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彤云  陈兰卿 《海南医学》2010,21(16):153-154
目的评价产房采用空气消毒洁净器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与常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方法比较,用空气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观察空气消毒洁净器净化消毒的效果。结果空气消毒洁净器能在有人场合连续消毒除菌,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人员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可消除室内异味,增加空气新鲜感,改善空气的洁净度,确保室内空气细菌数达卫生学标准。结论空气消毒洁净器是理想的安全、有效、无毒、无害的空气消毒用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分别采用空气洁净器法、过氧乙酸喷雾法以及紫外线灯照射法对3间手术室进行消毒并监测空气消毒效果。结果:空气消毒器法自然菌消除率为94.59%,过氧乙酸喷雾法为89.32%,紫外线灯照射法为81.83%。消毒30min后,空气消毒器法细菌总数明显低于过氧乙酸喷雾法和紫外线灯照射法,自然菌消除率明显高于紫外线灯照射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乙酸喷雾法细菌总数明显低于紫外线灯照射法,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均是有效的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其中空气洁净器使用范围更广泛,使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3.
李希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0):101-102
本探讨了发热门诊空气消毒的三种方法,并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结果:紫外线消毒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713.6cfu/m^3,处置后为158.3cfu/m^3(P<0.05);0.5%过氧乙酸消毒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014.4cfu/m3,处置后为85.5cfu/m^3(P<0.01);乳酸消毒组处置前平均细菌含量为1570.1cfu/m^3,处置后为1026.3cfu/m^3(P<0.05)。以上三组处置后空气含菌量比较,紫外线组和过氧乙酸组效果显,均符合要求,而乳酸组效果差,说明前两组空气消毒方法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蒋碧菊  陈华丽 《河北医学》2014,(6):1034-1036
目的:探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实验法应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分别对相同的供应室无菌区(A间和B间)进行空气消毒,比较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A间与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和消毒后30 min、60 min和120 min,B间空气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结束时,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7.58%,而紫外线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为9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洁净器对供应室无菌区空气消毒均能达到国家要求,但是空气消毒洁净器效果更好,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  相似文献   

5.
三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理想的空气消毒方法及不同消毒方法对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以微生物检验科无菌室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并作细菌鉴定,用来比较紫外线、过氧乙酸和空气消毒洁净器对细菌室空气自然菌的杀菌效果。结果:三种消毒方法均能使空气细菌明显下降;过氧乙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效果显著;空气洁净器能在日常检验工作中持续消毒杀菌;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三种消毒方法均敏感。结论:空气洁净器是较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外线灯空气消毒 (简称紫外线空消 )使用方便 ,且不使物品受到沾染和影响。但穿透力弱 ,易为有机物和尘埃所吸收。目前应用广泛 ,一般医院大部分科室使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消毒时房屋应洁净 ,灯管上无尘埃。天然紫外线波长2 10 0~ 32 80 间 ,有效杀菌波长 2 4 0 0~ 2 80 0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供应室无菌间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比较来探讨最佳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选取供应室无菌间为消毒场所,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定时空气洁净器消毒及自动空气洁净器消毒方法,而划分为紫外线组、洁净器组和自动洁净组三组。并对空气采样培养后计算空气所含细菌总数来比较各组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三组消毒后消毒效果均能达到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但紫外线组和洁净器组随着消毒后使用时间的延长,空气中细菌数呈增长趋势;而采用自动洁净组,则可使消毒间始终保持供应室无菌间洁净状态。结论采用空气洁净器取自动开启模式,可使供应室无菌间始终保持洁净的状态,消毒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对环境条件也无特殊要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共存,特别适合供应室无菌室等场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卢蕴瑜  杨丽华 《广东医学》2006,27(11):1770-1771
目的 讨在NICU内的紫外线灯与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的空气消毒效果以及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紫外线组)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次/d,每次30min;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净化机组)采用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3次/d,每次2h;采用平板暴露法检测空气中的菌落数,每个月1次。并对相应时段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紫外线组和净化机组的空气培养合格率分别为80.0%,98.O%,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7%,5.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较紫外线机的空气消毒效果好,但两者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空气消毒不是降低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使牌TSXG-100型纯动态消毒机的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组(纯动态消毒机)和对照组(紫外线灯静态)2种方法每组20次,共40次,组问条件基本相同,分别对新生儿病房在消毒后即刻.进入后30、60、90rain动态下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动态消毒组)在消毒后即烈,进人后90rain均能达到2000年固家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空气含茵量《200cfu/m。的标准,而紫外线灯消毒(静态消毒组)只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要求。经统计学处理:2种方法消毒后即刻,进入后30min P〉O.05,两者无噩著蔗异;进人后60rain和90rain P〈o.01,两者均有豆著差异。结论纯动态消毒机完全可以替代紫外线灯管,更好的满足现代医疗工作的需要,是一种消毒效果好,且人机可同在的空气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箭  罗君  王江桥  李玉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519-2520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5d内每天对儿科门诊输液室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时间为8点、10点、12点及中午消毒后效果监测。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8点菌落数平均为368cfu/m3,10点菌落数平均为748cfu/m3,12点菌落数平均为1785cfu/m3,消毒后效果监测菌落数为106cfu/m3。对菌落的初步鉴定发现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又以棒状杆菌、微球菌、奈瑟氏菌多见。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空气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11.
产房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房动态空气消毒机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对产房环境进行空气消毒,检测其消毒前后的细菌数,观察动态空气消毒机与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结果动态空气消毒机启动运行1小时后,可使产房空气符合Ⅱ类环境卫生质量要求;在相同条件下,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后,不符合Ⅱ类环境卫生学要求。结论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持续,优于紫外线灯,适合产房的消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空气消毒法在口腔诊室中的消毒效果,确定更加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方法:选取三个口腔诊室分别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法,医用消毒机和医用消毒机联合紫外线灯照射法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生物学检测来评价三者的消毒效果.结果:联合消毒法组的消毒效果最佳,医用消毒机法次之,紫外灯管照射法最弱.结论:医用消毒机联合紫外线...  相似文献   

13.
洁牙室空气细菌监测与感染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口腔科洁牙室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对洁牙室在以下这4个阶段进行空气采样作细菌培养。(1)有病人接受牙周洁治时,紫外线消毒前;(2)紫外灯消毒后无人在室内;(3)紫外线消毒后2小时,室内有病人治疗;(4)紫外线消毒后加装排气扇,有病人治疗。结果在4个细菌培养结果中,(1)>730cfu/m3,细菌数超标;(2)<75cfu/m3,细菌数符合标准;(3)>520cfu/m3,细菌数再次超标;(4)<480cfu/m3,细菌数符合标准。结论在洁牙室加装气扇及用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及地面消毒效果持久,空气中细菌数明显减少,符合要求,且操作简单耗资少,是符合医院及基层医院口腔科洁牙室的一种有效的空气消毒及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空气清菌片与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喜之  周涌  马淑珍  张力  高红鹰 《医学争鸣》2002,23(16):1479-1479
0 引言 空气清菌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空气消毒剂 ,我们把它应用于临床并与传统的紫外线消毒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手牌”空气清菌片由北京济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联合研制并提供 .辅助消毒器以电蚊香加热器代替 ,紫外线灯管由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提供 .1 .2 方法 以我院门诊急诊室作为检测对象 ,1消毒方法清菌片消毒方法 :在房间总面积为 1 6m2房间正中设点 ,消毒器上放置消毒片一片后通电进行空气消毒 ,消毒时间定为 1h,之后取样送检 ;紫外线灯消毒方法 :紫外线灯垂直照射 1 h后取样 ,灯管照射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空气消毒净化器与紫外线灯照射用于供应室无菌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用空气消毒净化器和紫外线灯对供应室无菌室空气进行消毒,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 分钟、60 分钟、90 分钟作空气中细菌的杀菌率监测,根据消亡率判定消毒效果.结果:紫外线照射和空气净化消毒器消毒30 分钟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迅速下降,杀菌率分别为90.64%和94.28%.结论:使用空气净化器消毒优于紫外线消毒,即使是在动态情况下也未超过国家标准,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强化紫外线消毒对细胞培养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和强化紫外线消毒法对同一间细胞培养室进行消毒,用平板暴露法检测强化前后空气中的菌落总数。结果:常规紫外线消毒组空气菌落数由消毒前的(265.25±71.34)cfu/cm3下降为消毒后的(122.63±62.74)cfu/cm3;强化紫外线消毒组空气菌落由消毒前的(253.17±47.25)cfu/cm3下降为消毒后的(43.24±52.19)cfu/cm3。两组消毒后空气菌落总数较消毒前减少(P<0.05),消毒后两组空气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后的紫外线消毒方法能更有效的降低细胞培养室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消毒效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之素、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对普外科治疗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治疗室200日的消毒时间,分为观察组(100d)与对照组(100d),观察组应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对照组应用健之素消毒,计算消毒前后菌落数比较消毒效果。结果:健之素、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均对普外科配药室的空气中细菌数达到国家空气质量Ⅲ类标准(~〈500cfu/m3),但在配药过程中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则治疗室的空气细菌总数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配药开始60min与使用健之素的治疗室空气中细菌总数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在配药过程中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经济、方便,可在有人状态下进行动态消毒、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有效维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500cfu,有利于配药、处置顺利进行,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使用的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以医疗机构Ⅱ类环境室内空气中自然菌作为观察对象,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菌数并作细菌鉴定,用来比较空气消毒洁净器、静电吸附型高效除菌空气洁净器医疗机构Ⅱ类环境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杀菌效果。结果两种空气洁净器在有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均具有明显的消毒效果,持续作用,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数达到Ⅱ类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对微生物检验室空气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紫外线对密闭性较好的无菌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用平板沉降15分钟采样,检测空气细菌总警。结果经卫生清扫后,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很少超过标准(200cfu/m^3);再经约为常规量2倍的紫外线照射30秒,22小时内空气细菌总数均未超过标准。结论此类无菌室可以于每天下班前进行消毒处理,第二天上班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空气消毒液对手术间空气消毒的可行性。如何让每位手术患者都在手术间空气细菌数少于200cfu/m^3的安全环境下完成手术治疗。方法:应用紫外线对比新型空气消毒液对空气消毒的效果。结果:2种消毒方法对手术间的空气消毒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实际工作中把2种空气消毒方法的优点相结合,才能确保手术间的空气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