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纯英 《中国保健》2008,16(3):115-115
为了掌握克山病病情动态及发生规律,为克山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和克山病监测会议的要求,2006年10月中旬我们对北安市东胜乡东发村监测点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为防治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云南省在克山病病情较重的12个县(市)实施克山病病情监测.每个项目县选择1个病区乡,每个病区乡选择1个病区村进行病情监测.监测点的所有居民都为监测对象.对全部监测对象进行临床检查和描记心电图,疑似克山病患者须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按<克山病诊断标准>(GB1...  相似文献   

3.
刘阳 《中国保健》2010,(7):111-112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我国所特有的地方性心肌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并命名为克山病以来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为了掌握壳山病病情动态及发生规律,为克山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和克山病监测会议的要求,2008年5月对我县的2个监测点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4年克山病监测结果表明:腰小泉子监测点以及监测点所在旗—莫力达瓦旗无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发生。监测点内仍有少数潜在型克山病发生,但总病情无明显变化,仍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甘肃省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调整防治对策及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0~2007年选择甘肃省克山病历史重病区西和县杨庄村与泾川县向明村为克山病病情监测点.收集监测村的生态数据;对监测点的所有常住居民进行体检、心电图检查和对疑似患者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同期采集3~14岁儿童、18~45岁育龄期妇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和掌握仁和区克山病病情现状.方法 按照2004<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克山病监测技术方案>和<四川省2005-2007年克山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监测点居民进行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3年共检诊1 966人,临床检诊率87.96%;潜慢克临床总检出率2.29%.重点人群(4~14岁儿童)潜慢克检出率为1.08%,,非重点人群(15~70岁成人)检出率为3.36%.心电图检查异常率14.50%.儿童发硒含量均值0.2258μg/g,居民主食粮硒均值0.013 mg/kg,环境水硒含量均值<0.25μg/L,.结论 目前本区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但有慢型克山病新发,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相对较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地方病     
061796 亚急型克山病与肠道病毒的关系;061797 慢型克山病在心电图上的有关项目分析;061798 2003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061799 云南省大理州人群发硒动态资料分析;061800 国家监测点兴海、贵德1999-2003年大骨节病情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克山病静息状态下的自然发病情况,科学地指导本地克山病防治工作,于1990年开始在市内的海东乡和城邑乡建立了省级克山病监测点,并连续监测了10年。监测包括临床病理学检查、心电图分析、胸部X线摄片及人群发硒水平测定。结果,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在0.29%~1.03%之间,10年间监测点医人群发硒水平逐年升高,上升到轻病区和非病区发硒水平;表明经济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发硒水平相对高。说明膳食营养和补硒是预防克山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克山病监测是了解克山病病情的一种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观察平邑县克山病病情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 [方法 ]选择平邑县既往克山病发病较多的村庄 ,设立克山病监测点 ,以 3~ 1 4岁人群及 1 4岁以上可疑患者为重点监测对象 ,1 995~ 1 999年对克山病进行监测 ;调查内外环境与头发的硒含量 ,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占有粮食等相关因素。 [结果 ] 5年间全县检出慢型克山病病人 1 4例 ,无急型、亚急型发病。监测村重点监测对象 1 995年、1 997年、1 999年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 2 .1 0 %、3.88%、1 .94% ,均为慢型、潜在型病例 ,死亡 2例 ;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 3.56%、5.30 %、5.0 4 %。硒含量人发有所增高 ,小麦较稳定 ,玉米、红薯干有所升高 ;经济收入、人均占有粮食不断增加。[结论 ]本地区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 ,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动态观察平邑县克山病病情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平邑县既往克山病发病较多的村庄,设立克山病监测点,以3-14岁人群及14岁以上可疑患者为重点监测对象,1995-1999年对克山病进行监测;调查内外环境与头发的硒含量,居民经济收入及人均战友有粮食等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间全县检出慢型克山病病人14例,无急型、亚急型发病,监测村重点监测对象1995年、1997年、1999年克山病检出率分别为2.10%、3.88%、1.94%,均为慢型,潜在型病例,死亡2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3.56%,5.30%,5.04%。硒含量人发有所增高,小麦较稳定,玉米、红薯干有所升高,经济收入,人均占粮食不断增加。结论 本地区克山病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克山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11.
按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1990年起我们在克什克腾旗三义乡白土井、后白土井两个自然屯建立了国家级克山病病情监测点[1],并对全旗急(亚急)型、慢型克山病亦进行了监测,现将8年监测报告如下。1监测内容与方法自1990年设立监测点以来,监测点全部人...  相似文献   

12.
克山病是大理州的重要地方病,12县市中除南涧县为疑似克山病区外,其余11县市均为克山病区,其中大理市、洱源县、鹤庆县为2000~2004年(5年为1个监测周期)省级克山病监测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监测》(W/T78-1996),2000-2004年对上述3县市进行了克山病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 云南省在17个县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由各监测县专业人员查阅辖区内县级医疗机构及病区乡(镇)医院内科、儿科、急诊科近3年内的出入院登记本、门诊及住院的心肌疾病病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和来自病区的流行病学线索等,确定疑似克山病病例.县级克山病专家组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核实.在7个县(市)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在每个重点监测县抽取2个病区乡(镇),在每个抽中病区乡(镇)抽取1个病情相对较重的病区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对象进行临床查体和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 m距离胸部正位X光片,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确诊克山病病例,排除疑似病例.结果 2010年云南省在17个县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全省应搜索医疗单位624个,实际搜索583个,共有心肌疾病病例1 251例,疑似克山病146例.经各县级专家组集体讨论,诊断慢型克山病64例;在病例搜索出的64例慢型克山病病例中,男性(46例)多于女性(18例);慢型克山病患者集中在45~54岁(27/64)及35~44岁(19/64).在7个县(市)14个村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共监测6 206人,检出克山病50例,总检出率为0.81%,其中检出慢型克山病12例,检出率为0.19%,检出潜在型克山病38例,检出率为0.61%,急型和亚急型未检出;在重点监测检出的50例克山病病例中,女性(27例)多于男性(23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3~14岁(9/38)、45~54岁(7/38)及>65岁(7/38),慢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55~64岁(4/12)及45~54岁(3/12);共检查心电图6 206人,心电图异常1 014人,异常率为16.34%.共拍摄了70例2 m后前位X线胸片,心胸比例≤0.50的36例(36/70),0.51~0.55的19例(19/70),0.56~0.60的9例(9/70),≥0.61的6例(6/70).结论 克山病病例搜索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发病虽明显减少,但未全部消除,在老病区仍有相当数量的慢性克山病患者存在,克山病致病因子仍对病区人群起着侵害作用.克山病重点监测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控制较好,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势态,但在低年龄段(3~14岁、15~24岁、25~34岁)仍有慢型克山病检出,说明克山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对克山病病区青少年危害较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地方病     
楚雄州监测点5年克山病病情监测报告;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型克山病;德州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与居民食盐现况调查;碘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大鼠甲状腺功能影响;长期摄入过量碘大鼠甲状腺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科学评估防控效果.方法 云南省在17个县(市、区)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由各监测县专业人员查阅辖区内县级医疗机构及病区乡(镇)医院内科、儿科、急诊科近3年内的出入院登记本、门诊及住院的心肌疾病病历.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和来自病区的流行病学线索等,确定疑似克山病病例.县级克山病专家组根据〈克山病诊断标准〉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核实;在7个县(市)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每个重点监测县抽取2个病区乡(镇),在每个抽中病区乡(镇)抽取1个病情相对较重的病区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对象进行临床查体和十二导联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 m距离胸部正位X光片,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确诊克山病病例,排除疑似病例.结果 云南省在17个县(市、区)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诊断慢型克山病 118 例.在病例搜索出的118例慢型克山病病例中,男性(71例)多于女性(47例).慢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45~54岁年龄段(42/118)及35~44岁年龄段(32/118);在7个县(市)14个村进行克山病重点监测,共监测6 017人,检出克山病31人,总检出率为0.52%,其中慢型克山病4例,检出率0.07%,检出潜在型克山病27例,检出率0.45%,急型和亚急型未检出.在重点监测检出的31例克山病病例中,女性(18例)多于男性(13例).潜在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3~14岁年龄段(13/27),慢型克山病病例集中在25~64岁年龄段(4/4).共检查心电图6017人,心电图异常1064人,异常率为17.68 %.共拍摄了52例2 m后前位X线胸片,心胸比例≤0.50的33例(33/52),0.51~0.55的13例(13/52),0.56~0.60的4例(4/52),≥0.61的2例(2/52).结论 克山病病例搜索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病区仍有相当数量的慢型克山病患者存在,以青壮年居多;克山病重点监测结果表明,云南省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势态,克山病检出率较低,潜在型克山病以儿童为主,慢型克山病以青壮年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3~14岁年龄段占48.15%(13/27),说明克山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对克山病病区儿童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动态变化,为科学指导克山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4~5月在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和邹城市分别选择1个村,对全村常住人群进行克山病病情调查,检测发硒和粮食硒.[结果]管家坡村调查545人,检出克山病人15例,患病率为2.75%,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1.03%;榆官庄村调查523人,检出克山病人22例,患病率为4.20%,异常心电图检出率15.87%.2个村粮食硒含量分别为0.010~0.024 mg/kg和0.013~0.020 mg/kg,发硒含量分别为0.275 mg/kg、0.319 mg/kg.[结论]监测点仍有克山病患者,粮食处于低硒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两个克山病点病情监测报告喻昭蓉,胡其家,徐家源,孙永清,朱岚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要求,我省在冕宁县若水村和大竹县汤家营村1-4组建立克山病病情监测点,现将1994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对象、内容和方法1.1对象以点内常住人口为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010年三门峡市克山病病情,掌握克山病发病情况,为地方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河南省山病监测方案要求,在监测县进行克山病病例搜索并进行重点监测。结果共搜索心肌疾病病例89例,确诊克山病5例;重点监测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检查938人,心电图异常221人,异常率为23.56%,拍摄X线胸片88份,心脏轻度增大21例,中度增大5例,普遍增大2例,2个监测村共查出慢型克山病5例,检出率为0.53%;潜在型克山病17例,检出率为1.81%,总检出率2.34%,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人。结论三门峡市克山病在得到基本控制后总体病情处于稳定态势,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病区克山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9.
将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地应用到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是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最基本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能够发现疾病监测和防控实践中的新问题,并能够以新技术解决问题,是高一个层次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为解决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发明新技术或促进了疾病监测和防控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则是很高层次的转化流行病学和创新.10年来,我们要求克山病病区省上报克山病监测的原始数据,以PPS方法调查克山病患病率,通过增加病例搜索改进哨点监测方法,调查非病区扩心病患病水平,这些都是对我国克山病防控实践的深刻思考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转化研究的理念应用于中国克山病监测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地方病     
0724372005年云南省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王跃兵…∥地方病通报.-2006,21(5).-1~3为了全面掌握云南省克山病病情态势,科学指导和评价云南省克山病防制工作。按照《克山病监测》标准(WS/T78-1996)及《克山病诊断标准》(GB17021-1997)进行。监测内容包括临床检诊、心电图描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