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心开窍理论是五脏开窍理论的重要内容,“心在窍为舌”的观点倍受争议。对“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耳”、“心使窍于目”诸说梳理分析,从理论价值、临床意义及五行学说的介入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对心开窍理论的主流观点应予以认同,对其他观点亦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医学经验和理论汇集,故就同一问题常会有不同论述。鉴此,本文以《内经》原文为基础,对藏象学说内容之一的脏腑开窍中的心之开窍问题进行整理研究,以期梳正理论渊源,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经研究发现,在《内经》中就心的开窍问题有"心开窍于舌"说、"心开窍于耳"说及"心开窍于目"说。"心开窍于舌"者,因心与舌经络相通,心主藏神以助舌言;"心开窍于耳"者,因心与耳经络相通,心主血脉以使耳聪;"心开窍于目"者,因心与目经络相通,而心主血脉、藏神志,故神精则目炬。  相似文献   

3.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开窍”理论说异瞿岳云(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长沙410007)关键词五脏开窍藏象学说中,“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等五脏开窍理论,导源于《内经》。《灵枢脉度》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  相似文献   

4.
《内经》认为,“五官者,五脏之阅者也。”提出了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啼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的五脏开窍理论。从中医学本身来认识,从生理上言,是说藏于体内的五脏与体表五官有着相互联系贯通关系,五脏的荣华分别显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中医的“肝开窍于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中"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等重要的中医理论,早已为广大的中医工作者熟知,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文章通过肝脏的物质代谢、病理生理联系,初步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肝开窍于目"这一理论作出诠释.  相似文献   

6.
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燕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0):68-69
复发性口腔溃疡因其反复发作而得名,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或终身相伴,属迁延不愈的顽固性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稍多于男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 "口疡" 、"口糜"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胃与大肠,其发病与脏腑功能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能明显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脑——心卒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傅立新  赵铭辉 《中国针灸》1997,17(5):261-263
本文将80例脑-心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法组、传统针法组各40例,观察针刺前后心功能状态,并设正常组50例进行比较。治疗前80例脑-心卒中患者心功能指标部分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搏量及血管顺应性降低、心脏后负荷增高。针刺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以"醒脑开窍"针法改善更为明显(P<0.01,P<0.05)。提示"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心卒中患者异常心功能具有明显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8.
张帆 《国医论坛》2016,(5):16-17
目的:对"心开窍于耳"理论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探究古今文献资料,从心与耳窍的生理、病理联系以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心开窍于耳"的理论是切合临床实际的,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发掘古籍中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理论并对其进行临床验证,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拓宽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藏窍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它是阐明人体内在脏腑与体表官窍之间关系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学术见解和主张[1]。因此,在中医界提及五脏各开窍于哪里,回答起来并不难。但若刨根问底,为什么会开窍于那里,回答起来就要费一番功夫(《黄帝内经》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其中缘由)。但这个问题应该是需要解决的"藏窍理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典籍言"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纵观<内经>谈及心肾开窍时,未见此说,只有"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主耳……在窍为耳."'耳者,肾之官也.""心主舌,开窍于耳."唐·王冰注:"舌为心之官,当言于舌,舌用非窍,故云耳也."<素问·缪刺篇>:"手少阴之络会于耳中,义取此也.  相似文献   

11.
林棋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2610-2615
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方面讨论了中医心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同时也讨论了中医心理论中脏腑关系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尝试用现代医学的证据来加强医学生对中医心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Wang SN  Wang ZH  Xie SJ  Han LB  Yi R 《中国针灸》2010,30(11):957-959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是心神失调、气机紊乱、肠腑失司,提出从调理心神入手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同时从现代医学的脑肠途径探讨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关系,也为从心论治肠易激综合征提出了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心主神志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文献、临床试验研究、基础实验和现代科学研究等角度综述了心与神志相关的研究成果,阐释"心主神志"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诠释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新学科,为论证这一新学科,需要探讨其面临的问题,达到深化研究领域、形成学科分支以及迈向现代教学的初衷,从国际视野首先探讨明确学科和中医学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学科分类体系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学科在其体系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学科总体发生、发展及消亡规律,重点揭示医学和中医学学科规律及其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证阐述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属性及定位、研究对象与领域、发展方向及意义,从而得出符合演绎逻辑推理的可信结论。  相似文献   

15.
王卫  任路 《光明中医》2010,25(3):475-476
中国平衡针灸学是以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并吸纳现代科学理论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其理论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核心。而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在中医七情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故此笔者欲阐明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望此论述能给临床针灸医生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上以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心脏的形态结构,进行过研究。但经研究发现中医有关心脏临床的形体基础除了心脏,还包括脑。心脏、脑共同成为中医心脏临床的形体基础,但以心脏为主。这从临床有关疾病认识与方药治疗的作用部位可以得到证明。但由于胃等其他形体组织与功能的病变冠以心名对中医心脏临床的影响,模糊了中医心脏的概念,对认识与深入研究中医心脏说不利。故有必要在确立中医心脏的形体基础后,尽快建立中医心脏的形体医理,以利于吸纳现代科学与西医学有益的内容和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更好地促进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医文献资料分析总结,发现"脑神说"隶属中医整体观念,是基于中医经络藏象总结提出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形神一体观"的理念。脑为元神之府,其生理机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心肾二脏,在这一理论基础下"心主神明"实际上作为脏腑机能而成为其核心理论组成部分之一。心、脑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脑在中医学中定义解读的不同,而在临床诊疗中,脑神之说亦是通过整体辨证进行施方用药,符合现代心身医学"形神并调"的医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具有“主血脉”和“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故心之阴阳气血失调是心脏病变的基础。近年来,医学工作者运用祖国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高科技手段,针对心虚证各种证型的特异性及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但心虚证的客观化研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