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成像(MRI)伪影产生的机理,表现特点和解决措施。方法对90例采用GE Signa EXCITE HD 3.0T磁共振扫描产生伪影的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将3.0T MRI伪影归纳为三大类:设备相关伪影、磁化率伪影和运动伪影。结论分析3.0T磁共振伪影产生的机理,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高场磁共振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3.0T磁共振成像在腹部伪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3.0T磁共振成像(MRI)在腹部伪影产生的原因、表现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收集40例腹部经GE Signa EXCITE HD 3.0T磁共振扫描产生伪影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0T MRI在腹部伪影主要是:化学位移伪影、ASSET伪影、电介质伪影、磁化率伪影、运动伪影和带状伪影。结论:认识3.0T伪影在腹部的特性,了解伪影产生的原因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抑制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56例患者颅脑MRI横轴位平扫T1WI图像中出现的伪影及伪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查找了伪影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工作中采取的针对性补偿措施,为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多的对疾病诊断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伪影产生的机理,探讨磁共振伪影处理的解决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7例日立0.3T、GE1.5T、GE3.0T磁共振扫描仪的图像伪影。结果磁共振常见的儿种伪影主要有:射频伪影、梯度伪影、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卷摺伪影及金属伪影。结论了解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对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钛合金术后MRI扫描参数的优化,以降低磁化率伪影。方法:提出以分组的方式,按照3级评分标准,对10例颈椎钛合金术后患者行MRI检查(5例前路固定,5例后路固定),患者均行矢状位、轴位:T1,T2加权成像(T1WI,T2WI)。其中部分扫描改变频率编码方向,TE值,空间分辨率,序列进行对比。分别对各组图像中磁化率伪影大小进行评判。结果:伪影在T1、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其边缘分界线呈高信号;频率编码方向与钛合金长轴主轴平行时产生的伪影小于两者垂直时;TE取值越小,伪影越轻微;分辨率越高,伪影越轻微;梯度回波伪影比快速自选回波伪影严重。结论:在不增加病人风险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扫描序列,合理优化扫描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磁化率伪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消除MRI中的图像处理相关伪影,改善MRI图像质量。方法总结我院最近一年的5632例MRI检查图像,把其中有图像处理相关伪影的病例归纳分类,进行伪影分析。结果按照MRI图像处理相关伪影的成因及特点,可分为:卷褶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截断伪影、部分容积效应、鬼影( ghost)五大类。结论正确认识各种图像处理相关伪影的特点,应用相应的校正方法,对改善MRI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在消除头部MRI扫描时运动或(和)金属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11月颅脑MRI检查患者,检查中出现躁动不合作者39例和18例口腔有固定金属异物行头颅MRI检查引起的磁敏感伪影的患者,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WI),并与常规T2W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例患者的常规聊显示因运动产生的伪影,导致图像质量降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采用PROPELLER T2WI均显著消除伪影的影响,病变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18例因固定义齿常规MRI扫描时产生磁敏感伪影,采用PROPELLERDWI技术后均明显消除干扰伪影。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结论:应用PROPEUJER T2WI、DWI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获得满意的、分辨率高、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畸形患者MRI检查时横轴位T2WI相中出现的伪影与脊髓纵裂畸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44例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横轴位T2WI相出现的伪影。结果:44例出现T2WI图像伪影的患者,均发生于脊柱侧弯处。其中,6例纵裂伪影均位于胸段脊髓;26例车轮状伪影中24例位于胸段脊髓,2例位于第1腰椎水平段;12例同时出现纵裂伪影及车轮状伪影。纵裂伪影T2WI部分高信号影形态欠规则。车轮状伪影T2WI相表现髓内及椎管内多个裂隙样辐射状高信号。结论:脊柱侧弯患者在MRI检查时T2WI相侧弯处易出现纵裂畸形伪影,应结合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进行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消除MRI中的运动伪影,改善MRI图像质量。方法总结我院最近一年的5986例 MRI检查图像,把其中有运动伪影的病例归纳分类,进行伪影分析。结果按照MRI运动伪影的成因及特点,可分为:随机自主运动伪影、呼吸运动伪影、心脏搏动伪影、大血管搏动伪影及流动效应伪影五大类。结论正确认识各种运动伪影的特点,应用相应的校正方法,对改善MRI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刚  李林  梁泉 《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66-67
目的:通过分析MRI静磁场性伪影的产生机理,探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观察其效果如何。方法:利用Siemens Impact1.0T和GESigna1.5T超导MR的SE、GRE等序列扫描患者或水模,根据静磁场性伪影的分类从改善内外环境、校正软硬件、修改参数或训练患者等方面采取各种解决措施。结果:静磁场性伪影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或减弱,图像质量改善明显。结论:通过相应解决措施可使多数静磁场性伪影减弱或完全消除,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CT图像伪影就是指扫描重建出来的CT图像中出现不属于图像本身的信息。根据伪影产生的原因不同,CT图像伪影可分为两类:与扫描、采集有关的伪影及与CT机系统本身有关的伪影。扫描伪影的产生与扫描过程中扫描方法、参数的选择有关。主要包括X线硬化伪影、部分体积效应伪影、金属伪影、运动伪影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MRI伪影的产生机理及采取相应补偿技术并判断是否有效。使用1.0T和1.5T的MRI扫描患者或水模,从改善外界环境、校正软硬件、修改参数或训练患者等角度采取各种补偿技术消除伪影。使伪影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多数图像质量改善明显。通过相应补偿技术,多数伪影可以完全消除,有些伪影仅能减少或位置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LADE技术在腹部T2WI/TSE序列扫描中的优势。方法:搜集36例因心理或疾病原因,导致使用常规T2WI/TSE扫描腹部轴位图象不理想、有明显动伪影者,进行同一部位的T2WI/BLADE/TSE序列扫描。对比图像质量,观察动伪影改善情况。仪器均使用SIEMENCE3.0T磁共振全身扫描仪,相控阵线圈。结果:36例经T2WI/TSE序列扫描的腹部动伪影图像,进行同部位的T2WI/BLADE/TSE序列扫描,所得图像的动伪影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除,均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这套全新Blade(刀锋螺旋桨)技术在腹部的应用,解决了因心理或疾病原因导致的呼吸不均匀或抖动患者无法完成磁共振检查的难题,并获得了良好的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14.
张廉良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7):129-130,146
目的探讨磁共振盆腔扫描方法对盆腔结构和病灶的性质判断的作用。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MAGNETOMl.0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对本组56例病人行常规轴位T1WI及T2WI及男性冠状位T2WI(FS)、女性矢状位T2WI(FS)扫描分析。结果查出子宫内膜癌9例;子宫肌瘤13例;前列腺肥大/增生10例;前列腺癌6例;正常16例;伪影2例。结论合理选用扫描序列、参数、切层是盆腔扫描成功的要素,也是获得高质量盆腔MRI图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MRI成像与其他成像设备一样也有伪影,而且伪影种类较多,伪影程度较严重。如果对MRI伪影的成因有所了解就可以寻找适当的方法消除伪影或减少伪影,提高诊断质量。现简单分析MRI常见的几种伪影[1]。1图像处理伪影  相似文献   

16.
刘新红  路卫 《医疗装备》2012,25(1):34-35
目的:CR图像的伪影直接影响诊断的质量,本文探讨引起CR图像伪影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了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数字化摄影显示有影像伪影的照片150幅,根据伪影图像的形状来分析伪影产生的原因。结果:从150幅伪影图像中分析并证实,其伪影来自成像系统各个环节,经过相应处理后,部分伪影能够消除或减少。结论:只要技术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熟悉CR系统的操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维修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维护,CR的部分伪影是可以避免或消除的。  相似文献   

17.
的探索不同体积ITI种植体在3.0T磁共振成像(MRI)检态中的伪影影响。方法将同一直径不同长度的两枚TTI种植体分别固定在志愿者两侧下颌骨皮肤表面,做MRI测试。磁共振仪磁场强度为3.0T,采用TSE,EPI序列。结果两枚种植体都能在MRI检查中产生伪影,影响局部区域成像质量,其中体积较大的种植体产生的伪影更大。结论纯钛TTI种植体在MRI检查中,对其周嗣软组织成像有一定影响,并且伪影面积大小与种植体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各类因素。方法对工作中曾出现过的109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CR图像质量的因素有:(1)摄影技术;(2)后处理技术;(3)各种原因造成的伪影。结论要想获得一幅满意的CR图像,就要提高摄影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并要尽量避免各类伪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功能MRI的伪影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功能MRI数据分析影响较为严重的头部运动伪影、生理运动伪影、血流伪影、ghost伪影及敏感性伪影的产生机制,综述现有的伪影校正方法,并提出功能MRI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的一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除MRI伪影的各种手段。方法:原始组选择我院MR扫描仪伪影出现比较频繁的检查患者2000例,改进组为经过工程师和技师多方面分析问题后,采取适当抑制伪影措施后的检查患者2000例。结果:原始组伪影例数比例为18.45%,改进组伪影例数比例为4%,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结论:通过对二组病例研究,我们了解了伪影产生的原因及比较有效的消除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