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套扎术(EVL)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急诊EVL联合奥曲肽治疗。结果 41例患者急诊止血39例,止血率95.1%。结论 EVL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创伤小、作用迅速、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密集套扎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远期疗效,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将445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肤、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段内再出血发生率和根治率情况.治疗组267例患者完成全部套扎治疗,完成482次、3066点套扎,平均每例套扎1.8次,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186例急诊出血患者全部套扎止血成功,成功率100%,套扎3个月胃镜复查结果:26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229例根治,根治率为85.7%,而静脉曲张消失率、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术后15d,1、3及6个月和3年内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联合静脉应用奥曲肽、奥美拉唑能有效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再出血率,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曲肽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止血时间、奥曲肽治疗天数、输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萍  郑苏云 《山西临床医药》2009,(35):2284-2285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3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内镜套扎术加术后奥曲肽25ug/h持续3d;对照组:单用内镜套扎术。结果:奥曲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下降(P<0.05),食管静脉(EV)曲张减轻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可以明显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楠  敖国昆  吴凯  黄芩  朱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811-181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EVL)在重度肝硬化患者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均为ChildC级,行急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结果:14例门脉穿刺及曲张静脉栓塞手术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均获成功.13例即刻止血成功;1例无效,行手术治疗.1~6个月随访期内,再出血2例;严重合并症1例,为腹腔内出血,行开腹探查.结论:对于ChildC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条件下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止血联合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效果肯定,当手术禁忌时,可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观察此疗法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内镜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内镜下行套扎治疗(EV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状态下紧急内镜套扎采用螺旋形套扎法。结果急诊EVL能明确出血部位,急诊止血成功率达98%,套扎过程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再出血1例。结论EVL是急诊抡救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内镜治疗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观察此疗法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内镜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43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21例用奥曲肽(治疗组),22例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18/21,85.7%)显著高于对照组(12/22,54.5%),且副作用轻微。结论:奥曲肽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止血药物  相似文献   

10.
龙晓英  熊弦  吴鸿  刘黔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4-2256
目的探讨胃镜下注射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护理。方法 25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给予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所有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首次治疗均获得成功,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在治疗急性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功率达96%。结论聚桂醇注射液联合套扎术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荣萍  贺龙君  王锦辉  崔毅 《新医学》2010,41(7):427-429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144例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56例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8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14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3.2%,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为6.8%,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无优势,提示对轻症病例可不推荐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下套扎疗法(EVL)与硬化剂治疗(EVS)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2期)、CNKI、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1980年1月-2016年3月,纳入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项研究,共计2 0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1.04,95%CI(0.99,1.09),P=0.090],EVL组较EVS组更能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RR=0.69,95%CI(0.59,0.81),P=0.000]、病死率[RR=0.76,95%CI(0.63,0.90),P=0.002]和并发症发生率[RR=0.41,95%CI(0.26,0.63),P=0.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方面,EVS组有更好的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67,95%CI(1.40,2.01),P=0.000]。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内镜下EVS比较,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静脉曲张根除率与EVS法相当,但EVL法的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术后早期出血的发病特点,并探讨预防应用奥曲肽能否有效的减低EVL术后早期出血率、出血量.[方法]回顾性研究180例行EVL治疗患者.术后早期出血的好发时间、诱因、出血量及奥曲肽治疗其的影响.[结果]180例患者,早期出血11例,出血率为6.11%.用药组EVL术后早期出血6例;未用药组5例.出血时间集中在术后d7~14,达72.73%.两组患者出血率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结论]EVL术后早期出血发病特点为术后早期出血率低,但出血量大.术后d7~14是EVL术后早期出血的好发时间.预防应用奥曲肽并不能降低EVL术后早期出血率、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护理配合与经验。方法使用套扎器对84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进行套扎治疗。结果84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均成功套扎,止血成功率达100%,其中3例术后2周内复查胃镜仍有局部食管静脉曲张伴红色征,再行EVL治疗。所有病例患者术后1-3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或异物感、低热等并发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止血可靠、短期再出血率低,设备简单,可重复性强,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急诊内镜下套扎每个环节的护理配合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管径线变化及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关系,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在肝硬化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对200例对照组及63例肝硬化患者(出血组31例、非出血组32例)的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及门静脉长度的测定,比较门静脉诸血管参数在对照组与肝硬化组、不同肝硬化分级间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间有无差异。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上述参数均大于对照组(P〈0.01),但在肝硬化分级中除肠系膜上静脉Child—Pugh C级较A与B级增宽外,其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的门静脉参数较非出血组除门静脉长度外均有增大(P〈0.05)。结论MSCTP能够反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并对预测食管静脉出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微探头超声内镜(EUS)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的预后评估。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4例,均进行EVL根治术治疗。EVL根治术后,患者每半年复查胃镜及EUS,随访1年,胃镜观察有无食管静脉复发。EUS观察食管黏膜下静脉曲张及侧枝静脉的最大直径,记录其曲张程度。结果①EVL根治术后1年内,死亡2例,其余62例均完成随访。其中,复发30例,复发率48.4%(30/62);再次出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例,出血率6.5%(4/62);②与治疗前相比,EVL根治术后食管黏膜下静脉曲张中/重度例数、食管旁静脉曲张及周围静脉曲张重度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VL根治术后,与食管静脉曲张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食管黏膜下静脉曲张中/重度例数明显增多,食管旁静脉曲张及周围静脉曲张重度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微探头EUS随访EVL根治术患者,观察食管黏膜下静脉曲张及食管侧枝静脉的程度,对EVL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对2009∽2011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门静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36例行选择性断流手术(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未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年龄、门静脉宽度、总胆红素、SAAG、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进行比较,同时对出血手术患者SAAG和门静脉压力梯度(PPG)变化值行直线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SAAG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预测值。结果观察组患者SAAG为(24.2±7.1)g/L,对照组患者SAAG为(15.2±6.0)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AG与PPG变化值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84,P〈0.01),利用ROC曲线确定SAAG并预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最佳诊断切点为18.3g/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和66.1%。结论血清SAAG是预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密集套扎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密集套扎治疗,对照组予以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两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治疗后的ALT、γ-GT、ALP水平均有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有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密集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药物+内镜(生长抑素+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组34例,内科保守治疗(生长抑素+普洛奈尔)组39例,观察两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药物+内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12%,再出血率5.88%;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有效率74.36%,再出血率27.27%。两组止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内镜治疗组再出血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