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质控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2、3、4周护理质量综合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采用个案追踪检查法,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手术治疗的62例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提高胃穿孔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162例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住院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追踪法在鼻内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30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追踪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情况指标、护理相关指标、政策追踪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追踪法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为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8例LR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术后排便时间、带引流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态度、健康教育、业务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RP患者采用ERAS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围术期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案。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健康指导及心理指导不到位等护理不规范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住院拟行脊柱外科手术患者90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5年7-12月的9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15年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脊柱骨科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发生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观察组患者按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日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能力。结果观察组在医护配合、护理文书、器械维护、标本送检、患者安全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开展活动后的护理理论培训、护理技能培训成绩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在脊柱骨科手术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人员能力,增强了手术室护理品质以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化管理,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精细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护理质量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护理质量及手术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流程管理用于手术室中,可明显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成人癫痫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文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较护理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自评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人文护理可减轻癫痫患者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患者3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91例)和对照组(190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策略。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事故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6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微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乳腺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详细记录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有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应用于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提高患者对乳腺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控制在乳腺疾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疾病的患者按照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全面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士服务的沟通能力、操作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住院安全及环境、服务态度及技术、身体舒适、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面质量控制能够实现对乳腺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SICU护理记录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50例S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SICU护理记录管理,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SICU护理记录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记录质量以及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合格病历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护理记录质量明显提高,且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SICU护理记录管理获得满意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记录质量,并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食管癌患者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和2016年7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各项目和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质量除便秘、经济困难、腹泻外,其余各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功能项目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改善患者主观幸福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姜丽萍 《当代护士》2017,(11):10-1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200例慢阻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住院1周的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并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9%,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1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癌手术患者4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利于满足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方案操作正确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及护理方案操作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方案操作正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采用目标护理措施的急诊患者为观察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急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急诊护理质量、护患纠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患者管理、规避纠纷等护理质量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科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40例,比较2组护理疗效、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满意度表的设计及应用效果,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1~6月住院患者54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住院患者5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满意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整体的平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满意度调查表,及时发现护理服务存在细节问题,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不断改进护理质量,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