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约70%-80%的结直肠癌可施行根治性切除术,辅助化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手术时未被发现的微小转移灶或微小残留灶,以求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结直肠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加辅助化疗的原则必将彻底改变治疗的结果,延长患者的生存,使患者获得最多的临床益处。  相似文献   

2.
胡成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45-145
目的探讨FOLFOX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中的运用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后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肝转移灶缩小,客观有效率(ORR)47.5%。其中12例(30%)获得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时间30.1个月。结论术前使用FOLFOX化疗,使患者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后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OLFOX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3例肝转移灶缩小,客观有效率(ORR)45.7%。其中21例(18.1%)获得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时间29.2个月。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因肝转移灶的切除而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45.7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29)。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转移部位,肝转移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999年之前我们对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术后通常仅采用全身化疗,对未能切除的肝转移灶常未做局部处理,而1999年后则选择采用肝转移灶门静脉化疗栓塞,并对未切除的肝转移灶行无水酒精肝转移瘤体内注射等局部治疗.现选择性的回顾1995~2003年问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探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40例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者具有一定的疗效,术后感染及并发症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结直肠癌而言,手术始终是唯一根治手段,放疗、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使结直肠癌的患者生存率进一步提高。对于晚期无法手术、根治术后需要辅助治疗的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起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肿瘤诊断明确后进行的化疗,即术前化疗,一般是在手术前给予2~4周期化疗,以后再手术或放疗。新辅助化疗有以下优点:1)消灭微小转移灶;2)有可能防止耐药细胞株的形成;3)能使肿瘤缩小,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肺和肝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好发部位。有20%患者左右在初次就诊时即已经出现以肺、肝为代表的远处转移灶,有10%左右的患者手术切除后会发生肺部转移。随着外科技术的改进,术后病死率的下降,肺转移灶切除定义的更新,以及多学科治疗思想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与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显着提高了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证实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6年间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82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综合治疗组38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策略;对照组44例,采用手术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肿瘤分化程度、组织分型及肝转移灶数目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EA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