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目的:研究莫菲氏滴壶上端关闭调节器对回血的影响。方法:共300例输液患者,每位患者连续2天输液,2次输液时调节器分别为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其莫菲氏滴壶上端调节器打开)为对照组,及调节器夹闭莫菲氏滴壶上端输液管(其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器打开)为实验组,见有回血3秒钟记录每次输液时的回血长度。结果: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及下端时的回血长度分别为(46.5±1.2)cm及(31.2±8.7)cm。结论:静脉输液时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上端的输液管较调节器夹闭在莫菲氏滴壶下端的输液管时回血长度长(P〈0.01),有利于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2.
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对头皮针静脉回血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对头皮针静脉回血的影响。方法:根据输液管调节器位置的高低,随机将157例1200例次静脉输液思者分为以下几组:A组:输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5cm;B组:输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15cm;C组:输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25cm;D组成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35cm;E组:输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45cm;F组:输液管调节器距输液管乳头55cm。结果:A、B、C、D、E、F组头皮针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为32.5%、49.0%、85.5%、91.0%、93.5%、92.0%,C、D、E、F组明显高于A、B组(P均<0.001)。结论: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对头皮针静脉回血有影响,从头皮针静脉即刻回血率与操作的方便性双重考虑,认为输液管调节器应放置于距输液管乳头约25—35cm的位置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的位置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剌回血的影响。方法:根据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位置的的高低,随机将1000例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者分为A、B、c、D4组,每组各250例,各组一次性小儿输液器调节器夹闭于距一次性输液器接头分别为15-25、25-35、35-45、45-55cm。结果:A、B、C、D组头皮针静脉即刻回血率分别为42.0%、54.7%、92%、92.079.2%,C组即刻回血率与A、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夹闭的位置对小儿静脉回血有明显影响,从静脉即刻回血率和操作方便考虑,一次性小儿头皮输液器调节器夹闭的位置距输液器接头35-45 cm处为宜。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输液过程中时常发生未及时加液体或莫菲氏滴管倒置等情况,导致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内进入大量空气。临床常用如下方法:(I)振动输液管的方法。此种方法费时、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有小的附壁气泡残留,降低病人及家属的信任;(2)取下过滤器处接头排气。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而输液过程中时常发生未及时加液体或莫菲氏滴管倒置等情况,导致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内进人大量空气.临床常用如下方法:(1)振动输液管的方法.此种方法费时、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有小的附壁气泡残留,降低病人及家属的信任;(2)取下过滤器处接头排气.此种方法既浪费药液,又增加污染的机会,针头易回血甚至凝固、堵塞,使病人紧张;(3)将输液管缠绕于硬条状物品上排气.此方法耗时稍长,需借助其它物品协助完成.现介绍一种方法,经临床应用可避免以上缺点.……  相似文献   

6.
<正>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茂菲氏管内液体滴完,空气进入茂菲氏管以下的输液管内,病人还要继续输液,怎么办呢?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办法是选择向上或向下排气。向下排气浪费药物,,向上排气节约药物。故临床鼓励使用向上排气法,袁小莲介绍的用手指缠绕输液管的方法向上排气法,临床使用很多。但其局限性是液面在茂菲氏管下50cm以内排气成功率达到100%,而50cm以下效果欠佳[1]。经过体外实验及临床观察,应用挤推调节器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输注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血管使用率.方法:根据血管条件选择5号半或7号半针,按常规准备液体,排气后备用,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后,嘱患者半握拳,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上端皮肤使血管固定,右手持针柄,逆血管方向,斜面朝上,使针尖与皮肤呈15°~20°角,在血管后0.5~1.0cm处进入皮肤,潜行至血管旁穿刺血管,这样即使血管短而弯曲,只要针尖的斜面进到血管就比较稳固,见回血后平行再送入少许,松开压脉带,打开调节器,点滴通畅后固定好针头.结果:、结论:逆向静脉穿刺输液较好地解决了操作者选择靠近关节静脉进针时的支点和角度,避免了因顺向静脉穿刺进针部位短,又可将针柄妥善固定手背、足背、踝部等,不会造成输液不畅,且患者活动时穿刺针也较少发生移位.  相似文献   

8.
张艳红  张爽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73-174
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见到回血,打开调节器时,经常会见到少量空气沿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有时,当患者改变体位时,也会见到一连串的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带来威胁,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为避免微量空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总结出输液调节器的位置与静脉穿刺成功率之间的关系。三方法选900名患者,年龄F~73岁,其中,男488名,女412名,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日间输液病人进行抽样,并按一组在输液中将输液器的调节器移至距墨菲氏搞管4cm处(男267人,女183人);另一组在输液中将输液器的调节器位置移至距茂菲氏滴管60cm处(男179人,女221人)的方法进行操作和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结果见附表。附表调节器在不同位置成功率的比较结果,根据统计学计算,经飞'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临床静脉输液时 ,常需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 ,自头皮针处静脉推入药物 ,推药完毕 ,再连接输液管与头皮针时 ,常有少许气泡自头皮针进入血管。关闭输液调节夹 ,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 ,由于输液管内压力降低 ,输液管末端有长约 0 .2~ 0 .3cm的气体贮存 ,此时如果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 ,松开输液调节夹 ,管内的气体会自头皮针流入血管。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处理的方法是在静脉推药前 ,先调节输液调节夹 ,使滴速为 1 min1~ 3滴 ,头皮针末端用手捏闭 ,与输液管分离 ,与推药空针连接后 ,再关闭输液调节夹 ,推药结束后将输液管末端折叠挤压或慢慢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对上消化道出血(UGIH)的作用。方法:将10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内镜直视下喷洒凝血酶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子液。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38.00%、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15例、18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d继续出血人数分别为9例、15例,第3d为4例、10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治疗组止血时间分别为(31.45±4.32)h、(50.25±6.68)h;住院时间分别为(7.02±0.53)d、(9.86±2.14)d;输血量分别为(15.20±3.16)U、(28.78±4.54)U。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镜直视下喷洒中药复方石榴皮五倍子诃予液可明显缩短UGIH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继续出血率和输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输液具有高效的治疗特点,可用于:①维持体液容量 ②供给营养 ③维持和补充电解质 ④危重病人的抢救等.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空气栓塞、静脉炎、输液过多或过快反应等.输液反应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危险程度,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积极寻找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做好护理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聂燕  廖益飞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40-2642
目的:探讨丹参预防颈椎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386例行上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入两组,观察组198例于术前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术后每日静脉滴注20m L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稀释后使用),治疗10d,对照组188例于术后三天静脉滴注40mg甲强龙,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SCIRI发生率,脊髓型颈椎病(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情况。结果:所有368例患者中,SCIRI发生率为2.2%(8/368),观察组SCIRI发生率0.5%(1/198)显著高于对照组3.7%(7/188),观察组术后JOA评分(13.7±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3.2±2.3)分,改善率(61.7±2.8)%显著高于对照组(61.2±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有效预防上颈椎术后SCIRI,保护脊髓组织和功能,改善JOA评分,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加之合理的护理措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于体外循环停机后行改良超滤即超滤组,20例未行超滤即对照组。分别于体外循环结束、体外循环后15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测量心率、血压、左房压、中心静脉压和胸腔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结果:未发现与改良超滤有关的并发症。超滤组在体外循环后60分钟和120分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3.5±10.3mmHg和84.7±8.6mmHg,而对照组为64.2±9.1mmHg和68.7±11.3mmHg,前者体循环压力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发现改良超滤组病例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红细胞压积,术后输血量和胸腔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超滤是一种能有效减轻机体水负荷,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输血所带来的感染危险和早日拔除胸腔引流管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阴道超声监测宫颈形态在早产的预测方面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用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有先兆早产症的孕妇60例为研究组,同期在门诊产检的正常单胎初产妇7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宫颈长度、宫颈指数、内口形态方面预测早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研究组的自身对照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宫颈长度(2.56±0.62)cm,明显短于对照组正常孕妇的宫颈长度(3.74±0.7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②研究组宫颈指数(0.68±0.21),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的宫颈指数(0.35±0.23),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研究组宫颈、内口漏斗型17例,其中发生早产14例(占82.35%),正常组宫颈均成“T”型;④研究组中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者46例,2周后复查宫颈长度有所增加,平均增加0.56cm。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宫颈形态可作为早产预测的客观指标,也可作为治疗早产疗效判断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风凉血、益气利水方药对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符合标准的13例直径>4 cm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以疏风凉血、益气利水方药为主治疗612个月。结果:2例患者中间退出治疗,剩余11例中有10例(10/11,90.9%)患者(有6例患者双肾同时单发囊肿)的囊肿直径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减小;1例患者的囊肿直径治疗后略有增大(0.2 cm);11例患者中治疗后囊肿直径<4 cm者5例,占45.5%(5/11)。疗后6个月,有8例患者进行了复查,有7例(7/8,87.5%)患者囊肿直径较疗后变化≤0.3 cm,1例患者囊肿直径较治疗后增加0.6 cm;囊肿直径<4 cm者5例,占45.5%(5/11)。11例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较治疗前变化值为(4.45±10.709)μmol/L[治疗前血肌酐水平(62.091±12.934)μmol/L,治疗后(57.636±9.058)μmol/L,P>0.05];治疗后血尿素氮较治疗前变化值为(0.327±0.721)mmol/L[治疗前(4.536±0.933)mmol/L,治疗后(4.209±0.734)mmol/L,P>0.05],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疏风凉血、益气利水方药为主的中药可一定程度减小单纯肾囊肿的体积,部分患者疗效可持续到疗后6个月,该方药疗法安全,治疗过程中对正常肾功能者的反映肾功能的血清指标(肌酐、尿素氮)没有影响,且无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配合针刀椎管外松解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1年8月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265岁,平均(44.5±4.1)岁;病程665岁,平均(44.5±4.1)岁;病程638个月,平均(18.8±8.3)个月,治疗前joA下腰痛评分(8.8438±4.4149)分;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038个月,平均(18.8±8.3)个月,治疗前joA下腰痛评分(8.8438±4.4149)分;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43.6±4.5)岁,病程767岁,平均(43.6±4.5)岁,病程740个月,平均(19.0±8.9)个月,治疗前joA下腰痛评分(9.9±3.9771)分,两组基础资料经统计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给予胶原酶化学溶解配合针刀椎管外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改良joA下腰痛评分标准(29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joA下腰痛评分治疗组(17.9375±4.7583)分,对照组为(15.2333±4.1992)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3个月后,joA下腰痛评分治疗组为(25.1875±2.9560)分,对照组为(18.2667±4.9055)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针刀椎管外闭合松解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胶原酶髓核溶解术相比可迅速缓解症状,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探索更优化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接受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用时(190.4±30.5)min,平均切口长度(5.9±0.8)cm,平均出血量(120.3±50.6)ml,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均治愈。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0.5)d、(6.1±0.9)d。结论: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但作为一种新的腹腔镜胃癌手术方式其难度大,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生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管路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卫生知识宣教是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心衰治疗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清晨8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TNF-α以RIA法测定。结果:心衰组血清胰岛素、TNF-α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心气虚型患者血清胰岛素、TNF-α分别为(8.24±3.71)mIU/L、(33.20±6.14)ng/L,心阳虚型患者分别为(9.67±1.52)mIU/L、(56.22±9.11)ng/L,气阴两虚型患者分别为(12.34±4.21)mIU/L、(83.45±15.12)ng/L,阳气虚脱型患者分别为(14.41±3.22)mIU/L、(99.20±13.82)ng/L。不同中医证型心衰患者间血清胰岛素、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心衰患者血清胰岛素、TNF-α显著升高,并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联系,因此血清胰岛素、TNF-α可作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