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目的]评估北京市社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调查社区人群对HPV的认知情况以及对HPV疫苗接种的态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北京市展览路社区15 ̄54岁女性进行HPV认知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留取了宫颈脱落细胞或会阴部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结果]1013名女性接受了问卷调查,832例HPV DNA检测结果纳入了统计学分析。HPV总检出率为15.38%,高、低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13.34%和3.25%,同时感染高、低危型HPV的检出率为1.20%。1013名调查对象中有30.7%听说过HPV,其中51.78%知道HPV感染与宫颈癌有关;HPV的知晓率与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关(P〈0.05);经过简单宣教后,75.91%愿意接种HPV疫苗。[结论]北京市社区妇女HPV现患率较高,对HPV的知晓率也较高。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认识水平是疫苗计划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杜辉  王国萍  王纯 《中国肿瘤》2014,23(11):908-912
[目的]了解深圳市原住居民女性人群的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的现患率。[方法]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坑梓街道办事处辖区25~59岁、3年内未做过宫颈癌筛查的原住居民女性进行整群抽样,并以同一辖区外来移民女性为对照。所有接受筛查女性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Ⅱ,HC-Ⅱ)高危型HPV检测。HPV阳性和/或细胞学≥ASCUS的女性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结果]共有942名原住居民妇女和1183名外来移民女性参加了本次调查。原住居民与外来移民妇女HPV阳性率分别为16.9%和11.8%(P〈0.05)。原住居民妇女CIN现患率为9.7%,其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现患率为6.3%,外来移民CIN现患率5.1%,其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现患率为2.6%。原住居民妇女CIN和CINⅡ及以上病变现患率均明显高于外来移民(P〈0.001),尤以30~39岁年龄组最为明显。[结论]30~39岁年龄组妇女HPV感染和CIN现患率均较高,应作为宫颈癌防治的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低收入妇女人群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及筛查参与情况,为制定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多层次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深圳市8个行政区30~59岁低收入妇女1 8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表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筛查参与情况调查.[结果] HPV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病因知晓率为32.05%、性行为紊乱增加宫颈癌发生危险性知晓率为49.63%、良好的性生活卫生习惯可以预防宫颈癌知晓率66.84%、已经有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的知晓率为51.67%、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既往参加宫颈癌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16,P<0.001),筛查费用贵或经济困难是影响低收入人群参与筛查的主要原因.[结论]低收入人群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对该类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政府提供一定的资助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参与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职业女性对子宫颈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HPV疫苗的认知与接受度,同时评价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北京、杭州、长沙、成都和广州5个城市选择16家单位,对职业女性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健康教育前后女性对子宫颈癌、HPV及预防性HPV疫苗的认知和态度。结果 2011年8月至11月共调查1 146名职业女性,平均年龄37.03岁(16~67岁),对子宫颈癌、HPV和HPV疫苗的知晓率分别为95.06 %、27.98 %和12.82 %,仅20.68 %知晓子宫颈癌与HPV持续感染相关。经健康教育后,知晓子宫颈癌与HPV持续感染相关的女性比例(89.26 %)比健康教育前提高3.3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414,P<0.001);不愿意给孩子接种疫苗的比例虽有所降低,但仍占19.25 %,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23.52 %),认为孩子太小,没有患子宫颈癌的危险性(21.92 %),疫苗还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13.01 %)和担心疫苗的有效性(12.79 %)。结论 我国城市职业女性人群对HPV及疫苗的认知率普遍较低,经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人群对HPV疫苗防治子宫颈癌总体上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大部分女性能够接受为孩子接种HPV疫苗,但HP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是公众关注的主要焦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影响绵阳市农村地区女性对自取样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检测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比较自取样与医生取样 HPV 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 2021年 10 月和 2022 年 1 月在盐亭县参加宫颈癌筛查的 331 名女性的基本情况以及对 HPV 自取样宫颈癌筛查的接受度,其中 106 人完成医生取样和自我取样,225 名妇女仅完成医生取样。所有女性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对 HPV 自取样的认知情况以及对 HPV 自取样宫颈癌筛查的接收度情况。结果:完成医生取样和自取样的 106 人中,自取样 HPV 检测样本阳性 19 例(17.9%),医生取样 HPV 检测样本阳性 10 例(9.4%),自取样样本与医生取样标本 HPV 检测的总体一致率为 91.5%,Kappa 值为 0.646(P < 0.001)。完成调查问卷的女性中,52.3% 愿意以自取样的方式进行筛查。年龄 < 41 岁的女性中,78.1% 接受自取样宫颈癌筛查,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χ2 = 10.222,P = 0.006);目前正在工作的女性相比于目前无固定工作的女性更愿意接受自取样 HPV 检 测(51.6% vs 37.8%,χ2 = 4.253,P = 0.039);居住地到医院的乘车时间不同的女性对自取样 HPV 检测的接受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370,P = 0.002);本次完成自取样的女性对自取样的接受度更高(66.0% vs 45.8%,χ2 = 11.855,P = 0.001)。结论:自取样 HPV 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阳性率高于医生取样。年龄、工作情况以及居住地到医院的乘车时间对农村女性对 HPV 自取样宫颈癌筛查的接受度有影响。基于自取样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望在农村地区应用,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各亚型在广西沿海地区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的关系。方法:通过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7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HPV总阳性率为90.8%。宫颈癌患者HPV阳性各亚型出现的频率排序为:HPV16(56.5%),HPV18、33、58各(7.2%),HPV52、53各(5.8%),HPV31(4.3%),HPV45(2.9%),HPV35、51、56、66、68各(1.4%)。HPV6(5.8%),HPV11、44、43各(1.4%)均合并在高危感染中。HPV感染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关联无显著性(P〉0.05),与年龄密切相关,鳞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及其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18、33、58感染为主要型别。HPV感染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复发无明显相关性,与发病年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伽师县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宫颈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伽师县农村地区30~59岁2552名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为34.8%,知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必要病因者仅有3.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宫颈癌筛查史是影响宫颈癌认知情况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新疆农村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匮乏,需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月云  张燕茹  彭绩 《中国肿瘤》2015,24(12):981-984
摘 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宫颈癌筛查意愿,为针对性地提高社区人群参与防癌筛查依从性,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以社康中心为抽样单位,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结果] 调查样本4821例,被调查者中“多个性伴侣会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知晓率为62.1%,“早期宫颈癌能够治好”知晓率为60.2%,“目前已经有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查方法”、“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有关”与“宫颈癌发生有较长时间的癌前病变阶段”的知晓率分别为57.8%、43.0%和47.8%。83.3%的人愿意参加针对健康人群的防癌筛查,5.6%的人不愿意参加,不愿意参加筛查的原因主要是“太贵了”(33.3%),“没时间”(31.7%),“没钱”(13.7%)。26~55岁年龄组女性更愿意接受筛查(P<0.001)。深圳户籍和暂住人口比流动人口更愿意接受筛查(P<0.05)。文化程度越高,筛查意愿增强(P<0.001)。[结论] 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和外来流动人群是防癌知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大多数人愿意参加防癌筛查,不愿意参加筛查的主要原因是筛查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社区肿瘤患者抑郁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蓓燕  杨郗  费扬  徐飚 《中国肿瘤》2006,15(4):237-239
[目的]了解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状况,探讨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新华社区464例癌症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价抑郁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17.9%,男性、女性分别为16.3%和19.3%;高龄组(≥80岁)抑郁患病率达31.3%,高于其他年龄组患病率(P=0.006)。受教育程度和有无疼痛是影响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的2.013倍(OR=2.013,95%CI:1.154-3.510);有疼痛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没有疼痛者的2.947倍(OR=2.947,95%CI:1.578-5.504)。[结论]尽管本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患病率目前较低,但文化程度较低,有疼痛症状的肿瘤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9~45岁女性对宫颈癌及HPV疫苗的认知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引导更多女性做好筛查工作,为西藏地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于2021-01-21-2022-05-10采用偶遇抽样法抽取西藏地区945名9~45岁藏族女性展开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对象对宫颈癌及HPV疫苗认知程度分为认知良好组和认知不良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宫颈癌及HPV疫苗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对宫颈癌及HPV疫苗的认知良好占9.63%(91/945),认知不良占90.37%(854/945)。被调查者宫颈癌及HPV疫苗认知情况得分为6.16±4.63,认知水平较低。但对疫苗的接受度为87.72%(829/945),处于较高水平。在影响认知程度的单因素分析中,认知良好组年龄在9~30岁,学历为高中及以上,婚姻状况为未婚,常住地址为城镇,家庭人均年收入<2 000元或≥4 000元,职业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公司职员、学生、医务人员的认知程度,高于认知不良组,均P<0.05。影响宫颈癌及HPV疫苗认知程度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合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方法]于2006~2007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族妇女883名,采用自我采样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医生采样HPV检测,肉眼筛查(VIA)进行宫颈癌筛查。分析和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医师采样HPV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最高(P<0.01),自我采样的灵敏度与细胞学检查相似(P>0.05),但自我采样HPV检测的特异度高于细胞学检查(P<0.01),与医生采样HPV检测相似(P>0.05)。肉眼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最低。[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方案应首选医生采样HPV检测,自我采样HPV检测是比较适合于新疆民族地区妇女的方案,在偏远和缺少设备的地区,肉眼筛查也是一种可行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无锡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型别和年龄分布特征,HPV型别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无锡新区宫颈癌筛查项目初筛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HPV检测结果阳性的受检者转诊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标准。结果:总计11322例35~64岁妇女参与了此次宫颈癌筛查,HPV结果阳性者1286例,总感染率为11.36%;癌前病变检出58例,检出率为512.28/10万;宫颈癌检出7例,检出率为61.83/10万。在总人群中,检出率前3位的型别是HPV16(2.70%)、HPV52(2.07%)和HPV58(1.93%);在宫颈病变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型别为HPV16(47.69%),其次为HPV58(24.61%)和HPV18(9.23%)。55~5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为11.88%,各年龄组之间HP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63,P=0.445;45~49岁年龄组高度癌前病变(≥CINⅡ)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HPV型别在总人群与宫颈病变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除HPV16和HPV18之外,HPV58的致癌能力可能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型HPV;40~59岁是宫颈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与以往筛查结果相比,此次试点的筛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金玲  喻栎瑾  刘植华 《肿瘤学杂志》2014,20(12):994-99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HPV感染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情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健康体检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妇女,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妇女2578例,年龄18~70岁,病理结果为正常或炎症者1983例,CINⅠ为278例,CINⅡ/Ⅲ为308例,宫颈浸润癌9例。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高危型HPV为HPV52、43、16、58、56;CINⅠ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52、16、58、56、43,CINⅡ/Ⅲ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16、58、52、33、18;随着感染HPV亚型增多,CIN构成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Ⅲ)以25~44岁年龄段相对多见。[结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与其他地域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宫颈癌前病变HPV亚型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而HPV16、52、58在宫颈病变中均占有重要地位;HPV多重感染者,CIN风险明显增加;25~44岁有性生活妇女应为宫颈癌筛查的侧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胡艳  邵淑丽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7):1419-1421
目的:了解山西省阳城县地区不同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的状况,并探讨其与子宫颈癌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山西省阳城县河北乡19—59岁745名妇女进行HPV感染状况调查,所有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采用原位杂交法对宫颈细胞进行HPV检测。结果:745名受检对象中宫颈癌患病率及HPV感染率分别为2.8%、16%。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病率为:19—29岁2%、30—39岁2%、40—49岁2.54%、50—59岁3.4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分别为14%、11%、20%、18%,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CINI、CINⅡ及宫颈癌中HP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6%、55%、89%、91%,显示HPV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05)。结论: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多重核酸扩增荧光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核酸扩增(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对深圳市30—59岁两社区人群(上梅林社区、紫薇社区)和两医院人群(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合格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对每位妇女同时取3份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别用于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高危型HPV 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对两种HPV检测方法任一阳性或细胞学结果异常的妇女行阴道镜下直接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筛查宫颈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Ⅲ)的准确性,并与HC-Ⅱ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在1988例有效样本中,CINⅡ/Ⅲ和宫颈癌占4.0%。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和HC-Ⅱ的HPV阳性率分别为19.8%和17.8%。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Yonden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83.1%、75.4%、18.3%和99.6%,HC-Ⅱ的以上各指标分别为97.4%、85.5%、82.9%、21.5%和99.9%。两种方法的一致率为87.8%,Kappa值为0.60。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的HPV病毒载量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P〈0.0001)。[结论]高危型HPV Multiplex PCR荧光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与HC-Ⅱ相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和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200例宫颈癌和140例食管癌的HPV基因型,计算HPV感染率,分析HPV基因型与癌肿类型的关系。 [结果]200例宫颈癌的HPV阳性率为94.00%(188/200),共检测到9种HPV基因型,其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74.00%)和HPV18(16.00%),HPV双重感染的阳性率达12.00%(24/2001。169例宫颈鳞癌的HPV阳性率为95.86%,显著高于腺癌的80.00%(x2=9.73,P〈0.01),但HPV16、18和HPV双重感染在鳞、腺癌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140例食管癌组织中,未检测到任何基因型别的HPV。 [结论]宫颈癌组织的HPV感染型别多样,HPV16、18为最常见类型,HPV感染更常见于宫颈鳞癌。但HPV各型别的分布与癌肿类型无关.HPV似乎与食管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