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探讨适合城市效区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方法 处理点与对照点抽样检测观察评价。结果 调查表明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降低粪便对菜田及蔬菜粪大肠菌、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粪便未处理点的污染处于处理点。肠道传染病调查表明,粪便处理后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肠道寄生虫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作用,对控制市区蔬菜消费者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有积极作用。结论 粪便无害化处理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金水区农村粪便处理水平对蔬菜污染和肠道传染病的影响孔爱仙,白喜顺,张玉莲郑州市金水区卫生防疫站本研究选择辖区内庙李乡西史赵村采用双瓮漏洞式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作为处理点,选择庙李乡庙李村未采用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为对照点。1992~1993年期间,...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市郊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降低粪便对菜田乃蔬菜粪大肠菌、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粪便未处理点的污染重于处理点。肠道传染病调查表明,粪便处理后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肠道寄生虫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作用。对控制市区蔬菜消费者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村户厕及粪便处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展情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1999年底对27个县12017农户进行了户厕及粪便处理的现状调查。[结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6.6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40.31%。[结论]近几年我省农村户厕改建数量增加迅速,主要表现在建造的单池式户厕数量较大,而具有配套粪便处理设施的无害化户厕数量少。只有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普及无害化户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形式,对江苏省45290农户厕所和268个公厕及粪便处理现状结果统计表明,农户有厕率为74.9%,卫生户厕普及率仅为6.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5.4%,公厕卫生合格率为13.8%,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18.7%。并同时分析了农村改厕粪管与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之间的关系,为有关部门今后制订农村改厕粪管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居民户厕及粪便处理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2013年7—9月,选择广西29个县580个行政村、8 394户农村居民进行户厕及粪便处理情况调查。结果广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1年的55.51%上升到2013年的67.21%,非卫生厕所率从2011年的32.18%下降至2013年的21.43%,无厕户则从2011年的6.75%下降至2013年的4.78%。在各种类型无害化卫生厕所中,以三格化粪池式厕所(58.43%~67.57%)和沼气池式厕所(29.14%~35.43%)为主。到2013年,69.11%的农户采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对粪便进行处理,17.74%采用土掩埋后施肥或高温堆肥方法处理,13.15%的农户未对粪便进行任何处理。结论广西农村户厕建设增加迅速,但政府仍需加强政策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农村户厕及卫生厕所普及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农村改厕和粪管工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山东省17个市地抽取了27个县的12017家农户作为调查对象,以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结果 无害化卫生厕所合格率81.81%,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1.76%;一般卫生厕所合格率47.34%,粪便无害化处理率26.86%,两类户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农户赞同改厕工作的占85.44%,对改厕资金投入完全能的占49.82%,繁户平均资金投入401.31元,而政府改厕资金投入比例偏低。结论 农村大多数农户赞同改厕工作,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有利于户厕建筑质量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调查了20个县市,31225户、有人口136478人。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有厕率为89.4%,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从不同地区可看出,皖中、皖南的有厕率、卫生厕所普及率、以及户主的文化程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皆高于淮北地区。从户厕类型分析,皖中皖南主要是深坑式、三格化粪池、沼气池和少部分水冲式厕所及皖南山区部分马桶。皖北地区是部分双瓮厕所及多数为浅坑式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24.3%。粪便肥料利用为97.7%。粪便处理方法按不同地区有所差别,淮北地区主要采用高温堆肥,粪便处理效果好于皖中、皖南地区。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态卫生厕所卫生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农村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卫生效果。方法 监测广西农村45户农户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的使用维护情况及卫生效果,按GB795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 新型农村粪尿分集生态卫生厕所基本无臭味的农户比例为91.1%,基本无蝇蛆的农户占88.9%,无昆虫的比例为73.3%,生态卫生厕所使用3个月后,粪便无害化合格率可以达到75%以上。结论 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适合广西农村的粪便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切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今后制定农村改厕粪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抽样调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6个县、18个乡镇、54个村2496户的户厕及18个乡镇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及粪便处理情况。在调查的2496户中,有户厕2468户,其中,室外户厕2395所,室内户厕73所。卫生厕所有84所,占3.4%,不合格厕所2384所,占96.6%。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4%,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0.7%,作肥料用的户厕2405所,占96.4%。在调查的18所公厕中,粪便无害化处理合格的只有1所,作肥料用的16所。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宁夏农村改厕粪管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农村户厕粪便无害化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血吸虫病疫区乡镇6个行政村,随机抽查180座农村户厕,勘测记录农村户厕建筑结构,详细调查卫生状况和户厕使用情况。结果采用沼气式和三格式户厕建筑设计的农户与非卫生户厕建筑设计卫生学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湖北省血吸虫病疫区农村户厕建筑经粪便无害化设计处理后,能改善卫生状况,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四川省实际,首次在全省17个市、地、州30个县(区),103个乡的346个村的范围内,对81236户的户厕,331个乡(镇)村公厕的背景情况及粪便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有厕率为98.7%,各型户厕中,连茅圈厕占65.6%,深坑、浅坑厕占27.7.%,三联式厕占5.0%。卫生厕所普及率为7.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7.0%,处理方法依频率为沼气发酵、三格化粪池及密封贮存池等。粪便用作肥料的为95.4%。非水冲式公厕占95.2%,其余各项统计结果与户厕近似。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农村改厕工作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济宁市农村户厕的现状,评价农村改厕效果,探讨影响农村户厕的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00年和2004年分别对济宁市2380户和2460户农户进行户厕及粪便处理现状调查。[结果]2000年和2004年分别调查农村户厕2380座和2460座,各种厕所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池式户厕仍为主要类型,水冲式、粪尿分集式户厕所占比例明显上升。2004年与2000年比较,卫生厕所普及率由40.68%上升到64.72%,无害化卫生厕所占有率由23.19%上升到43.98%,粪便经无害化处理的由44.11%上升到68.37%(P<0.01);2004年与2000年各种粪便处理方法厕所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无害化处理粪便的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结论]济宁市农村改厕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应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林市农村居民厕所与粪便处理现状,为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8月-12月对桂林市4个县(区)40个行政村的401户农户进行入户调查;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桂林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3.14%(173/401),使用非卫生厕所农户占52.62%(211/401);无厕户占4.24%(17/401)。在各种卫生厕所类型中,以沼气池式厕所为主,占80.35%(139/173),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为辅,占17.92%(31/173),其它占1.73%(3/173)。三格化粪池厕所以建在室内为主,占67.74%;沼气池式厕所则以建在院外为主,占85.61%。非卫生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是高温堆肥)占34.12%,有高达65.88%的非卫生厕所的粪便直接用于施肥或直接清理或直接水冲,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卫生厕所普及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桂林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处于广西平均水平,需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从而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本次调查共涉及河北省16个县,调查人口105256人,26066户,有户厕率97.8%。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改厕工作还处于较低水平,改厕率仅为5.0%,在改造的卫生厕所中,以通风改良式为多,改造后的厕所卫生状况明显好于旧式厕所。目前,农村家庭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很低(13.4%),粪便的大部分用作肥料。提示河北省农村改厕任务还非常艰巨,加强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亦是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调查了22个县、22622户、98410人,分布在全省10个地市,反映了陕西省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区的农村厕所及粪便处理背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农户有厕率为97%,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7.5%。厕所主要类型为深坑式、浅坑式、连茅圈式、敞口缸池式,占总数的90.2%,符合卫生要求的沼气池式、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比例较低。户厕粪便主要用作肥料(93.8%),作为能源利用占4.4%。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27.2%,一般处理为55.6%,未处理占15.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成都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07/08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3个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300户农户进行农村环境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成都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56.2%;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比例为28.3%,有41.7%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86.0%的农户住房周围有病媒生物孳生地;农户厨房及周围病媒生物密度均远高于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土壤中活蛔虫卵检出率43.3%;土壤中铅、镉分别有85.0%和63.3%的样点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级水平,其中镉有28.3%的样点超过2级标准.结论 成都市农村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农户住房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比例较高,土壤中铅、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2):909-911
目的掌握兰州市农村环境卫生现况。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3个区县中选取5个乡镇60个村600个农户。调查垃圾、污水、厕所及粪便无害化情况,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及土壤监测。统计方法采用一般描述性研究。结果调查60个村,31.67%的调查村生活垃圾为随意堆放,83.33%的调查村生活污水明沟排放,使用卫生户厕的占18.11%;调查600户居民,29.67%的农户粪便无害化处理,67.50%的农户房屋周围存在病媒生物滋生地;共检测60份土壤,检出蛔虫卵10份,其中活卵2份;土壤中铅、汞、铬和砷的含量均合格,镉的含量合格率为98.33%,其中有1份样本不合格。结论兰州市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较差,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粪便无害化处理差,病媒生物孳生严重,应加快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农村地区改厕粪便无害化效果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农村地区改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6—7月,在广州市7个农村地区分层随机抽取155户改厕农户户厕开展现场调查,采集粪水样品检测粪大肠菌值、寄生虫卵沉降率、血吸虫卵和钩虫卵,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用户家庭基本情况、厕所建造基本情况、户厕卫生管理、使用情况及厕所建设质量。结果广州市农村改厕粪便无害化效果总合格率为83.2%,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粪大肠菌值(85.16%)。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持厕所清洁、粪便定期清除、施肥时从第三格取粪、政府投入资金和生活污水不排入化粪池能够有效提高厕所粪便无害化效果的合格率(P0.05)。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厕所的日常卫生管理,同时争取政府的改厕经费补助,从而达到提高农村改厕粪便无害化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全国背景调查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福建省21567农户的户厕及粪便处理、部分乡(镇)、村公厕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户厕卫生厕所普及率仅13.4%,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仅13.5%。同时还分析了农村户主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和改厕的关系,为今后有关部门制订农村改厕粪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