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剖宫产孕妇,术前需插尿管留置,按常规尿管插入深度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往往发现尿液引流不畅,尿管重插率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137例剖宫产孕妇术前留置气囊尿管插入深度及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极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者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自解小便出现轻微不适,经多饮水多排尿后自行缓解。结论: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注意操作中有关注意事项,可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便于产后母乳喂养,我们对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采取定时开放尿管,锻炼膀胱肌功能,在术后12h便可取下尿管,鼓励产妇自行排尿。对不能排尿者,利用排便时对膀胱括约肌同时松弛的原理,采用开塞露塞肛引起排便反射而排尿,改变了以往术后留置尿管24h开放的传统护理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放置尿管的方法和拔管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尿管放置法和拔管法。观察产妇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h内排尿成功率,观察组为32.22%,而对照组仅为5.5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改进尿管的放置方法及拔管方法,可降低产妇的不适感,促进其排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梁永  胡小萍  张娟  李丛梅  刘欣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44-3345
目的:观察比较剖宫产术后三种放尿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个体放尿组80例,液体余量组50例,传统放尿组40例。分别观察三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个体放尿组首次排尿量分别多于液体余量组(t=3.24,P <0.01)、传统放尿组(t=7.05,P <0.01),个体放尿组首次顺利排尿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分别为96%、63%,P<0.05),同样,个体放尿组拔除尿管时间明显早于另两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个体放尿组5%,液体余量组12%,传统放尿组33%,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个体放尿法可以尽早拔除尿管、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尿隐血与尿红细胞检查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尿的常用检测方法为尿隐血和尿红细胞检查,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灵敏度高.速度快,但特异性差;尿红细胞检查能鉴别血尿来源.方法直接可靠,但操作繁琐,耗时长,不适合于门诊常规检查。为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我们对552例门诊随机尿隐血及红细胞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尿隐血和尿红细胞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明确副宫产术后患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和患首次自排小便时间。方法 用B超测定45例剖宫产术后患的膀胱容量。结果 在患术后当日输液余量约为500m1时,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此时测定并计算出的膀胱容量约为379m1,实际尿量约为390m1。95.6%(43/45)患在拔除尿管160min内能顺利自行排尿。结论 选择适当的时间拔除尿管并适时督促患自解小便,有利于患恢复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容珍  何唐敏 《现代护理》2003,9(5):338-339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81例剖宫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个体化放尿法)92例;对照组(持续开放式放尿法)89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情况。结果 两种放尿方法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自行排尿顺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采用个体化放尿法较常规的持续开放式放尿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留置导尿是剖宫产术后常规,持续开放式放尿是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只注重留置导尿的操作规程,而对患膀胱功能受导尿的影响重视不够,致使部分患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出现尿潴留、尿痛等异常情况,常需诱导排尿,这说明只注重操作规程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放尿方法加以改进,并与常规的放尿方法作观察对比。  相似文献   

10.
总结循证护理方法在356例剖宫产术留置尿管的应用,包括确定问题、查找文献资料、评价相关实证等过程。认为实施循证护理,可减轻因留置尿管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3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尿,经护理人员诱导排尿,1例产妇自行排尿成功,另1例产妇最终再次行留置尿管,2 d后拔除尿管能自行排尿.[结论]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以及注意操作中的有关事项、产妇如何配合,可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月香  王志芹  张丽华 《家庭护士》2008,6(5):1334-133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病人留置尿管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316例剖宫产留置尿管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能轻松接受此项操作,没有恐惧心理;2例产妇拔管后膀胱充盈,不能自行排尿,经护理人员诱导排尿,1例产妇自行排尿成功,另1例产妇最终再次行留置尿管,2 d后拔除尿管能自行排尿.[结论]留置尿管前后做到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以及注意操作中的有关事项、产妇如何配合,可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尿标本检测是临床上常规的化验项目之一,有些患者由于多种原因需要留置尿管,正确的采集尿标本对协助医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以往使用普通尿袋时通常采取将引流袋内尿液放空,开放尿管,于尿袋下方排尿孔处收集中段尿标本;或断开尿液引流袋与尿管的连接,于尿管末端收集中段尿标本。前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尿标本易被污染,影响化验的准确性,且不适用于尿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行排尿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拔除尿管法;改良组采用先夹闭尿管,待产妇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内液体不拔管,臀下置便器让产妇自行排尿,尿管随大量屁液自行排出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时疼痛感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拔尿管的疼痛感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改良后拔管方法能减轻拔管时的不适和疼痛,有效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减少尿路刺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胆红素对尿十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尿液中胆红素对十联分析仪测定尿胆原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均为阳性的标本和32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为阳性的标本,以及1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尿胆原均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了手工方法对照。结果 表明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检测时,样本中存在尿胆红素可能使尿胆原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当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为阳性且尿胆红素在“++”以上  相似文献   

16.
尿干化学分析与尿镜检隐血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中尿隐血结果与尿镜检结果的比较分析。方法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显微镜检查法。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中尿隐血结果与尿镜检结果有时不相符合。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敏感度高,适合作为尿常规检查的筛选法,但影响结果的因素太多,所以不能取代手工法中的显微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孕妇术前安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分析剖宫产术前留置尿管不同时间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安置尿管;试验组在手术室麻醉起效后导尿术。结果两组患者在导尿前后的紧张、疼痛等反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疼痛人数明显减少。结论患者于术前在手术室麻醉起效后留置导尿可明显减轻不适反应,提高插尿管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导尿管放置及拔除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常规组80例,通过改变尿管的放置方法乃拔管方法,观察病人舒适度和拔管后的首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留置尿管的不适感明显降低,拔管后1 h内排尿成功率实验组为25%,而常规拔管方法仅为3.8%,实验组尿路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减轻了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不适。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将气囊尿管和集尿袋的引流管接头连接后,用安全别针将集尿袋固定在床单上,但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尿管和集尿袋接头处分离,尿液溢出浸湿患者的床铺及衣服。笔者经过摸索,找到一种能够很好固定尿管和集尿袋接头处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和上、下呼吸遭感染及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感染症。UTI的诊断主要依赖尿细菌培养结果,膀胱穿刺法可信度高,被认为是诊断UTI的金标准,但该法属有创操作,而且针对小儿的成功率仅46%~90%;对自主排尿有困难的婴幼儿多采用导尿法和积尿袋法,特别是积尿袋法由于操作简便易行。据悉在日本约92%的婴幼儿采用该法留尿,但是这种方法有30%~92%可能使尿液被污染而影响诊断效率。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