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TMEM16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MEM16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2007-01/2008-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60例, 均为癌组织及距癌至少5 cm远的配对癌旁组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TMEM16A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MEM16A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50% vs 20.00%, P<0.05),TMEM16A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5.38% vs 21.43%,P<0.05), 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TMEM16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27%、43.75%和84.62%,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TMEM16A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TMEM16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较癌旁组织强( t = 42.16, P<0.05).结论: TMEM16A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有望为食管癌的分子诊断、基因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COX-2及VE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COX-2及VEGF在4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癌、27例结肠腺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 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组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63.0%, 77.5% vs 0.0%, 0.0%;P<0.05). 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组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70.4%, 80.0% vs 25.0%, 25.0%;P<0.05), 且二者表达有相关性(r = 0.411, P<0.01). 结论:COX-2和VEGF在结肠腺瘤及结肠癌中表达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3.
李丹  鄢文海  李国栋 《胃肠病学》2012,17(9):562-563
Brgl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染色质重塑过程,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rgl参与了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目的:检测Brgl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Brgl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20例癌旁组织中Brgl的表达情况。结果:Brgl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组织(P〈0.05),结肠腺瘤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l在结肠癌、结肠腺瘤、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60.0%、25.0%,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Brg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织(P〈0.05)。结论:Brgl可作为判断结肠肿瘤分化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人结肠癌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并直接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survivin是一种新的凋亡抑制基因,在大多数肿瘤中显著高表达。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基因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33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分析survivinmRNA的表达与p53mRNA的表达和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69.7%的结肠癌组织中有survivinmRNA表达,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42.4%和21.2%,P<0.01);survivin表达阴性癌组织的相应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一例有survivin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RNA的表达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P<0.01)。33例结肠癌组织中仅2例p53mRNA表达缺失,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中均有p53mRNA表达。结肠癌组织中p53mRNA的表达值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无显著差异;survivin表达阳性癌组织中p53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值与survivin表达阴性组无显著差异。survivinmRNA和p53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rvivin基因在人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TGF-β1和MPO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G-β1和MPO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结肠癌组织,32例结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结肠组织中TGF-β1和MPO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TGF-β1和MPO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为(62.26%,69.81%)均显著性高于癌旁结肠组织(10%,10%)和结肠腺瘤组织(15.63%,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8.57%,85.7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MPO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528,P<0.05).结论 TGF-β1和MPO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SLC1在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SLC1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ABC)检测结肠癌组织104例、结肠腺瘤组织114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30例中TSLC1蛋白的表达。[结果]TSLC1在正常结肠组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结肠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6.67%、88.57%、63.64%、42.31%。正常结肠组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至结肠癌中TSLC1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中重度异型增生结肠腺瘤中TSLC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轻度异型增生结肠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TSLC1表达缺失。TSLC1参与正常组织、癌前病变、癌组织的发生、发展,在结肠腺瘤的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TGF-β1与P53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GF-β1和P53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3例结肠癌组织,32例结肠腺瘤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结肠巾TGF-β1,和P5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TGF-β1和P53阳性表达在结肠癌组织中(62.26%,69.81%)均显著性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10%,10%)和结肠腺瘤组织(15.63%,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和P53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8.57%,85.7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和P53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r=0.6528,P<0.05).结论 TGF-β1和P53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1(Id-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检测17例结肠腺瘤、16例不典型增生、48例结肠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d-1的表达。结果正常肠黏膜组织中Id-1蛋白偶有表达,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3%、43.75%、77.08%,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d-1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及TNM临床分期相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MDM2与P14ARF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MDM2和P14ARF(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28例结肠腺瘤及42例结肠癌中二者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DM2、P14ARF在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1.4%和100%、82.14%、80.95%。MDM2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及腺瘤组织(P<0.05),P14ARF在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P<0.05)。MDM2和P14ARF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24.0%,25.0%和88.9%、92.0%、37.5%。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P14ARF在低分化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和中等分化的结肠癌(P<0.05)。结论 MDM2和P14ARF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组织芯片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但用于研究相关癌基因在结肠癌中表达变化的报道尚较少。目的:研究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中p53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芯片中p53、bel-2和bax的表达。结果:p53、bcl.2和bax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p53、be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bax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低于结肠腺瘤和癌旁结肠黏膜组织。p53和bax在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结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两者之间无相关性(L=-0.081,P〉0.05),p53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45,P〈0.01)。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p53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中的较晚期事件,bcl-2高表达和bax低表达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形成过程。bax低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更具有恶性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