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甲状腺癌7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多数甲状腺癌(简称甲癌)病程长,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殊性,影像学等检查也难以确诊,误诊率较高。国内外报告术前误诊率约达5 0 %。1991年3月~2 0 0 3年5月,我院共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2 5 39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甲癌76例,术前均未确诊。术前、术中可疑甲癌2 3例,其中冰冻切片误诊4例,可疑6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中,男17例,女5 9例;年龄19~78岁,平均4 5岁。其中19~35岁2 3例,36~4 4岁14例,4 4岁以上39例。病史1~6个月5 0例,其中2~3个月32例,6~12个月10例,2~4年11例,5年以上5例。病理证实:乳头状癌6 4例,滤泡状腺癌2…  相似文献   

2.
自 1999- 0 5~ 2 0 0 1- 0 5 ,我院共收治甲状腺癌 49例 ,术前误诊 2 3例 ,其中 2次手术 10例。现就误诊原因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误诊 2 3例 ,年龄 18~5 5岁 ,平均年龄 37岁。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8a。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均为孤立性结节 ) 18例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2例 ,异位甲状腺 1例。误诊 2 3例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 17例 (占73.9%) ,滤泡性腺癌 4例 (占 17.3%) ,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各 1例 (占 4.4%)。术前均行 B超检查 :16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 ,5例提示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1例提示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3.
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5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首次行肿瘤结节切除42例,患侧腺叶部分切除6例,患侧腺叶次全切除8例.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2例,滤泡状癌3例,髓样癌1例.再次手术行甲状腺残叶及峡部切除25例,患侧甲状腺残叶及峡部加对侧腺叶大部分切除31例.42例行颈部清扫术,2例加喉返神经松解.再次手术病理证实原发部位癌残留者24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原发部位无癌残留32例,其中3例颈淋巴结转移.本组首次手术残癌率42.9%(24/56),颈淋巴结转移率19.6%(11/56),占颈部清扫术的26.2%(11/42).结论: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残癌率高,建议废止该术式.而对于残癌再次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癌中临床最多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次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而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0%,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主要治疗手段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由于手术方式尚未统一,加之术前术中诊断困难,以及癌的复发等,临床上常有甲状腺癌患者需再次手术。1997年7月~2007年10月本科共收治甲状腺癌23例,其中再次手术者8例,本文就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特别是分化型 (乳头状和滤泡状癌 )由于其较特殊之生物学特性 ,术前难以准确定性 ,误诊率较高。国内外各家报道在 5 0 %左右 [1 ,2 ] ,特别是在基层 ,误诊率更高。本文总结我院近 5 a收治因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而行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术或肿瘤摘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 46例的再手术经验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分化型甲状腺生物学行为的认识 ,以减少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近 5 a我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误诊为良性病变而第 1次行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术或肿瘤摘除术者 46例 ,46例第 1次手术均在基层医院施行 ,其中术前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为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 2~3类的原因,提高对不典型甲状腺癌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癌超声诊断为TI-RADS 2~3类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30例术前超声诊断为TI-RADS 2~3类的甲状腺肿块术后病理分别为微小乳头状癌17例,乳头状癌3例,滤泡状癌6例,髓样癌4例,其中11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结论]甲状腺癌误诊为TI-RADS 2~3类的原因多为肿决位于复杂的甲状腺背景或微小癌合并有多发良性结节或单发表现不典型甲状腺髓样癌.可疑甲状腺结节需行细针穿刺.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辉  王伟  邬时国 《临床医学》2005,25(3):33-34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2 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6例疑甲状腺癌,仅1例确诊,23例术中冷冻切片确诊,8例术后确诊。乳头状癌29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术后除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行第2次手术外,其余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 隐匿性甲状腺癌术前不易诊断,彩超、细针穿刺活检和术中冷冻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对局限性或包膜内的、无淋巴结转移的隐匿性甲状腺癌,应首选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如癌灶已穿透甲状腺包膜,特别是已有淋巴结转移者,仍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症的1.4%[1]。甲状腺癌根据肿瘤细胞起源可分为2类,一类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包括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和未分化癌,另一类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称为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滤泡状腺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80%。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及131碘内放射治疗为主[2]。术后行口服131碘治疗,可以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消除隐匿于残余组织中的微小病灶,有效减少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有资料[3-4]研究表明,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疗效确切。本研究对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口服131碘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超声检查均发现有结节(3~13mm),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87.5%(21/24),滤泡状癌12.5%(3/24),微小癌87.5%(21/24),双叶癌45.8%(11/24)。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的并发症。91.7%(22/24)病例获随访(5个月~6年),均无甲亢及甲状腺癌复发的表现。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是安全可靠的,兼顾了原发性甲亢及甲状腺癌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9-01~1999-06收治甲状腺癌78例,术前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23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又行再次扩大切除术。现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平均36岁。病程2个月~8a,右侧11例,左侧10例,峡部2例。甲状腺肿块直径1~8 cm,多数在4 cm以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首次手术方式:甲状腺腺瘤切除4例,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12例,腺叶局切2例,腺叶及峡部切除5例。病理诊断:乳头状腺癌16例,滤泡状腺癌5例,未分化癌2例。再手术方式:腺叶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大部切除17例,腺叶并峡部切除加改良根治术4例,腺叶并峡部切除2例。  相似文献   

11.
彩超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尤其好发于40~50岁,女性较多。甲状腺癌占甲状腺肿瘤的4.8%~30.0%,分为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和转移性癌。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均经彩超检查的62例甲状腺癌的二维声像图、彩色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形态特征,探讨彩超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2~1992年收治43例甲状腺癌,均于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误诊29例,误诊率达67.4%。现就误诊病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24~70岁。病理分型:乳头状腺癌23例(79.3%),滤泡状腺癌3例(10.3%),未分化癌2例(6.9%),髓样癌1例(3.4%)。前来就医的主要原因:甲状腺局部不适或疼痛者16例,原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89- 0 1~ 1999- 0 6收治甲状腺癌 78例 ,术前术中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 2 3例 ,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又行再次扩大切除术。现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2 0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1岁 ,平均 36岁。病程 2个月~ 8a,右侧 11例 ,左侧 10例 ,峡部 2例。甲状腺肿块直径 1~ 8cm,多数在 4cm以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6例 ,甲状腺腺瘤囊性变 5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2例。首次手术方式 :甲状腺腺瘤切除 4例 ,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 12例 ,腺叶局切 2例 ,腺叶及峡部切除 5例。病理诊断 :乳头状腺癌 16例 …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误诊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上时有所见 ,容易误诊误治 ,在治疗上也颇有争议 ,我院 1991~ 2 0 0 1年手术治疗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 138例中 ,36例为再次手术 ,现讨论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9例 ,女 2 7例 ,年龄 8~ 2 0岁 ,平均 18.3岁。病程 12 d~ 5 a,平均 1.34a。所有患者均以发现颈部肿物就诊。肿瘤直径 0 .8~ 6 cm。分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 2 7例 ,囊肿 1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2例 ,甲亢 1例 ,桥本氏甲状腺肿 1例 ,淋巴结炎 3例 ,淋巴结结核 1例。首次手术后病灶分类 :乳头状癌 2 6例 ,滤泡状癌 8例 ,混合癌 2例。按国际癌…  相似文献   

15.
本院在1983年1月~2001年12月间 ,共行甲状腺癌根治术69例。术前误诊27例 ,其中22例系经各级医院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肿瘤切除术或腺叶部份切除术后来院就诊的病人 ,5例为本院甲亢术后的病人 [1]。现对术前误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甲状腺癌作一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 ,女17例 ,男女之比为1 :1.7。发病年龄18~67岁 ,平均46.3岁。以30~40岁组病人为多 ,共16例 ,18~29岁7例 ,41~67岁4例。1.2病理类型27例中乳头状癌19例 ,滤泡状癌4例 ,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各2例。2结果第二次手术 ,经病理检查发现有残存癌者21例 ,颈…  相似文献   

16.
彩超对甲状腺癌术后疤痕组织与癌瘤复发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6例甲状腺癌术后局部甲状腺床疤痕组织形成误诊为术后复发的声像图特点,对照6例手术复发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参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脉冲多普勒(PW)及转移、浸润征象,对其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2例患者分为两组,6例甲状腺癌手术后疤痕组织形成患者;6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53岁。病理类型为:乳头状腺癌5例,滤泡状腺癌4例,未分化癌2例,髓样癌1例。所有患者均于首次手术后1个月起间断复查。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部分扪及结节,或局部僵硬触诊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王辉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2):122-122
甲状腺滤泡状癌是以滤泡结构为主要组织特征的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本病早期诊断相对于其它甲状腺癌困难。本文总结我院27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病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外科1981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癌142例。其中滤泡状癌27例,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9.01%,男性6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1:3.5。发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9岁。甲状腺单发结节22例,双侧甲状腺多发性结节3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者2例。本组中合并有远处转移者2例。伴甲亢症状者极少数。1.2辅助…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由于缺乏特征性表现 ,在临床上易被误诊。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十分推崇针吸细胞学检查 ,认为其安全有效 ,准确率高。但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却不很理想。本文对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前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良性肿瘤的 2 4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9例。年龄 17~ 6 8岁。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 17例 ,滤泡状腺癌 7例。 2 4例术前均表现为甲状腺单例无痛性结节。术前临床诊断甲状腺瘤 16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4例 ,甲状腺包块性质待查 4例。全部病例行甲状腺 B超检查 :甲状腺单发囊性结节 10例 ,单发实性结节 8例 ,多…  相似文献   

19.
我院从 1993- 0 1~ 2 0 0 0 - 0 6期间共作 35例甲状腺癌切除手术 ,其中术前明确诊断 7例 ,误诊 2 8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2 5例 ,男女之比为 1∶ 8.3,年龄 19岁~ 71岁 ,平均 37.5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为 2 wk~ 15 a,在甲状腺内均可扪及结节 ,单发 2 1例 ,多发 7例 ,结节 <1cm4例 ,1cm~4cm2 3例 ,>4cm1例。B超检查 ,提示甲状腺腺瘤 2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3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 2例。病理结果 :乳头状癌 19例 ,滤泡状癌 7例 ,髓样癌 2例。合并症 :甲状腺癌并存腺瘤 5例 ,并存结节性甲状腺肿 3例 ,并存甲亢…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5年~1997年5月期间有11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前被误诊为甲状腺其他疾病,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误诊11例,男1例,女1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术前误诊为甲状腺瘤6例,甲状腺腺瘤囊性变3例,慢性甲状腺炎1例,给节性甲状腺肿1例。肿瘤全部是单发,病程均在1年以上,最长的7年。11例中除误诊为慢性甲状腺炎(因有压迫症状)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在术中冰冻切片确诊后行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外,其余均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11例中9例为乳头状腺癌、2例为滤泡状腺癌。2讨论2.1误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