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CD3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32例肺癌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VEGF表达及MVD值,观察二者数值变化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与瘤旁组织比较,瘤组织中MVD值及VEGF表达阳性率高(P〈0.05);VEGF表达阳性率及MVD值的升高大致与临床Ⅰ-Ⅳ期的升高呈正相关;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瘤组织中MVD值及VEGF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病理特征因素之间的瘤组织的MVD值与VEGF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CD34和VEGF常常为高表达,二者具有正相关性,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瘤内微血管密度(MVD)与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增殖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D34和Ki-67抗原在21例NB中的表达及MVD计数。结果 VEGF及Ki-67表达与NB病理分型及核分裂指数有关(P〈0.05或P〈0.01),而与NB分化与否、肿瘤大小及性别无关。MVD值在临床各病理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意义。VEGF表达与MVD值、VEGF与Ki-67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VEGF、Ki-67表达与NB细胞增殖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候秋雨  邹金标 《河北医药》2011,33(21):3246-324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的VEGF和MVD,并与同期化检的6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NSCLC组的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和MVD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转移等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VEGF和MVD在NSCLC患者组织中呈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CD34、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微血管密度(MVD)计数、VEGF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MVD计数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28。MVD计数、VEGF的表达与胃癌胃壁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近期远隔转移程度呈正相关,MVD计数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近期远隔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化程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着肿瘤血管生成,在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VEG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MVD计数、VEGF的表达可以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CD34标记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对应资料进行分析,显著性标准α=0.05。结果在合并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MVD值均高于无转移的大肠癌组织(P〈0.05);在VEGF阳性表达的大肠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组织,且MVD值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可能促进大肠癌的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大肠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肾细胞癌血管增生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肾细胞癌组织标本(85例)以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8例)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COX-2、VEGF和bFGF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20.8%和22.9%,在肾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80.0%和74.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癌组织MVD为(55.47±18.4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20.42±8.72)(P<0.01).COX-2、VEGF、bFGF表达阳性的肾细胞癌其MVD均大于表达阴性的肾细胞癌MVD(P<0.05或P<0.01).肾细胞癌组织COX-2表达与VEGF、bF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OX-2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肾细胞癌血管增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1例食管鳞癌组织进行PCNA、VEGF和MVD检测.结果 PCNA在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和MVD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分化程度(P<0.01)有关.PCNA、VEGF与MVD阳性表达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PCNA、VEGF及MVD与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检测PCNA、VEGF及MVD有助于综合评价食管鳞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生物学行为的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HIF-1α、VEGF、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 ACC中HIF-1α、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P〈0.001)。结论HIF-1α、VEGF、MVD在ACC中的表达有相关性,HIF-1α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HIF-1α、VEGF、MVD可以作为判断A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吴健  张昶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203-320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前列腺癌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VEGF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前列腺癌组织OVEGF、MMP-2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1),VEGF、MMP-2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与前列腺癌TNM分期和骨转移情况具有相关性(P〈0.05),前列腺癌VEGF、MMP-2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呈正相关(P〈O.01)。结论:VEGF、MMP-2的高表达和MVD增高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VEGF、MMP-2和MVD对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0/80)、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在正常胃黏膜阳性率为10%(2/20),胃癌组织阳性率为53.8%(43/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MVD(P〈0.01),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胃癌PTEN基因失活可能通过增加VEGF的表达来促进血管形成,导致肿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胃癌组织、35例正常胃组织中HDGF、VEGF和CD105标记的MVD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DGF、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和80.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17.1%和11.4%(P<0.05),胃癌组织中的MVD值为:(33.56±7.59)明显高于常对照组(10.7±3.8)(P<0.05)。HDGF、VEGF的表达强度以及MVD值和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着正相关(P<0.05)。HDGF、VEGF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的MVD值(P<0.05)。结论 HDGF、VEGF的过表达和微血管生成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恶性行为有关,检测该指标对预测胃癌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齐艳美  周逢强  张凤华  徐宏  刘磊 《中国医药》2012,7(10):1251-125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胃组织、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Stat3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65例胃癌组织中Stat3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6%(42/65)、76.9%(50/6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0)(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中Stat3、VEGF表达阳性率不同,依次为未分化癌>黏液癌>低分化癌>腺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组织中Stat3、VEGF表达阳性率不同,低、未分化组[(77.4%(24/31)、90.3%(28/31)]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45.6%(21/46)、65.2%(30/40)](P<0.05);Ⅲ+Ⅳ期[78.6%(22/28)、92.9%(26/28)]明显高于Ⅰ+Ⅱ期[49.0%(24/49)、67.4%(33/4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VEGF的表达与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Stat3与VEGF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肿瘤的转移,Stat3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VEGF和Stat3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肿瘤转移、侵袭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临床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ACC、腮腺多形性腺瘤(plemorphic adenoma,PA)及正常腮腺组织(normal salivary gland,SG) 各16例中P53蛋白和VEGF的表达以及MVD计数(CD34标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G、PA、SACC三组中的P53蛋白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MVD计数依序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SACC组中随着P53蛋白表达的增高,MVD也随之增加,呈显著正相关(r=0.55);同时P53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随着VEGF表达程度的增高亦显著增加.结论 P53蛋白、VEGF和CD34的表达与SACC的血管生成及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3-3174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进行染色,同时计数肿瘤内的MVD,观察VEGF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54例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1.1%(33例),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VEGF阳性组的MVD计数显著高于VEGF阴性组(P〈0.05),而且随着VEGF阳性表达的增强,MVD计数显著增加(P〈0.05);VEGF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肿瘤病理分级、TNM分期的增加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显著增强(P〈O.05)。结论VEGF的异常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MVD增加及恶性进程有关,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检测68例胃癌和20例正常组织bFGF表达和MVD,结果:FGF的阳性率在胃癌与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58.8%和70%(P>0.05),强阳性率分别为32.4%和0%(P<0.01);bFGF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MVD值增高与bFGF表达一致,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讨论,BFGF和MVD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李广鑫  邓跃华  刘传磊  杨松海  杨飞 《安徽医药》2013,17(10):1692-1695
目的探讨VEGF和WWOX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和WWOX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68.6%(48/70)高于癌旁组织的40%(28/70)(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WWOX蛋白的表达率25.7%(18/7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70%(49/70)(P〈0.05);VEGF与WWOX蛋白表达的高低与结直肠癌的浸润程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以及有无淋巴转移均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和WWOX蛋白的表达存在关联(x^213.961,P〈0.001,r=-0.477)。结论VEGF和WWOX蛋白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有显著差异,且VEGF和WWOX可能存在负相关关系。VEGF在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联合检测VEGF和WWOX蛋白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丹  孙国平  彭光辉  马泰  仲飞 《安徽医药》2012,16(3):345-348
目的探讨HER-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78例胃腺癌组织及49例癌旁组织中HER-2、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HER-2阳性表达率为10.9%(52/478),癌旁组织未见HER-2阳性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VEGF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2%(302/478)和26.5%(13/49)(P0.01),VEGF表达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5);MVD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51.44±19.24)vs(34.28±14.74),P0.01)],MVD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静脉侵犯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与VEGF、M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HER-2表达可能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朱霞  杨黎  冉立 《中国药房》2009,(23):1790-1792
目的:探讨C-erbB-2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50例乳腺癌C-erbB-2、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2/50)、64%(32/50),MVD值25.96±11.59。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的C-erbB-2、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或P<0.01);C-erbB-2、VEGF阳性表达和MVD值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C-erbB-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VEGF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C-erbB-2与VEGF、MVD可为临床评价乳腺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