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0 介入器材 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透视、CT、超声波、核磁共振)引导下,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精密器械进行治疗和获取病理材料的过程,其核心是以微小的创伤获得与外科手术相似或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学科的兴起,为减少患痛苦、减少治疗性创伤、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医疗费用等开辟了新的途径。如传统临床治疗按大的分类有外科治疗(以手术开刀为主)和内科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介入治疗(有些学称之为第三治疗学)则涉足了内科和外科治疗的一些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恶性气道狭窄患者(其中肺癌6例、食管癌晚期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合并气道狭窄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62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明确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X线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沿导丝经声门进入气管并越过狭窄段,更换超硬导丝并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沿导丝通过置入器置入气管支架。结果11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介入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在医学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学科,介入治疗被称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第三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科、心脏科、腹部外科、骨科、神经内外科等。从肿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到心脏病、脑部疾病的治疗渗透到疾病的各个领域,而且取得辉煌的成绩,使原来需外科手术解决的问题,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得到解决,是复杂的外科治疗方法简单化;使原来无法认识甚至无法治疗的疾病得到认识并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成型工艺和结构设计对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SEBM)制备的菱形十二面体Ti6Al4V点阵材料相对密度、形貌和压缩性能的影响。方法 点阵的密度通过测定其尺寸和质量得出,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点阵结构的压缩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点阵表面形貌。结果 SEBM成形Ti6Al4V支架的相对密度随着熔化功率增加和单胞尺寸减小而增大;以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制备的TC4粉末为原料成型的点阵结构具有优异的塑性,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平台区域波动小;TC4钛合金菱形十二面体多孔材料的密度与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满足Gibson-Ashby方程,但指数分别为2.34和2.32。结论 通过调控点阵结构设计和SEBM成型工艺,可控制钛合金的孔隙率和压缩性能,满足骨科植入多孔材料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支架的精确定位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支架精确定位的技术和相关的辅助器械,其中包括支架draw-back技术,Szabo或"尾丝"技术,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的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本文阐明了支架植入时精确定位的关键技术要求,介绍了上述3种支架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使用情况.本文最后介绍了建立在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基础上,作者设计的一种镍钛合金丝一体成型的支架精确定位系统,希望提高支架定位装置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支架的精确定位可有效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支架精确定位的技术和相关的辅助器械,其中包括支架draw-back技术,Szabo或"尾丝"技术,使用镍钛记忆合金的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本文阐明了支架植入时精确定位的关键技术要求,介绍了上述3种支架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使用情况.本文最后介绍了建立在Ostial Pro支架定位系统基础上,作者设计的一种镍钛合金丝一体成型的支架精确定位系统,希望提高支架定位装置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介入治疗取代输卵管治疗性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阻塞的疗效.方法 输卵管性阻塞患者100例,随机分导丝组50例,通液组50例,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排除结核,生殖器炎症.导丝组在月经干净3~5天宫腹腔镜下联合COOK导丝治疗,术后抗炎5~7d,造影检查.通液组于月经后3~7d开始,6次为一疗程,每月作一疗程.3个疗程后造影检查,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导丝组通畅41例,占82%.通而不畅7例,占14%.阻塞2例占4%.治疗时间1周.通液组通畅34例占68%.通而不畅7例占14%,阻塞9例,占18%,治疗时间3个月.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性阻塞成功率高,效果好,患者痛苦小,治疗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3例超声探及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将定位导丝置入乳腺病灶内,根据定位导丝的位置切除病变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并送检病理检查。结果133例患者共136个结节,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增生症伴纤维腺瘤样结构形成25例,非典型增生4例,乳腺增生症35例,纤维腺瘤53例,乳腺浸润性癌8例,导管原位癌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微创等优点,该技术的应用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钛用作生物医学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机械性能优越、密度低、导热性差等性能优点,已经成功地用作种植牙、固定和活动部分义齿的金属支架等。钛及钛合金和氧、氮、氢具有高度的反应性,高温下可发生剧烈的反应而改变钛材的组成和机械性能。可用钨惰性气体(tungsteninertgas,TIG)弧焊接钛,这种电弧产生于耐火的钨电极和邻近连接缝(jointgap)的工件之间,使大约能够消耗的焊接丝熔化并且在连接缝处与母金属(parentmetal)接合,这样就造成工件的局部融合(localizedfusi…  相似文献   

10.
背景:口腔材料在行使功能时,处于非常复杂的电解质环境,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生物环境腐蚀,导致金属离子的析出。现代金属腐蚀理论认为金属及其合金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材料在应用时被释放或溶出到生物体内的元素特性和浓度。 目的:考察两种临床常用正畸镍钛弓丝的腐蚀性能。 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及元素成分分析测试镍钛合金弓丝的显微组织形态和组成,应用循环极化法在模拟人体口腔环境中对比两种镍钛弓丝的腐蚀性能,把两种弓丝浸泡在37 ℃的人工唾液中1个月后观察分析其表面形貌。 结果与结论:两种弓丝的显微组织和组成存在差异。A弓丝的腐蚀电位高于B弓丝,而A弓丝的腐蚀电流相对较小,A弓丝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更加稳定,对基体的保护效果更好。A弓丝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高,弓丝的组织、组成差别及其加工工艺是影响合金弓丝抗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