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保守性区段切除术后放化疗与仿根治术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I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性(区段)乳房切除术28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第一天开始用CMF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3周开始根治性术后放疗。结果:28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36例仿根治术患者相比,二者在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区段切除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行根治性化疗与仿根治术,其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保守性区段切除术后放化疗与仿根治术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Ⅰ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性(区段)乳房切除术28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第一天开始用CMF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3周开始根治性术后放疗。结果:28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36例仿根治术患者相比,二者在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区段切除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仿根治术,其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3.
王炜鹏  张涛 《癌症进展》2021,19(19):2002-2004,2035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随访1年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中生理、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的情感、乳腺癌特异因素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情感、功能及乳腺癌特异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状况、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少见,国内报道发病率为0.4%~2%,较国外为低。我院1978年~1991年手术治疗乳腺癌158例,经病理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仅2例,本组发病率为1.2%,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57岁。首次因左乳腺外上象限肿块1个月,直径1.5cm。于1981年9月1日行区段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立即施左全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腺单纯癌。第二次因右乳腺外上方肿块2个月,直径2.5cm。于1988年5月13日行区段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立即施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清理: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例2.女性,26岁,因双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2个月,直径各为2cm。于1991年6月24日行区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术前病情特点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40例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存在术前合并症;行食管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术38例,行剖胸探查术2例;经左胸切口手术35例,经右胸腹两切口手术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2例(30%),死亡2例(5%)。术前存在合并症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更高。结论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及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8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64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组织瓣移位技术,在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用残余的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及皮肤组成的组织瓣进行填充,并分析组织瓣移位术后并发症及乳房外观效果。 结果64例患者施行乳腺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后均达到乳房外观协调。病灶切除范围>1个象限、<2个象限者22例和多个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基本良好,与健侧乳房对称;乳腺区段切除范围≥2个象限、<3个象限者21例,行组织瓣移位术后乳房外观变化明显,与对侧比较,有局部缺损表现且不对称;切除范围≥3个象限者19例,患侧乳房整体比对侧小,明显不对称。术后仅1例发生乳腺脂肪部分坏死,经微创旋切术取除坏死组织后治愈。随访时间达4~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年,患侧乳房、乳头均无凹陷,患者均满意。 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后缺损区组织瓣移位术是可行的,避免了全乳切除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保留乳房治疗侵袭性乳腺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国实行保留民听可行性和这种术式成功开展并推广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乳腺癌中的Ⅰ、Ⅱ期女性乳腺癌168例,其中保乳手术10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中连续冰冻辅助确定术式,术后处理为放疗及化疗合用;结果: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在生存率和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随早期乳癌检出率的增多及部分切除乳腺治疗癌手术的完善和术后工作的完备,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在我国逐  相似文献   

8.
国际及国内关于早期乳癌根治及改良根治术的比较 ,认为乳癌改良根治术与根治术 5年及 10年生存无明显差异 ,为我们开展此项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我们开展保留乳头的改良根治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临床资料 :本组 6例 ,女性 ,年龄 32~ 40岁 ,平均 35岁 ,术中做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癌 ,癌肿直径均在 1.0cm以内 ,按乳腺癌国际TNM临床分期为T16N0 M0 ,乳腺肿块均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术前腋下淋巴结都未发现肿大 ,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未发现癌转移。手术方法 :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切口 ,上至腋窝 ,下至乳腺下端。切口的内切线沿乳…  相似文献   

9.
65例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病人中,根治性切除51例,姑息性切除14例.结论:高龄乳腺癌不是手术禁忌症,通过对有合并症的高龄乳腺癌病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和积极行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郭大期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5(4):268-269,27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输血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我院1994年1月至2000年6月,321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极治性切除术,不预输血。其中根治术196例,改良根治术121例,双侧根治术4例,在创口合、体质状况恢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21例乳腺癌患者行乳房根治术治疗,平均每例失血约185ml,仅有43例用代血浆(血安定,贺期),无1例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1.8天,与围手术期输血者相比,在创口愈合,术后并发症,体质恢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施行不输血乳房根治性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纤维板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9例乳腺癌患者,均置管时间超过15日,行传统处理无效.局麻下行胸壁皮瓣纤维板切除后重新置管、缝合,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果:9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为(3.00±0.13)d.结论: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难治性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临床Ⅰ期乳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术后经随访5~15年临床Ⅰ期乳腺癌68例,对其各种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纯乳腺切除术及改良根治术的效果与根治术相似;改良根治术后未化疗组的复发转移率高于术后化疗组;根治术后无化疗组与根治术后化疗组的复发转移率无明显差异,但后者术后并发症增高;扩大根治术的并发症高于上述各组.结论乳腺单纯切除加术后化疗是治疗临床Ⅰ期乳腺癌较合理而安全的方案;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后化疗对放疗无增强作用,反而使并发症增高.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手术技巧的改进.方法总结及随访258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①Ⅲ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88例,行根治术20例,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期患者有5例行根治性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②采用特制乳腺刀游离皮瓣和电刀切除,手术输血3.5%.局部并发症术后皮下积血2.7%.皮瓣坏死7.4%,皮下积液18.6%.患肢水肿4.3%.结论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部分Ⅳ期患者仍然可以行根治性手术乳腺刀和电刀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输血,缩短手术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合理的腋窝清扫可以减少并发症.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63-26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病人中,根治性切除51例,姑息性切除14例。结论:高龄乳腺癌不是手术禁忌症,通过对有合并症的高龄乳腺癌病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和积极行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获得较满意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很快,不仅对早期乳癌,而且对局部晚期乳癌、炎性乳癌和老年乳癌,都有新了的研究。对于早期乳腺癌,国外已放弃了传统的根治术,普遍采用小手术加放射的保守性治疗,甚至有人报道,对可手术的乳腺癌,用首选放疗代替乳房切除,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乳房切除相同。Veronesi报道701例病灶直径小于2cm未触及腋淋巴结的乳腺癌,随机行根治术及象限切除+腋清扫+同侧乳腺放疗,两组生存率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BCT)的远期生存、同侧乳腺复发(IBR)、美容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85年10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BCT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先后采用乳腺象限/区段切除术及肿瘤扩大切除术,联合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先后采用^60Co及加速器全乳放射治疗及瘤床缩野照射。结果在10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270例BCT患者10年总生存率83.7%、IBR8.5%、远处转移率23.7%。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因素对BCT后IBR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切缘阳性、术后未行全乳照射的患者IBR显著升高(均P=0.000)。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不同切除范围的手术方式对IBR无显著性影响(P=0.799),但切除范围较大的区段/象限切除术对BCT后乳房美容效果有显著不良影响(优秀P=0.043,优秀+良好P=0.005)。结论①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BCT有较高的远期疗效、较好的美容效果和较低的IBR,可以安全地替代乳房切除性手术。②确保切缘阴性及接受术后全乳放射治疗仍是现阶段乳腺癌BCT的金标准。③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切除范围较小的肿瘤扩大切除术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切除术后皮瓣坏死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切除术皮瓣游离面广 ,极易引起皮瓣坏死。本文就本院资料做一探讨。一般情况 :本院自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共施行乳腺癌切除术 2 0 0例 ,术后发生皮瓣坏死 2 1例。占 10 .5 % ,年龄2 3~ 78岁 ,平均 45 .7岁 ,病灶位于左侧 82例、右侧 118例。均得到病理组织学证实。病理组织学类型 :单纯癌 31例 ,髓样癌42例 ,浸润导管癌 76例 ,腺癌 14例 ,硬癌 30例 ,浸润小叶癌 7例。肿瘤临床分期 (按TNM分期法 )Ⅰ期 :41例 ,Ⅱ期 :112例 ,Ⅲ期 :47例 ,Ⅳ期 :5例。手术方式 :乳癌改良根治术 12 0例 ,乳癌根治术 75例 ,乳腺姑息切除术 5例…  相似文献   

18.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少见,我院1980年~1996年手术治疗乳腺癌228例,经病理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仅3例,占乳腺癌的1.3%,现报告如下。 例1,女性,57岁。首次因左乳腺外上象限肿块1个月,直径1.5cm。于1981年9月1日行区段切除,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立即施左全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乳  相似文献   

19.
叶青青  王茁  张立军  聂铮  蔡君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362-2363
目的:探讨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9例乳腺癌患者,均置管时间超过15日,行传统处理无效。局麻下行胸壁皮瓣纤维板切除后重新置管、缝合,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果:9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为(3.00±0.13)d。结论: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难治性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我科1957——1972年底收治的女性原发乳腺癌331例的远期疗效。中间年龄47.3岁。乳腺侧别发病率相似,外上象限为好发部位。根治术组5年生存平1期为87.5%,Ⅱ期为66%,Ⅲ期疗38.2%,优于单纯全乳切除术组。Ⅲ期乳癌根治术组手术加放疗的疗效较单纯手术组为优5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38.1%),说明手术加放疗可以提高晚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分析影响予后的因素示原发灶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越严重而予后越差。按乳腺癌国际组织学分型、分级,对249例浸润性癌进行比较,结果病理分级越高,予后越差。最后讨论了乳腺癌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