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儿子点点5岁,最喜欢吃奶油蛋糕了。每当蛋糕端上来,他就先伸出尖尖的小舌头舔掉那些美丽的奶油。有一次,他正在浴池里尽情地玩着,我用浴液在他身上揉出细腻洁白的泡沫,看到这些泡沫,儿子先愣住了,接着双手从身上捧起一捧泡泡惊喜地叫道:“妈妈,我的身上长奶油蛋糕了!”原本平常的一天,因他的一句童稚的话语而变得像奶油蛋糕一样有滋有味了。有一次,我送他到外婆家,外面刮着风,我对他说:“外面风大,咱们走路怎么样啊?”这个小懒虫却振振有辞地说:“天刮风,那我们就坐爸爸的摩托车吧。肯定不会冷了。”我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爸爸的摩  相似文献   

2.
开心乐园     
儿子和父亲去赶集。走在路上。儿子拾到一个钱包,便大声喊叫:“爸,我拾到一个钱包。”没等他爸答话,前头一个卖蒜的急忙返回来,从儿子手里夺过钱包,说:“我的”,便扭头走了。晚上回到家里,父亲教育儿子说:“以后在路上不论拾到什么东西,先悄悄装在口袋里,到家里再说。记住了吗?”儿子说“记住了。”第二天早上。父子二人下地种麦。父亲扛着耧在前  相似文献   

3.
沈绘静 《家庭育儿》2006,(12):23-23
辽宁李女士问:儿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比较受宠,也因此养出一个坏毛病,就是如果他想要什么东西,而大人又不给的话,他就会躺在地上耍赖,甚至会用头撞地等过激行为,直到大人就范。我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自虐”行为,如果不满足他的话,又怕他伤到自己。  相似文献   

4.
7岁的儿子虎虎特别可爱,好问、好奇是他的一大特征。每次和他在一起,两耳都会被他的“小问号”塞满。一天晚上,我带虎虎一起上街。“妈妈,这路灯为啥一边是红色光,一边是粉色光?”没等我说话,他就自回自答起来:“哦,因为里面装的灯泡不是相同材料,而且路灯的灯罩颜色也不相同,所以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相似文献   

5.
马莉 《健康人生》2008,(5):23-23
看到这个题目,有些家长或许会说我是不是“疯”了。也难怪,现在孩子已经够闹心的了,还让他们去闯祸,那孩子还不疯得上天?但是,听我说完以后,你或许会高兴地让孩子去闯祸呢。儿子今年四岁了,在幼儿园上中班。上周日我和儿子到达活泉公园去玩。出门时他一定要把家里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到了湖边,他突然拿出钥匙扔进湖里。  相似文献   

6.
奇奇爸的烦恼奇奇爸爸今天难得准时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正在客厅专心致志玩积木,于是,兴致勃勃地想陪他玩。没想到当爸爸拿起积木,奇奇却马上抢走,并大叫:“这是我的!”“爸爸陪你玩啊!”爸爸解释着。奇奇说:“不要。”爸爸平常工作忙碌,早上儿子还没醒来就出门,回到家时儿子也已经睡着了。渐渐地,奇奇对爸爸似乎有点冷漠,不论做什么只要妈妈陪,爸爸一参与,奇奇都会拒绝甚至哭闹,令爸爸深感挫折……  相似文献   

7.
湖南蓝女士问:儿子一岁多,刚学会走路不久,就像个摇摆的"小企鹅",可爱极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室外,也不论是垃圾袋还是马桶,他都是这儿摸摸,那儿碰碰,一刻也闲不得。于是,妈妈嘴里就要不停地说着"别动"、"不行"。只是无数次的重复让你心烦意乱,孩子却依然故我。我该怎样让这么大的孩子明白"不许"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精读     
《健康大视野》2013,(8):12-13
桌子上的工厂——3D打印机 一到周末,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14岁的赖利·刘易斯就会和几位八年级的朋友聚集在他家里。他们大约有五人,只要谁方便,就会带一些薯条和瓦酱到车库去,赖利和他的爸爸把自家车库打造成一个类似于尖端制造中心的地方。无论这些男孩梦想得到什么东西,几乎都可借助一台被称作“RapMan”的机器“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9.
刘萍 《家庭育儿》2006,(6):18-18
隔壁邻居小赵的孩子玲玲非常聪明伶俐、活泼可爱,3岁多就会数数加减,5岁不到就会背好多唐诗,还会说简单的英语,小嘴巴非常能言善辩,且模仿能力极强,学什么像什么,小提琴拉得有板有眼。周围的人见了都说:这小孩大了不得了!可就在玲玲不久前上了大班后,小赵突然变得焦急起来,他抱怨说:“以前聪明的玲玲变笨了,现在非常简单的东西如描红、跳集体舞她都学得慢得很。”这是怎么回事呢?玲玲变“笨”的因由原来孩子上了大班,套上比较正规的学习模式后,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家长、老师和其他小伙伴的影响,其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医食参考》2020,(2):65-65
停车高中同学约了我们几个朋友去他家聚会,在小区门口的公交站集合,他来接我们。我刚下车就看到一帮朋友已经到了,手里都提着牛奶、酒之类的礼品,只有我什么都没有买。我突然灵光一闪,转身追向已经开走的公交车,大喊:“师傅,停车,我东西忘拿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儿子“呱呱”坠地,我与妻子的幸福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双双沦为儿子的“奴隶”。儿子渴了、饥了、尿了、屙了,每天折磨得人头晕脑胀。可不管儿子怎么闹,妻子都无怨无悔,我却有点吃不消。说实在话,儿子安安静静睡着了,看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胖胖的小手,我真想亲上两口。可到了晚上,他一会儿哭一会儿闹,我就有点受不了了。为了解脱,我想出个主意,对妻子说:“现在儿子是咱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不至于我晚上睡觉不老实压着孩子,咱们还是分床睡。你和儿子睡大床,我睡小床。”小  相似文献   

12.
冀秋池 《家庭育儿》2006,(10):21-21
晚上,依依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要跟班上的阳阳结婚。”依依这突如其来的宣布让妈妈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呀?”依依说:“阳阳总跟我一起玩,他还会拉小提琴,好棒哦。”依依的告白让妈妈不知如何回答,也不知是该制止还是该放任。“恋爱”,只是不恰当的“翻版”当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突然宣布他(她)的“结婚计划”,或因为棘手的“爱情”问题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相信不少年轻妈妈或许会吃惊得大跌眼镜,痛斥孩子“别胡说八道”,甚至为这么小的孩子会对与“性”如此密切相关的事  相似文献   

13.
赵仕枢 《健康必读》2005,(11):I0002-I0002
儿子是个测绘兵。他到西安政治学院上学前.将一些不往学院带的东西拿回来放在家里.其中有个“如意壶”。他妈妈看那壶挺乖巧的.就问他是从那里来的.儿子随意地说:“是那次献血给发的纪念品。”“什么?献血?谁献血?你献血?“他妈瞪大眼睛.连珠炮似地发问。“是我献的呀。“儿子回答说:“那天我从广场过.看见在组织献血宣传.  相似文献   

14.
邻家的孩子在背完《愚公移山》后,问妈妈:“愚公干吗要搬山呀?”妈妈回答:“大山挡在他家的门口.走路得绕很大的弯,搬走了大山,子子孙孙就可以走直路了。”孩子奇怪地问:“那他干吗不搬家呀?”妈妈赶紧说:“可别到外面瞎说去.‘愚公移山’是伟人号召的。”  相似文献   

15.
陈蓉 《家庭育儿》2006,(7):15-15
儿子学会走路后,每逢双休日,我便带着他从乡下乘公交车到市区儿童乐园、动物园去游玩。儿子3岁那年,有一次我带他路过市区一所幼儿园,看到草地上一群欢蹦乱跳的小朋友,正上幼儿园小班的儿子问我:“妈妈,今天是星期六,他们为什么还上幼儿园呀?”“小朋友正在上兴趣班呢。”儿子好奇地问:“什么是兴趣班?”“兴  相似文献   

16.
正朋友供职于一家国际大公司,去年被派到瑞典。上个月他回来探亲,给我讲了几个瑞典的小事,深深地触动了我。朋友去瑞典后3个月,妻子和儿子也随他来到了瑞典。一天,他正在家里给客户发邮件脱不开身,便让儿子去给他买烟。楼下就有便利店,可儿子去了半天才回来,而且两手空空。朋友很诧异,以为孩子语言不太好没有买到,便问是怎么回事。孩子有些委屈地对他说:“我跑了几家便利店,都不卖给我!”朋友问为什么,孩子对他说:“每家的店员都拉着我  相似文献   

17.
“二道贩子”出差途中,何主任跟小蔡开起了玩笑:“要是你男朋友姓范,生个儿子应该取名叫‘菜贩子’。”众人捧腹不已,不料刘主任在一边说道:“那再生第二个儿子,应该叫‘二道贩子’”,众人绝倒。 好心不得好报儿子眼睛下边青了一块,邓柳很担心。听儿子说学校里有一个不讲理的同学打的,就对儿子说:“你要和他交朋友,把这块蛋糕拿去,送给他,和他握握手,表示一下友好。”第二天,儿子回来后,他的另一只眼下边青了一块。邓柳关切地问:“这又怎么了?”儿子说:“那家伙还想要蛋糕。” 劝 告阿琛的一位画家朋友家里装修,请他来…  相似文献   

18.
一天,到朋友家里去玩。朋友烤好了一个蛋糕,要切给大家吃。她6岁的大儿子兴致勃勃地帮着从洗碗机里拿出盘子往桌子上摆,结果不小心把一个盘子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朋友十分生气,大声责骂儿子:“你怎么做事一点都不小心,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相似文献   

19.
教育Q&A     
正儿子今年2岁多了,感觉他比较内向,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他不太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主动友好;如果有别的成人和他打招呼,他也会很害羞地逃到家人身边。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他的自信和与人交往的能力?A妈妈首先要注意“接纳个性”,避免“盲目比较”。允许孩子按照他的节奏先观察环境,避免在孩子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去互动。适时地等待,带有尊重地引导,寻找互动的时机。比如共同感兴趣的小猫、玩具等,都有可能让内向的孩子与别人互动  相似文献   

20.
林平 《大众健康》2004,(3):35-35
开诚布公地讲,大概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点“私房钱”。人为什么要留有“私房钱”?原来人在社会中要扮演父或母、夫或妻、儿或女,以及恋人、朋友、战友、学友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人为了在扮演这些角色时不至于太尴尬,太为难,往往在收入中采取少量“截留”,积少成多的办法积攒“私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