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同伴接纳量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陕西省某3所高职院校1 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施测。结果高职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33.15%,女生手机依赖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36±0.82 vs 2.09±0.88,t=5.993,P0.01),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F=5.37,P0.01);高职大学生中同伴接纳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1),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0%;回归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调节作用,人际交往效能感低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不能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208,t=-0.96,P0.05),人际交往效能感高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681,t=-8.06,P0.01)。结论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存在密切关系,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随同伴接纳水平的增高而降低,运用同伴接纳和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黄海  侯建湘  余莉  周春燕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4-1656,1659
了解大学生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某高校选取1 172名大二、三年级学生,选用中文网络依赖量表修订版、手机依赖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15.4%)高于网络依赖(8.7%),且存在一定比例的2种依赖共病现象.男生、理科生的网络依赖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3.47,-2.28,P值均<0.01),女生、文科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更高(t值分别为-3.26,2.98,P值均<0.01),大二学生网络与手机依赖得分均高于大三学生(t值分别为7.04,5.01,P值均<0.01).纯网络依赖组、纯手机依赖组及2种依赖共病组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无依赖组,且2种依赖共病组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纯网络或手机依赖组(P值均<0.05).网络依赖、手机依赖得分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呈正相关(r网络 =0.25~0.36;r手机=0.35~0.46,P值均<0.01).抑郁、焦虑分别对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最大(B值分别为0.15,0.22,P值均<0.01).精神病性与强迫对网络和手机依赖均有预测作用(B值分别为0.15,0.10,0.11和0.10,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网络依赖,并存在2种依赖共病现象,2种依赖在性别及学科类型上的分布有明显不同.个体网络依赖、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既有所不同,又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适应能力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问卷对重庆某高校的4846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新生的SCL-90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新生在EPQ的内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精神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男生在内外向、精神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在神经质和说谎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男生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心理适应能力对新生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有中介作用。结论心理适应能力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4.
考察大学师范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主动拖延量表、焦虑量表,对方便抽取的潮州市2所师范院校1 589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35,8.58,P值均<0.01),理工类学生主动拖延得分高于文史类学生(t=-3.54,P<0.01).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0,P值均<0.01),完美主义与主动拖延间也呈正相关(r=0.37,P<0.01).完美主义(β=0.21,P<0.01)、主动拖延(β=0.20,P<0.01)在单独及共同进入回归方程时(β=0.15,P<0.01)均能预测焦虑.主动拖延在完美主义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善完美主义和主动拖延水平,提高大学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学新生积极心理资本现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通过对某医学院2 411名新生进行心理普查,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新生中,男生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总分(120.48±14.61)分,女生(117.38±13.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P0.01)。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总分(119.88±13.86)分,农村生源大学新生(118.36±1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4,P=0.014)。积极心理资本对大学新生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有负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大学新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生命意义感在大学生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深入了解手机依赖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河南地区3所高校41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采用无聊倾向问卷(BPS)、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测量.结果 男生的无聊总分高于女生(t=2.13,P<0,05),大四年级的手机依赖行为高于其他3个年级(F=2.63,P<0.05).大学生无聊感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31,P<0.01),手机依赖行为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20,P<0.01),无聊感和手机依赖行为呈正相关(r=0.31,P<0.01).拥有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0.06%.结论 生命意义感可以部分调节大学生在无聊时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对江苏省徐州市某高校的36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大学生手机依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性别=-0.206, F 年级=0.645,P>0.05)。与非手机依赖的大学生相比,手机依赖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分较高,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的得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消极情绪=4.297,P<0.01; t 心理弹性=-2.620,P<0.01; t 积极情绪=-2.433,P<0.05)。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r =-0.164, r =-0.122,P<0.05),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r =0.252,P<0.01)。消极情绪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21%。结论 消极情绪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弹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运用情绪调节,提升情绪调控能力,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新生自我控制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为预防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大学生攻击行为量表以及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扬州某大学986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新生攻击行为(60.81±9.56)和自我控制得分(63.78±8.79)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女生(t=1.66,P<0.05),非独生子女攻击行为得分高于独生子女(t=-3.38,P<0.01),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农村学生(t=-3.29,P<0.01).与低体育锻炼水平大学生组相比,高体育锻炼水平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强,攻击行为少(F值分别为6.94,5.01,P值均<0.05);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49,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r=-0.12,P<0.01),体育锻炼水平与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正相关(r=0.13,P<0.01).中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体育锻炼既可以直接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控制,间接地减少或缓解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1.59%.结论 体育锻炼是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的有效手段,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预防大学新生攻击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良童年经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及皮质醇水平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6名中学生。采用不良童年经历量表(ACE-I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皮质醇水平。结果 不良童年经历与皮质醇水平和抑郁症状呈正相关(r=0.14,P<0.05;r=0.43,P<0.01),皮质醇水平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r=0.22,P<0.01)。皮质醇水平在不良童年经历和抑郁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7,t=2.590,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性别对不良童年经历与抑郁症状的中介过程存在调节作用(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β=0.14,t=2.184,P<0.05);对于女生,皮质醇水平可以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0.05,t=4.176,P<0.05);对于男生,皮质醇不能预测抑郁症状(β=0.00,t=4.209,P>0.05)。结论 皮质醇水平通过不良童年经历间接影响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且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流动中小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维吾尔族流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在乌鲁木齐市4所流动学生较为集中的中小学随机抽取624名维吾尔族中小学生,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心理健康测验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吾尔族流动中小学生个人取向得分与非流动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3,P0.01),在时间价值感、设置目标、时间监控观等因子上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得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27,-3.261,-3.186,P值均0.01)。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能力类型的交互作用存在统计学意义(F=2.76,P0.01)。相关分析显示,流动中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0.513,P0.01);时间价值感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正相关(r=-0.192,P0.01),社会适应能力与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6,0.447,P值均0.01);心理健康水平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8,-0.357,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维吾尔族流动中小学生的时间效能感(B=-0.295,t=-2.865,P0.01)、社会适应能力(B=-0.395,t=-7.887,P0.01)对心理健康水平均起到较好的预测作用(F=57.432,P0.01,R=0.532,R2=0.283)。结论维吾尔族流动中小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非流动学生相比较低。时间管理倾向的提高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对心理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1.
探索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从贵州省8所高校随机抽取的94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对心理健康均具有预测作用(β=-0.140,t=-3.714,P<0.01;β=0.305,t=7.352,P<0.01);加入社会支持变量后,父母养育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β=0.070,t=1.474,P=0.140;β=0.038,t=0.828,P=0.408),而对社会支持的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479,t=8.452,P<0.01;β=0.436,t=7.634,P<0.01).社会支持在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反向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0.464,t=-7.245,P<0.01;β=-0.444,=-7.298,P<0.01).结论 社会支持在贫困大学生父母亲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并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手机依赖问卷对3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39.7%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问题,相较无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其神经质得分更高但宜人性和严谨性得分更低;(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r=0.07,P0.01)及手机依赖(r=-0.20,P0.01)呈负相关,而与宜人性(r=0.16,P0.01)及严谨性(r=0.24,P0.01)呈正相关;手机依赖与神经质(r=-0.019,P0.01)呈正相关,但与严谨性(r=-0.13,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0.2,P0.01)及宜人性(r=-0.28,P0.01)呈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神经质和手机依赖、宜人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7和-0.08,而对严谨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为-0.16。结论对手机依赖的防治,应关注个体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也应重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心理韧性量表(RS-14)对安徽省某高校57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手机成瘾与抑郁、焦虑、压力均呈正向相关关系( r=0.411、0.451、0.455,P<0.01);手机成瘾与心理韧性呈负向相关关系( r=-0.126,P<0.01);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压力均呈负向相关关系(r=-0.387、-0.334、-0.299,P<0.01)。心理韧性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 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韧性训练,可缓解手机成瘾对其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我污名与残障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因果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为推动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0月(T1)和2022年4月(T2)使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北开放大学特殊教育学院4个专业291名肢体残疾大学生开展2次追踪测试,使用残联自我污名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建立以领悟社会支持为中介的交叉滞后模型。结果 残障大学生T1、T2时期抑郁平均得分为(43.51±8.26,46.82±9.13)分。交叉滞后模型结果显示,T1自我污名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T2抑郁(β=0.17,P<0.01)。跨群组分析表明,T1领悟社会支持在T1自我污名与T2残障大学生抑郁间发挥纵向中介作用;自我污名可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女生(β=0.42)比男生(β=0.29)更强;领悟社会支持可负向预测抑郁,女生(β=-0.36)比男生(β=-0.19)更强(P值均<0.01)。结论 自我污名与残障大学生抑郁情绪间具有纵向因果关系,依照性别特征干预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调节抑郁情况具备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了解手机成瘾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及自我控制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昆明、聊城地区3所高职院校的898名学生作为被试,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27.6%.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得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机成瘾得分(45.80±10.41)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得分(36.18±9.13)呈正相关(r=0.53,P<0.01).手机成瘾倾向与自我控制、自尊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0.28,P值均<0.01);自我控制在手机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36,P<0.01),手机成瘾倾向对抑郁、压力的影响受到自尊的调节.结论 手机成瘾对心理健康不但有直接负面效应,并且通过自我控制来影响心理健康;自尊水平越高,手机成瘾对心理健康的负面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郴州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现状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身心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方便抽样法抽取该校40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一般健康量表(GHQ-20)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AMOS 6.0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手机依赖者共有44名,检出率11.17%。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目前是否恋爱、有无挂科、自评性格之间,大学生手机依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学生手机依赖水平与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睡眠质量与身心健康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5(P0.01)、r=0.463(P0.01)、r=0.452(P0.01)。经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手机依赖水平对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0.144)和睡眠质量控制的中介效应(0.067)分别占总效应(0.211)的68.25%和31.75%。在睡眠质量介导的中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模型,各拟合指标良好。结论性别、专业、恋爱情况、有无挂科和自评性格是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同时手机依赖会影响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且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和身心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性别和自评性格在对手机依赖有预测作用的同时分别对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心理韧性及生活满意度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为医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3月,采用一般信息问卷、手机依赖量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广州市内71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手机依赖评分为45.39±12.13,手机成瘾检出人数为180人,检出率为25.28%;心理韧性评分为60.69±14.46;心理虐待检出人数为240人,检出率为33.71%,忽视检出人数为321人,检出率为45.08%。手机成瘾发生率与性别、学习专业等因素有关。医学生手机成瘾与儿童心理虐待(r=0.324,P0.01)、儿童忽视(r=0.238,P0.01)呈正相关,与心理韧性(r=-0.135,P0.01)、生活满意度(r=-0.190,P0.01)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生活满意度对手机成瘾有直接(负向)效应(β=-0.081,P0.01),儿童忽视对手机成瘾有直接(正向)效应(β=0.382,P0.01),儿童心理虐待、心理韧性对手机成瘾仅有间接效应(间接效应为0.041、-0.036,均P0.01)。结论医学生手机成瘾发生率较高,生活满意度对手机成瘾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儿童忽视对手机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儿童心理虐待和心理韧性则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预测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学新生社会资本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高校改善新生社会资本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采用社会资本评估量表及自尊量表对杭州市3所高校的1 105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社会资本各维度与自尊的关系.结果 女生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的均分分别为(48.12±7.88)和(11.77±1.76)分,均略高于男生的(45.37±8.08)和(11.41±1.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0,2.74,P值均<0.01);男生社会网络的均分为(10.50±2.71)分,略高于女生的(9.66±2.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1).社会资本各条目较高的学生自尊得分明显高于社会资本较低学生的自尊得分(P值均<0.05).社会支持对大学新生自尊的影响最大(OR=2.184,P<0.01),其次是社会交往(OR=2.078,P<0.01).结论 大学新生的社会资本与自尊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学校应帮助新生建立和累积有效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了解心理韧性在导师指导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全国六大行政区,在全国28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抽取共1 274名在读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研究生对导师指导行为评价问卷、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导师指导行为评价得分和SCL-90总分男生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5.007,2.719,P值均<0.05).导师指导行为与SCL-90得分呈正相关(r=0.344,P<0.01).心理韧性与SCL-90得分呈负相关(r=-0.329,P<0.05).导师指导行为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有统计学意义(β=0.29,P<0.05),中介变量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27,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8.26%.心理韧性在导师指导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导师指导行为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培养研究生心理韧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黄海  周春燕  余莉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74-1076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1 172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4%;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与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和文科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更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更高(P值均<0.01),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个因子呈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2,0.11,0.10,0.08).结论 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