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手术的优良率和脊柱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优81.5%、良13.9%、可4、6%。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5年者27例,优良率96.3%,5~10年者21例,优良率95.2%,10年以上者17例,优良率94.2%。结论“蝌蚪”形开窗手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因而近期、远期疗效均较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显露方式、处理要点及术后稳定性保护问题。方法:对1990~1996年间,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首次施行手术治疗的57例中的49名患者进行为期1~6年的随访。将结果按手术方式分类、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优27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8%。其中开窗或扩大开窗优良率与半椎板和全椎板手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手术实际采用扩大开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神经根的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加强术后稳定性保护。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1990年到1995年采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出突出症224例,水中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很管狭窄症共72例,其中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确诊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只有15例(占21%),其余57例(占79%)是在手术摘除腰椎间盘时探查腰神经很管时发现。手术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方式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同时切除肥厚的黄韧带、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或椎间扎,使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解除了神经根卡压。术后随访6月到5年,平均2年6个月,结果优良率达97.2%。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适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避免误区,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切除摘除治疗腰突症105例(111个髓核),探查所有病例神经根管,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均予以扩大,可疑神经根管狭窄施行预防性根管扩大。结果:术后10d,55例(52%)腰腿痛症状消失,33例(31%)较术前明显缓解;52例随访,随访0.8-3年,平均2.1年,优良率83.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有手术适应症不延长保守治疗时间,能继续保守治疗也不随意扩大手术适应 症,在能达到手术需要情况下, 要尽量缩小骨性结构切除范围,同时探查扩大或预防性扩大受累神经根管;术后应督促和指导患者尽早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下腰椎不稳和术后腰背肌衰弱综合征的发生,使病人能尽快恢复原工作或活动,并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前诊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探查发现有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病例。探讨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短期、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意义,探讨是否将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的常规步骤。方法将328例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髓核摘除术组(A组)160例和髓核摘除并神经根管探查、扩大术组(B组)168例。对A组病例只行髓核摘除术,而B组病例在行髓核摘除术后。常规探查神经根管,若发现有神经根横向移动(1cm.或神经根管入口厦中间狭区骨性或软组织性压迫,则给予切除压迫物,骨性神经根管潜行扩大。通过短期(1月内)、近期(1年内)和远期(1~15年)随访、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结果A组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0%,近期88%.远期84%;有36例(23%)患者在0.5-5年间接受二次椎间盘手术。其中28例原因为神经根管狭窄。B组168例术中发现88例(52%)有不同程度神经根管狭窄,且均为年龄40岁以上、平均病程5.8年的患者;随访总有效率分别为:短期98%,近期95%,远期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诊断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发现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发病率较高(52%),尤其40岁以上、病程较长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摘除的同时神经根管常规探查、扩大对进一步明确诊断、提高手术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探讨失败原因。方法:对225例腰椎间盘出症中162例合并有神经根管狭窄患实行开窗髓核除,扩大神经根管,随访1-3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采用Arnoidi标准,优134例(82.7%),良18例(11.1%),进步10例(6.1%),优良率(93.8%)。结论: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术中扩大神经根管及神经根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优良率和脊柱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椎板间小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结果:术后优83例、良30例、可3例,优良率97.4%.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5年40例,5年以上65例,优良率分别为94.5%、93.6%.结论: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并发症少,因而远期疗效均较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手术显露范围及手术要点,术后腰椎稳定性保护。方法:对1985~1997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9例中的51例进行6个月~8年的随访,并将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优30例,良16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针对术中实际情况,采用扩大开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基本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认为术中常规探查神经根管并结合实际进行彻底减压乃是手术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3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纯中央型23例,合并腰椎管狭窄4例,侧隐窝狭窄5例,合并终板撕裂1例。全组病例均手术治疗,采用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经硬膜外入路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进行6月至5年随访。结果 优1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87.1%,手术无定位失误,近期无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无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结论 有限切口双侧椎板间开窗行中央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能较好地保留腰椎管后部结构,术后脊柱稳定性影响小,避免了术后硬脊膜与神经根粘连受压,手术创伤小,康复快,操作可行。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聿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79+148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讨论失败原因。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共有138例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施行开窗髓核摘除,扩大神经根管,随访(1~2)年,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采用Arnoidi标准,优102例(73.9%),良26(18.8%)例,进步10例(7.3%),优良率92.7%。结论:手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在手术中扩大神经根管和神经根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神经根管狭窄诊断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9年至2002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38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行神经根管探查、彻底松解受压神经根.术后进行随访。结果:随访38例,优20例,良15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根探查、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手术显露范围及手术要点,术后腰椎稳定性保护。方法;对1985-1997年间,因腰椎间盘同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9例中的51例进行6个月-8年的随访,并将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优30例,良16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90.2%,结论;针对术中实际情况,采用扩大开挖可以获得满意效果,其优点是基本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扩大开窗减压术治疗非骨性腰管狭窄症40例。结果 平均随访2.8年。疗效优2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2.5%。结论 扩大开窗减压既治疗非骨性腰椎管狭窄症,又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优良率和脊柱稳定性.方法 采用椎板间小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合自拟强肾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 例.结果 术后优83 例、良30 例、可3 例,优良率97.4%.远期疗效评价:随访1~5 年81例,5 年以上35 例,优良率分别为98.8%、94.2%.结论 椎板间开窗单纯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且能够扩大神经根管,同时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结合自拟强肾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少,中远期疗效均满意,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服用,便于坚持,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势及操作方法。方法:采用MED-Ⅱ型系统治疗多间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53例,根据突出部位及主要症状,分别在不同间隙开窗后行髓核摘除,并适当扩大神经根管。结果:经2月-2年随访,优良率达94.34%。结论: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比传统及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1例60-81岁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各种检查以CTM诊断符合率最高,达96.8%。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采用扩大开窗和双侧潜行扩大开窗加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优良率为90.2%。结论:CTM能 显著提高该病符合率,合适的微创手术能达到安全、有效保持脊柱稳定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7例,采用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法进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减压术,其中,L4~5突出44例,L5~S1突出36例,L3~4突出7例,L4~5和L5~S1双突出12例。结果:所有患者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切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缓解85例,优良率达97.7%(85/87)。结论:微创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但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术者要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准确的手术定位。  相似文献   

19.
报告腰椎间盘外侧区突出骨化合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表现,病因和手术治疗,1990-1998年我院共收治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38岁-70岁,平均53.3岁,采用扩大开窗切除骨化椎间盘,扩大神经根通道,随访6月-5年,平均3年1月,疗效满意,优良率,77.5%,认为:腰椎间盘外侧区突出骨化合并侧隐窝狭窄,易致神经根硬性骨化椎间盘压迫,按摩推拿将进一步损伤神经根,可能产生不可逆性病理改变,该症已在我院放弃保守,一经诊断,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脊柱内窥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德发  黎庆初  张明  覃智斌  陈民生  罗敏 《广西医学》2005,27(12):1955-1956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下行腰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脊柱内窥镜系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患者年龄55-78岁,51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观察其疗效。结果67例获得3个月~35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按Nakal标准评定,优良率86.6%。结论脊柱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问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优点,是目前该类疾病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