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豚鼠肝脏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豚鼠的主动脉灌注低粘度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肝8庄微血管铸型标本,在双目显微镜下进行解剖,然后镀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肝脏铸型标本表面,清楚地显示出由肝窦状隙所组成的肝小叶轮廓,在相邻的肝小叶之间,窦状隙的周围部有广泛吻合,放大观察窦状隙的表面,可见有不甚规则而近似圆形的压痕。在肝脏血管铸型的断面标本,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肝窦状隙,它们彼此吻合,并向小叶中心汇集成中央静脉。小叶间Glisson鞘内显示以下结构:小叶间静脉及其与肝窦状隙的吻合支;肝动脉与小叶间静脉伴行,并发出其终末支连于胆管周围丛;胆管周围丛显示为单层毛细血管网,该丛一方面自肝动脉接受其输入血管,另一方面也从该丛发出输出血管,由小叶周围部汇入肝窦状隙,构成胆管周围门脉系统。  相似文献   

2.
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人腮腺微血管的构筑。从铸型上看,腮腺各小叶的界限分明。小叶的表层为管径粗细一致的毛细血管,它们在腺泡和闰管周围相互吻合成毛细血管网。腺泡和闰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起自腺泡微动脉。腺泡微动脉主要起自小叶内动脉,但也可起自小叶间动脉。纹状管周围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微静脉相互吻合形成的网状静脉丛。小叶间导管起始部的周围,为一层由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共同形成的微血管网,随着小叶间导  相似文献   

3.
肝门静脉CT三维重建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肝门静脉CT三维重建应用于腹腔镜肝脏外科并评价其价值。方法:铸型标本4例及拟进行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的患者8例,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评价其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价值。结果:①铸型标本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肝门静脉的最远分支,血管边缘清晰光滑,肝实质与肝门静脉的空间关系明确。②病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门静脉5级分支,肝静脉隐约显影,肿瘤内无门静脉分支血管,腹腔镜手术证实三维重建诊断,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肿瘤空间位置及与周围血管关系,镜下所见与重建图像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效果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是腹腔镜肝脏外科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面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面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① 2个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 ,后者制成透明标本 ;②在 10侧头面部铸型标本上 ,观测面部血管分布 ;③ 2例头面部血管铸型标本 ,扫描电镜观测血管的形态特点。结果 :面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及眶下动脉的分支 ,亦有上颌动脉及眼动脉的终末支分支营养 ,并因区域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它们发出的分支入浅层构成皮下动脉网 ,再由皮下动脉网发出小动脉达真皮层形成真皮下动脉网 ,并相互吻合交通 ,形似“筛网”状。结论 :面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早期主要依赖于蒂部稠密的真皮下血管网供血。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方向性。  相似文献   

5.
婴儿和足月胎儿下颌下腺的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了婴儿和足月胎儿下颌下腺的微血管构筑,腺泡微动脉自小叶内部行至腺泡周围分成毛细胞管网,或穿出小叶至小叶的基底面,沿小叶表面延伸并分成毛细血管网,腺泡毛细血管网排列稀疏。足月胎儿的纹状管周围为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和微静脉交织吻合成的网状微静脉丛。婴儿的纹状管周围为排列密集的毛细血管网。足月胎儿的腺泡毛细血管汇入纹状管周围微静脉丛,婴儿的与纹状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相连。小叶间导管周围  相似文献   

6.
人窦房结和房室结微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4例新鲜婴儿尸体,采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人窦房结、房室结微血管的立体构筑。结果表明,窦房结的血管床是由微血管网构筑成一椭圆形网状结构,中央动脉贯穿于结的长轴,由此动脉向周围发出分支,逐级分为许多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最后在结的浅部分成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收集范围,则显示出按区收集的特点。而房室结微血管构型是一扁圆形的微血管网,结的浅部为一薄层比较细密的毛细血管网。透过网眼,可见有粗大的、彼此吻合的窦状静脉丛。房室结动脉由结一侧进入结内,向周围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前微动脉,穿行于静脉丛之间,在结的浅部连于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始端有环形缩窄,为平滑肌压痕。  相似文献   

7.
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皮瓣的供血作用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目的:研究踝部血管网对小腿远端蒂组织瓣的供血作用。方法:通过10例小腿铸型标本和3例新鲜标本的解剖,观察踝部血管网的构成及其与小腿筋膜皮肤血管网的交通吻合。结果:踝部血管网有众多的血供来源,并形成错综复杂的各方吻合。踝部血管网与小腿前侧,内侧,前外侧和后外侧的纵向筋膜血管丛及神经皮静脉血管丛,分别在踝前伸肌支持带,内踝,外踝前和外踝后的部位相交汇,吻合丰富而明显。结论:桌中血管网吻合充分,丰富,设计宽约3cm的筋膜下组织为蒂,可为小腿带皮神经和皮静脉血管丛的远端蒂筋膜皮瓣提供丰富血供。  相似文献   

8.
回盲部肠管代胃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回盲部肠管代胃重建消化道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乳胶灌注尸体标本和14具新鲜尸体铸型标本上对回肠末端、右半结肠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点及分布类型、各分支间吻合,极其肠管长度与血管分支的关系进行观测。结果:①可分割型血管分布切取肠段长度根据乳胶灌注标本观察可达13—16cm,根据铸型标本观察可达10—15cm;②不可分割型血管分布根据铸型标本观察可利用肠段切取总长度达12—13cm。结论:无论属于那一类型的血管分布,可切取肠段的长度都能满足再造胃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舌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为外科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剥制25具(50例)成人舌动、静脉标本,制作7例(14侧)舌血管铸型标本,观察舌动脉和静脉分布的规律性。结果:舌主要由2条舌动脉供血;舌的静脉每侧有5个流向,多数静脉不与动脉伴行。结论:根据需要舌瓣的蒂部可设在舌体周围的多个部位,多数舌瓣由动脉网供血,但每个舌瓣可获得一个自然的静脉引流渠道。  相似文献   

10.
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显微外科组织瓣研究的重点是依据血管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寻找有效的区域性血供保障的供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对细微血管走行分支的形态有明确的认识。近年来.为配合显微外科的研究,我们通过探索,采用新鲜材料乳胶灌沣、局部防腐、分层解剖、印模复位等技术,成功制作出肘关节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标本,为研究提供了直观的标本。现简介如下,供临床  相似文献   

11.
心脏血管分区铸型标本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研究和观察的目的不同,我们通常将心脏标本设计制作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心静脉系的铸型,心腔的铸型可作为辅助项目,也可以将以上几种项目进行组合搭配,制作出教学、科研、临床所需要的铸型标本。  相似文献   

12.
轴型血管蒂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在12侧灌注颜料的新鲜下肢上,解剖观察了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真皮下血管网的构筑及静脉回流,结果显示:①皮动脉穿出深筋膜后随即分成2~6支主要分支各自斜行浅筋膜途中发出浅筋膜分支、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和混合型三种分支;②真皮下血管网分支在真皮下层形成“血管树”或“蜘蛛痣”状吻合稠密的血管网;③在制备股前外侧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时需保留血管蒂周围2.5cm不超薄,其余周边部分超薄至保留皮下脂肪2~3mm;④真皮下静脉也吻合成网,通过皮动脉伴行静脉或股外侧浅静脉回流。文中讨论了皮瓣的血供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3.
肘前部皮瓣微血管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研究了一10岁童尸肘部皮瓣血管循环系统的ABS铸型。扫描电镜下,肘前部皮瓣的微血管构筑共由五层微血管网组成,(1)乳头层血管网,以见到垂直于皮肤表面走行的乳头毛细血管袢为特征,文中叙述了血管袢的五种结构形态。(2)乳头下层血管网:动脉与静脉相伴而行,其分支互相吻合,形成的血管网眼呈多角形。(3)真皮深层血管网:可见到二种形态的毛细血管球。(4)浅筋膜层血管网:以折扇形血管网为其特点。(5)深筋膜层血管网:血管呈干线型并行或交叉行走,水平发出的一些细小分支在干线血管周围吻合成血管网。本文论述了肘前部皮瓣微血管网与皮肤血运循环的关系以及在游离皮瓣移植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以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皮支为蒂的第2掌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指端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2个手部血管铸型标本、血管灌注标本上,解剖观察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分支与示指桡背侧指背动脉的吻合,皮瓣供区血管、神经分布。结果: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侧指间关节附近发出皮支与示指桡背侧动脉在桡背侧有吻合,皮瓣供区有示指背.掌背静脉和示指桡背侧神经,并形成筋膜、静脉和皮神经血管网。结论:以示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在近侧指间关节附近的筋膜皮支为蒂可形成第2掌指背逆行岛状皮瓣,是示指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佳皮瓣。  相似文献   

15.
以拇指桡侧筋膜血管为蒂第1掌骨背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以拇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分支为蒂的第1掌骨背侧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尸体手标本32个,分别进行血管染料灌注、血管造影、透明标本、显微解剖观察。结果:①拇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分支在第1掌指关节桡背侧与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吻合,并在第1掌骨背侧区域形成筋膜、皮下血管网;②第1掌骨背侧有2条同行浅静脉干,其位于拇短伸指肌腱两侧,并存在静脉瓣膜。结论:以拇指桡掌侧动脉第1掌指关节周围支为主要血供来源,经拇指背静脉交通至头静脉为主要回流途径的血管筋膜蒂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供区创伤较小,临床上可用于修复拇、示、中、环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肝铸型标本肝静脉吻合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肝静脉之间的吻合情况;方法:观察88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侧支吻合的出现率,并对一例有丰富吻合支的肝脏用游标卡尺测量吻合中点处的直径;结果:88个肝铸型标本中有侧支吻合22例,显示率25%;1例丰富吻合标本,其中有17处吻合,最大直径为2.28mm,最小直径为0.62mm。副肝静脉与肝静脉吻合3处;结论:在肝静脉结扎或病理变化后,侧支循环开放、增多,受累肝段与未受累肝段间发生浅表和深部肝静脉侧支吻合,使得肝内血管解剖变得异常复杂而完全不同于正常解剖结构,为肝外科手术中处理肝静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手部血管神经伴行关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昌 《四川解剖学杂志》2004,12(4):274-274,277
目的为临床手部外科和手背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6具12侧新鲜带前臂的手部标本。用6只手标本灌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制成动、静脉分色腐蚀铸型标本,另外6只手标本肉眼分层解剖,观察手部血管神经伴行关系。结果手部浅、深血管弓,掌心血管,指掌侧总血管动、静脉紧密伴行,并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分支伴行。手指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两侧未见静脉伴行,在其附近有管径较粗的指掌侧浅静脉。手背浅静脉呈网状分布,位于掌骨间隙处的掌背静脉与其深面的尺、桡神经的掌背支有明显伴行关系。由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和第三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无尺、桡神经的分支走行。结论①手掌深层动、静脉伴行关系密切,血管粗,断掌再植应作血管吻接;浅层血管呈网状分布,血管较小,在断掌再植术中不必吻接。②手背浅静脉较粗,尤其是掌背静脉,断掌再植应作血管吻接,并有尺、桡神经的分支走行其深面,手背静脉穿刺时应根据血管神经伴行关系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报道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结果:掌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节指骨底有交通支相连,掌背动脉的终末支-指背动脉,位于指背腱膜的两侧,一般不超过近节指骨中部,有小分支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背侧分支在指背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网。结论:指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吻合支丰富,可以其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是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较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铸型方法,将胎儿胆囊壁微血管制成铸型扫描电镜样品,脱水、干燥后,用EIKO IB-3型离子镀膜仪镀膜,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胆囊壁微血管明显分为三层,即浆膜层血管、肌层血管和粘膜层血管。其中浆膜和肌层血管与肠管壁相应层次的血管结构类似。而粘膜层血管则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紧贴上皮细胞下,有一层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另一部分在固有膜内有管径粗大的静脉丛。毛细血管网与静脉丛之间直接以毛细血管相连。微动脉的数量相对较少,穿行于静脉丛之间,并逐级分支延续于毛细血管网。本文未见有动、静脉吻合。但在微动脉与静脉丛之间,常见有构成功能性毛细血管短路的毛细血管性交通支。  相似文献   

20.
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为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切取皮瓣,后者制成透明标本;②在10侧头面部铸型标本上,观测侧颌颈部皮肤和皮瓣蒂部的动脉血管分布及静脉回流。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的分支,亦有甲状腺上动脉的终末支分支营养,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蒂部血供来源于颞浅动脉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颞浅动脉和面动脉的小穿支在侧颌颈区相互吻合。结论: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可以依赖于耳前蒂部小穿支真皮下血管网供血成活,但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方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