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是治疗疾病的药物 ,药物有毒性是正常的 ,认为中药是天然药材 ,没有毒副作用的观点是片面的。如马钱子、乌头、附子、半夏等中药的毒性较大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 ,对这些药物应用应非常慎重 ,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对于常用的中药 ,有的甚至是补药 ,亦有毒副作用 ,使用不当也会中毒。如人参 ,如果不对病证或超剂量服用 ,就有可能发生中毒。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 ,轻者头痛眩晕 ,口唇干燥 ,胸闷腹胀 ,血压升高。长期服用不当 ,就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面色苍白 ,抽搐昏迷 ,呼吸急促 ,双目失明 ,甚至死亡。马兜铃有关报道中 ,马兜铃…  相似文献   

2.
有毒中药只要了解有毒成分及中毒机制,规范炮制,恰当配伍,严格剂量,合理煎服,一般很少有毒副作用,偶因误服而中毒,亦能及时诊治;对有毒中药,合理应用,毒副作用会控制到极小范围。  相似文献   

3.
《亚太传统医药》2006,(6):32-32
<正>16种不合理使用中药会引起不良反应:1.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2.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中草药安全问题不断、事故迭出,有人激愤地说,中医早晚毁在中药手里!据媒体报道,香港卫生署曾发现"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和"云南白药酊"等5款中成药中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硷。草乌别名"断肠草",属于有毒药物。香港卫生署责令收回上述产品。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以为,中药药性温和,因此可以大胆放心服用,剂量稍大也没有问题。但是,"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如果乱用滥用,也会有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近年来有许多报道是关于中药中毒的案例,所以怎么能使中药"增效减毒"是一个日趋关注的问题,而炮制是降低中药毒性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对中药中的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和炮制减毒原理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正> 云南白药是我国著名的中成药,誉满中外。该药由田七、冰片、麝香、披麻草等多种中药制成,具有散肿、活血化瘀、防腐生肌镇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白药所含活性成分有抑制病菌生长,加快血小板成分释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将云南白药在内  相似文献   

7.
中药中毒是一个早已被认识近来又被着重提出的问题。中药中毒是由药物所含有毒成分引起的 ,了解有毒中药及其毒理作用 ,对于增强慎重用药意识 ,预防中药中毒 ,以及对中毒的诊断、处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经常有中药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中毒现象。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中药的毒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使用时就能避免中药中毒现象的发生。对于中药中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也应当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6)
目的探讨3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药制剂(西瓜霜、云南白药、甘草泻心汤)在细胞水平上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口腔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以华素片为对照,采用MTT、Elisa测定3种中药制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西瓜霜在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抑制MMP-2,促进TIMP-1方面有较显著的作用。云南白药促进能够HYP的分泌和抑制MMP-2的分泌。甘草泻心汤对成纤维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提示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联合用药或分期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例非易中毒类中药中毒死亡案例的法医学尸体检验,探讨非易中毒类中药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应用非易中毒类中药中毒的临床资料、尸体检验特点。结果: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非易中毒类中药的用药史,用药后出现中毒症状,经积极有效的临床救治后症状未缓解,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中发现明确的肝肾中毒损伤的证据。结论:非易中毒类中药也有副作用,应用时要掌握剂量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治疗疾病,中药毒性的作用,还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服药季节、时辰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确诊病例44例,以三黄灌肠液(黄连、黄柏、黄芩煎液)加锡类散、云南白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试述中药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中毒是一个早已被认识近来又被着重提出的问题。中药中毒是由药物所含有毒成分引起的,了解有毒中药及其毒理作用,对于增强慎重用药意识,预防中药中毒,以及对中毒的诊断、处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药会损害肾脏、肝脏,养颜美容中药有毒等报道不少,其实中药中毒是完全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中毒事故的发生,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兹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中药中毒的途径: 1.经消化道中毒。口服中药,经胃肠吸收而致中毒。这是中药中毒的主要途径。 2.经皮肤中毒。许多中药所含的有毒成份,具有脂溶性兼有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研究中药附子的不良反应;方法:文献法,本文利用历代有关文献和近现代研究文献为依据进行研究。结果:服用中药附子量大且不符合用药规律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目前已成为中药领域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剂型,各家上市药企也对中药注射剂业务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事实上,目前55家中药上市公司中始终能维持30%以上年均增速的,只有片仔癀、云南白药等拥有独家重磅品种的老字号企业及以中药注射剂为主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中药毒副作用是指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调剂不当等因素导致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毒副作用。中药毒副作用包括中药毒性和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毒性有两种含义,即广义之毒和狭义之毒。广义之毒指各种中药所具有治疗疾病的偏性,也就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狭义之毒指药理作用猛烈,治疗剂量与中毒的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确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治疗)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引起中药毒副作用的原因1.1品种混乱我国幅员辽阔,物种…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药的毒性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克让 《中药材》1989,12(5):38-43
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毒性低,其实有毒中药的毒性并不低。由于有毒中药原植物不易鉴别,容易混淆,且品种繁多,加之剂量混乱,不易管理等因素,误服或超量服用有毒中药中毒或死亡事故,发生率远高于西药类似事故。仅乌头类中毒一项,已累计达700余人次,死亡近20人.湖南省1982年不完全统计中药中毒死亡12人。各地中药中毒事例屡有发生。因此应加强有毒中药的管理和研究。其中毒性分级的研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用治疗压疮取得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在临床中应用有一定优势。本文对目前文献中使用较多的中药成方、成药外用品种,如龙血竭胶囊、湿润烧伤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西瓜霜、云南白药、如意金黄散、三黄膏等的使用方法进行综述。使用中药油膏,可保护创面,同时避免换药时对创面的刺激,使用中药粉剂,可吸收创面渗液,保持干燥。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在临床中均可采纳。  相似文献   

20.
近年,诸多报刊常有中药中毒乃至致死病例的报道,故有人惊呼:要重视中药的毒副作用!言外之意,中药有毒性,且可能很大。 到底应当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与中毒呢?若能明了馒头可以撑死人和棉袄可以把人捂出痱子的道理,则对中药有无毒和何以能使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