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静卧吸氧、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26例气胸患者痊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疼痛程度轻、置管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短。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40例自发性气胸积极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1次成功置管,留置引流时间3~9 d。23例经单纯引流治疗治愈,15例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痊愈。发生少量胸腔积液1例、轻微皮下气肿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导管阻塞、气胸、继发性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2例治疗9 d后无效,分别予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肺复张完全,能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配合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配合低负压引流术,采取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10例患者中,10例全部治愈,肺复张时间最长为5d,最短为3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安全、方便,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患者满意,可以在各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静脉留置针与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新生儿按不同引流方法分为2组,其中A组18例采用经皮静脉留置针(22 G×25 mm)引流,B组32例采用硅胶管引流(8~10F)。比较2两组患儿术后48 h肺复张率、闭式引流时间、再次置管率及导管感染率。结果 2组48 h肺复张率、闭式引流时间、再次置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导管感染。结论硅胶引流管能保持通畅引流,避免经皮静脉留置针较高的堵塞率及再次置管率,从而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NKI、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以及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纳入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比较治疗自发性气胸的RCT,检索日期从每个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15日。由两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依据Cochrane协助网提供的标准评价文献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共1 549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组相比较肺复张时间[SMD=0.01,95%CI(-0.23,0.25),P0.95]、住院时间[SMD=-0.42,95%CI(-1.81,0.97),P=0.55]、治愈率[RR=1.04,95%CI(1.00,1.08),P=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_RR=0.31,95%CI(0.23,0.43),P0.000 01]中心静脉导管组低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个别文献样本量较小,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奈达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1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术排尽胸水后,行胸腔内药物注射。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奈达铂100mg/次,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稀释;对照组25例,顺铂80mg/次,0.9氯化钠注射液40mL稀释注入胸腔。1周后再次注药,共计不超过3次。结果治疗组CR12例,PR14例,有效率为76.5;对照组CR4例,PR9例,有效率为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腔内治疗均无气胸、胸腔感染、胸壁种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后注入奈达铂,是一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小萍 《护理学杂志》1996,11(2):103-10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自发性气胸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陈小萍我院1990年4月至1995年10月,用细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男25例,女5例。均经X线摄片确...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进展所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1]。目前临床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成为护理的重点。我科将一次性输液器螺口及硅胶管部分用于胸腔积液引流中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效果好,无管路脱开、胸腔内感染及气胸发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为腹腔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2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标准30号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实验组32例应用艾贝尔 F12号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其引流效果,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带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切口愈合快,能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便于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腔闭式引流是中、大量胸腔积液(血)对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虽陆续有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报道,但大多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而且多为回顾性小样本研究,缺乏对照组。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笔者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和传统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血胸,对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