%)33例,另纳入正常对照组35例。常规测量心腔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前向血流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E/A)。应用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分析上述3组人群左心室E/e’ 和Tei指数;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分析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 结果 传统指标LVEF和E/A在评价中青年T2D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面,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e’:T2DM Ⅰ组与T2DM Ⅱ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T2DM Ⅱ组较T2DM Ⅰ组受损更严重(P<0.05)。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 GLS:T2DM Ⅰ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Ⅱ组较T2DM 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5)。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T2DM 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T2DMⅡ组较T2DMⅠ和正常对照组均增高(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指标E/e’、Tei指数和GLS可早期检出血糖控制不佳中青年T2DM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先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436例(老年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人群372例(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并对436例老年T2DM组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老年T2DM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31.6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占22.70%(甲减患者占9.63%,亚甲减患者占13.07%),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8.94%(甲亢患者占4.12%,亚甲亢患者占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男性(P〈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者186例(42.6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者158例(36.23%),女性TPOAb(+)和TgAb(+)率均高于男性(P〈0.01);老年T2DM组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高达74.08%,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的发病率相当(48.91%vs 51.08%,P〉0.05),男女性别间结节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可能影响糖尿病的病情和预后,筛查以及定期随访老年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和甲状腺形态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军钓鱼台干休所卫生所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美国Space Lab分析系统对患者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等心率震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O、TS、TD、SDN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TS、TD、SDNN呈负相关(P〈0.05);TS与TD、SDNN呈正相关(P〈0.05),与TO呈负相关(P〈0.05);TD与TS、SDNN呈正相关(P〈0.05),与TO、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指标明显减弱,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心率震荡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可靠无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为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280例老年T2DM患者(老年T2DM组),以及同期体检的242例老年健康人群(老年非T2DM组)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 1老年T2DM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高于老年非糖尿病组(25.35%AS 12.81%,P〈0.05);甲减、亚临床甲减的发病率均高于老年非T2DM组患者(6.07%vs 2.17%;13.21%vs 5.37%,P〈0.05),以亚临床甲减发病率最高,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52.11%;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2老年T2DM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非T2DM组(75.35%vs 65.28%,P〈0.05),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对老年T2DM患者筛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彩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及细胞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它在DR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5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查体者,采用RIA法测定血清TNF-α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VCAM-1、血浆VEGF水平,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T2DM各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与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sVCAM-1呈正相关;②T2DM组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各组间亦有显著差异;③T2DM各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组水平最高,与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组未见差异,但NPDR组高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P〈0.05);④PDR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DR及NPDR组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DM血清TNF-α、sVCAM-1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测定可作为早期预测DR和病情分析的指标:而VEGF可能主要在PDR期发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对早期检测DR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和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期间血压变化和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踏车运动试验和24h动态心电图测量心率变异(HRV)。按运动中最大运动量时收缩时血压(peakSBP)分为反应过高组(A组)和反应正常组(B组),以运动停止后后6min收缩压(recSBP)分为恢复缓慢组(C组)和恢复正常组(D组),对比分析各组间心率变异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心率变异指标PNN50、rMSSD、SDSD、SDNNI均显著高于B组(P〈0.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eakSBP与SDNNI显著正相关(r=0.46,P〈0.01)。C组和D组比较,心率变异指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过度升高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凋有关,其中SDNNI与peakSBP呈显著正相关,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