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12月40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模式;将2012年1~6月40名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临床教学全部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专科理论成绩和综合技能考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烧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174例在我院行孕期检查及分娩无并发症的孕妇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对照组则按传统常规方法接生。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和会阴情况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第二产程用时、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时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分娩恐惧及新生儿产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能有效缓解孕妇分娩的恐惧感和产时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会阴损伤程度,并缩短第二产程,同时也能影响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中采用不同班级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6级3个班级143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采用非本班学生标准化病人(SSP)+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对照1组单纯用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对照2组采用本班SSP+仿真模拟人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演练考核与期末技能考核3种形式检查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临床护理情景模拟演练成绩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1),观察组学生期末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P0.05),问卷调查3组学生对护理技能教学的总体评价显示观察组最受学生好评(P0.01)。[结论]应用非本班的SSP+仿真模拟人的教学方式效果显著,适用于护理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实训阶段采用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法对中职护生临床适应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级护生150名,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78名,对照组72名。实验组学生采用SSP模拟练习操作和考核;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强化实训后,进行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进入临床后分阶段问卷调查,比较实训效果。结果强化实训前后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值都提高,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对两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和自我评价调查问卷测评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实习第4周已达到预期效果,而对照组需要实习12周。结论在基础护理技能强化实训中使用SSP教学法,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缩短护生临床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教学法(PBL)联合临床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CBL)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生120名为入组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P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均实习6周。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入科时基础知识考核及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在实际操作考核中出现各类错误比例,对实习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并调查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时基础知识考核得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骨科实际操作考核中清创、无菌观念、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专科查体等方面错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科时知识掌握能力、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本次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联合CBL应用于骨科护理带教中,可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及实践操作技能,激发实习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助产士温柔分娩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房进修的90名助产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实施工作坊教学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临床知识与技能考核、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助产士临床知识与技能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助产士的温柔分娩理论和操作技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106名,按入科实习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为对照组(n=50),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普外科实习大专护生为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生在入科后第3周教学能力考核评分及第4周理论测试、操作能力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教学能力、理论测试、操作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普外科实习护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在中医护理技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73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带一"技能训练及出科操作考核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82人设为观察组,采用微格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考核进行中医护理技能训练,在实习结束时采用自行设计量表评价两组护生临床综合护理技能。结果:实习结束时观察组临床综合护理技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联合客观结构化考核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技能,该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产后疼痛、产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经阴道分娩初产妇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阴道分娩,观察组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生产后3月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干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会阴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当天、术后48 h及出院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接生技术能有效减少会阴损伤程度、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减少产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感染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93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对护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评分和专科理论、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和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生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教学满意度和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成绩。  相似文献   

11.
马锦萍  李艳玲 《全科护理》2014,(24):2285-2287
[目的]探讨如何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护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方法]将我院护理专科2011级两个班学生,随机抽取一班为观察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课前挖掘护生自主创新学习潜力;课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课外开放实训室,拓展护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等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理论讲授-演示-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同时用相同试卷及操作评分标准分别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提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提高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评价和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较好地提高护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马雪真  陈轶  王晓臣 《中国康复》2013,28(2):159-160
目的:分析“1.5+1.5”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班学生36例为观察组,采取“1.5+1.5”教学模式;1班学生34例为对照组,仍然沿用“2+1”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学生在运动治疗技术和作业治疗技术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学生认为此教学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临床适应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实习单位对学生临床能力和技能的提高比较满意。结论:“1.5+1.5”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康复治疗技能操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并且此模式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多数学生都喜欢此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庄淑梅 《山西护理杂志》2011,(12):3184-3186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先导的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7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为先导的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比较两组不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结果]采用以病例为先导的标准化病人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临床应变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P〈0.01)。[结论]在护理实验教学中采用以病例为先导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许红  方海琴  廖文梅 《全科护理》2011,9(25):2259-2260
[目的]探讨分段式见习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级高职助产专业1班45名学生为观察组,2班44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集中式见习,观察组采用工学交替的分段式见习模式。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对见习模式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见习模式的效果评价中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喜欢此见习方式、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对将来的工作更有帮助、更能充分利用时间方面的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助产专业临床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分段式见习模式,可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质控表格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带教老师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带教老师和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4月~2013年4月带教老师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16项教学质控表格,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质控表格能提高教学质量、护生学习效果以及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入护理学基础课学习的两个护理专科班总共105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3名和对照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成绩,同时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学生认为PDCA循环法教学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能力。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PDCA循环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梁茜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21-122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在五官科耳鼻喉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五官科实习的护生117名分成试验组59名和对照组58名。试验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学法。最后采用问卷调查、试卷考试及操作技能考核的方法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测定的平均成绩、对临床实习及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全军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学员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名,观察组32名,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评价两组学员在危重症理论、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等方面能力改变情况以及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员危重症理论知识水平、急救操作技能及危重症病例观察分析能力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危重症急救护理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及学员对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学生区病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3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开展学生区病房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导师对护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学生区病房带教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中专实习护生护理技能教学中采用三维培训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中专实习护生按照老师规范带教、学生自查自纠、模拟临床环境,加强沟通交流3个方面进行实习前护理基础技能三维培训。培训前后进行护理技能和临床综合能力考试,并与2011年实习护生考核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技能三维培训后,2012年护生考试成绩较2011年护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技能三维培训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模式,使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将能更快地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生临床工作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