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肥胖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肥胖合并OSAHS患者手术前、UPPP(悬雍垂咽腭成形术)手术2年后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对照组)29例肥胖合并OSAHS患者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者双水平持续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并对治疗前、后2~3年行多导睡眠监测(PSC),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组治疗后25例仍有睡眠呼吸障碍及低氧血症,治疗前后对比P〉0.05。呼吸机组(对照组)无睡眠呼吸障碍及低氧血症。治疗前后对比P〈0.01。组间比较P〈0.01。结论对单纯肥胖引起的OSAHS手术治疗无效或者效果差,不主张常规手术。无创呼吸机或者减轻体质量是治疗单纯肥胖引起的OSAH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3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的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结果UPPP术后,2例出现短暂进食返呛,1例皮下气肿,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8~10d均拔管顺利。显效者20例,有效者3例。结论 对重症OSAHS病例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可有效、可靠地保证的安全,防止致死性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易患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163例鼾症患者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的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分级,结合其临床特点及合并症,了解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情的分布差异,及病情和BMI的关系.结果 163例鼾症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153例,男∶女=7.56∶1,年龄24~81岁,30~60岁者134例(占患病率的87.58%),BMI 20.7~42.4,平均28.8±3.8.结论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范围广泛,肥胖是OSAHS的易患因素之一,病情与体重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呼吸干预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383例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将上述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分为2组,CPAP治疗组(144例)及未经CPAP治疗的对照组(239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年龄分布及呼吸干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83例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低于普通人群,45岁以下诊断高血压病者达52.9%(203/383);所有患者中男306例,女77例,男女比例为3.97∶1.CPAP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0±7.6)mmHg(1 mmHg=0.133 kPa)比(150.0±12.2) mmHg、(85.0±2.1)mmHg比(93.0±2.3) mmHg、(24.8 ±2.6) kg/m^2比(26.9±2.7) kg/m^2] (P<0.0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3.5±1.2)比(48.5±10.6)、(89.5±5.2)%比(75.1±8.5)%](P<0.01);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患者经CPAP治疗后,不但可改善睡眠呼吸障碍,还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进行OSAHS的筛查十分必要,而CPAP的治疗对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珺  王冰  房宝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05-206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与超重、肥胖、年龄、性别和严重的颅面畸形等因素明显相关[1]。治疗OSAHS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常用的非手术方法是机械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口腔矫治器(OA)。笔者应用口腔正畸学原理,制作口腔矫治器治疗轻度或中度(OSAHS)1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部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意义。方法34例OSAHS患者均经PSG、鼻内镜、鼻咽纤维镜检查确诊,同时存在鼻阻塞性病变并行鼻部相关手术。术后2月复查PSG,26例无效患者再联合UPPP。结果34例患者鼻部手术后2月行PSG检查有效8例,术前AHI 11.9±5.8,最低SaO2 87.8±2.9,术后AHI 5.8±5.2,最低SaO2 91.8±4.4,均为轻度OSAHS。26例无效病例再联合UPPP术,术后半年复查PSG,AHI有明显改善。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单纯鼻部手术对部分以鼻阻塞为主的轻度OSAHS有效。术后再行睡眠监测对是否选择联合腭咽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梗阻而致睡眠时打鼾、憋气、呼吸暂停频频发作。每小时发生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的次数(AHI)大于30次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由于该处位于呼吸要道,其麻醉处理亦有其特殊之处,笔者对30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患者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麻醉处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内血清瘦素的变化。方法:选择伴有肥胖的OSAHS患者26例,为肥胖OSAHS组,不伴肥胖的OSAHS患者21例为非肥胖OSAHS组、单纯肥胖者22例为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成人2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肥胖OSAHS组和单纯肥胖组的体重指数(BMI)均大于25;两组间BMI差异无显著性,均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血清瘦素水平肥胖OSAHS组较非肥胖OSAHS组、单纯肥胖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血清瘦素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BMI,腰围、颈围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中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增高;OSAHS本身也是血清瘦素水平长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方法应用H—UPP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39例,男33例,女6例。根据术前和术后6个月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评估手术疗效;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主观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39例OSAHS患者术前行PSG监测结果示:轻度6例,中度24例,重度9例;术后6个月复查PSG结果示:治愈5例(12.82%);显效11例(28。21%);有效13例(33.33%);无效10例(25.64%);总有效率为74.36%。32例(82.05%)患者术后打鼾、嗜睡等症状明显改善,7例(17.95%)患者症状轻度改善。结论应用H—UPPP手术治疗OSAHS,手术简便安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桂长俊  田崇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86-3087
目的 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重度OSAHS患者,术前预防性气管切开后择期局部麻醉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手术全程在患者完全清醒配合下完成.在咽肌张力正常的情况下很轻松的完成了UPPP的操作.结果 随访3~6个月后问卷调查:12例患者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10次/h,夜间睡眠鼾声明显降低,感觉白天精神状况、嗜睡均明显改善,对颈部不明显的瘢痕能够接受.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在手术治疗重度OSAHS患者中,明显优于全身麻醉插管下在咽肌张力松弛的状况下操作,克服了咽肌松弛状态下准确设计、切除及对位缝合组织的难度,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及颈部瘢痕不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与鼻阻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30例( OSAHS组)、30例打鼾但不伴OSAHS者30例(鼾症组)及正常组30例进行多导睡眠检测的基础上行鼻阻力的检测。结果 OSAS组和鼾症组鼾声指数(42.7±27.3)、(19.4±18.5),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38.7±30.2)、(5.9±1.6),左右侧鼻阻力(Resl+r)(1.63±1.11)Pa· s^-1· mL^-1、(0.72±0.31)Pa· s^-1· mL^-1,明显高于正常组(t=6.451、7.444、7.698,均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左右侧鼻气流(Fowl+r)明显低于正常组(t=7.551、7.334,均P<0.05);鼻阻力与鼾声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r=5.658,P<0.01);鼻阻力与AHI指数(r=0.002,P>0.05),与醒觉次数(r=0.083,P>0.05),与最低SaO2均无明显相关(r=0.105,P>0.05);OSAS患者X线头影测量结果提示,多数鼾症或OSAS患者其症状在仰卧位明显。结论 OSAHS患者的鼻阻力增加,可能与OSAH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荟萃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外文数据库(Medline、Web of knowledg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Springerlink databases)及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的文献,从290篇有关报道中筛选出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调查人员使用同一标准化的协议搜集数据样本量、参与者特征、研究设计、干预方法、时间和治疗结果。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来自9篇文献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AP组平均收缩压净降低2.57 mmHg(P〈0.01),平均舒张压净降低4.91 mmHg(P〈0.05),平均动脉压净降低6.07 mmHg(P〈0.05)。血压净变化日间与夜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CPAP能降低OSAHS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多种代谢指标变化,探讨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互关系及嗜睡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180例疑似OSAHS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导睡眠仪整晚监测取得夜间睡眠资料,分为单纯鼾症组、轻中度OSAHS组和重度OSAHS组,次日晨留取空腹静脉血检测代谢相关指标,比较3组间睡眠呼吸参数及代谢指标的差异。根据MS诊断标准将OSAHS患者分为MS组和无MS组,比较两组间睡眠呼吸参数。根据ESS评分分为EDS组和无EDS组,比较两组间血脂及空腹血糖(FPG)等代谢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睡眠呼吸参数与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度OSAHS组ESS评分、FPG、高血压比例及MS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和轻中度OSAHS组;随着OSAHS病情的加重,患者符合MS组分数目逐渐增加。与无MS组相比,M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和血清甘油三脂(TG)、FPG以及高血压比例均显著增高,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显著降低(P〈0.05)。与无EDS组相比,EDS组MS比例、高血压比例及AHI、ODI均显著增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和吸烟之后,AHI、ODI及LSpO2与颈围、ESS及FPG显著相关。结论随着OSAHS病情的加重,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比例增加,符合MS组分数目增加,MS的比例增高;合并MS的OSAHS患者病情更严重,OSAHS与MS相互影响;合并EDS的OSAHS患者病情亦更严重,EDS可能影响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OSAHS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的医院内强化护理策略。方法入选2012年2月-2012年7月在我院鼾症诊治中心和呼吸科诊断为OSAHS并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49例,在CPAP呼吸机治疗第2、3 d过程中给予医院内强化护理,观察强化护理对CPAP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强化护理前后AHI参数分别为(12.28±7.92)和(5.13±4.83),平均漏气量分别为(0.62±0.45)和(0.37±0.25)L/s,平均SpO2分别为(92.57±1.61)%和(96.16±1.05)%,最低SpO2分别为(89.08±7.05)%和(95.42±3.41)%,SpO2〈90%的时间比例分别为(6.48±3.45)%和(0.19±0.36)%,且所有AHI参数强化护理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院内强化护理后出现呼吸机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减少。结论医院内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CPAP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对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120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腰围、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颈动脉超声以及尿白蛋白(U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MI、腹围、胰岛素水平、HbAlc、CRP、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心电图及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各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合并OSAHS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结果,30例OSAHS患者行多平面H—UPP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睡眠参数及Epworth嗜睡评分(ESS)。结果术后1年治愈率为30%,显效率为56.7%,有效率为10%,总有效率为96.7%,术后6个月及1年AHI、最低SaO2及ESS嗜睡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应用H—UPPP手术治疗OSAHS,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咽腔接近正常解剖形态,患者并发症少,易接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血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72例确诊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三组,同时选择15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高度特异性的ELISA法分别检测空腹血清TI、PI水平,同时检测各观察对象的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TI、PI及FBG的水平随着OSAHS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血清TI、PI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TI、PI与空腹血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82例OSAHS予以经鼻正压通气(nCPAP)治疗,疗程1个月,并将治疗后的各项生理参数、患者体质量指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82例OSAHS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睡眠分期、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低通气指数(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HS效果明显,同时随着临床技术和仪器的进一步完善,将具有更大的潜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