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纤维蛋白溶酶原是人纤维蛋白溶酶的前体物质,没有活性。在正常人体内,人纤维蛋白溶酶原通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激活转变成有活性的人纤维蛋白溶酶。有研究表明人纤维蛋白溶酶原和人纤维蛋白溶酶在临床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2种制品在国内外都没有相应的商业化产品可供临床使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规模生产、使用人纤维蛋白溶酶原和人纤维蛋白溶酶成为可能。我们就人纤维蛋白溶酶原和人纤维蛋白溶酶的研究进展,以及从人血浆中制备人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方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胶的生产及性质和治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胶也称为纤维蛋白粘合剂,是人血浆的衍生物,它有粘合组织及止血能力,疗效快速且有美容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纤维蛋白胶质量标准,纤维蛋白胶经有机溶剂结合去污剂(SD)法处理灭活病毒后物理和生化性能及其临床使用实例。纤维蛋白胶的原理是模仿血液凝固过程的最后阶段。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胶的有效成分。在钙离子存在时凝血酶将它转变为纤维蛋白。该蛋白浓缩物中还含有因子Ⅷ,它可稳定纤维蛋白网,加入的抗蛋白酶则起到延迟纤维蛋白被快速蛋白水解的作用。反应结果,使稳定的纤维蛋白胶具有粘连和弹性的特性,这对止血很重要。有几种物质可用作制造纤维蛋白胶的原料,最常用者为冷沉淀,生产因子Ⅷ的副产品和Cohn氏组  相似文献   

3.
纤维蛋白原升高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升高的原因。方法用磁珠法检测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结果纤维蛋白原升高患者达到总检测例数的28.9%,在纤维蛋白升高患者中,恶性肿瘤占21.1%,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脑出血和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所占比例均超过10.0%。结论恶性肿瘤是导致纤维蛋白原升高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脑出血和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和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的光学检测法吴峰,马西,车金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有多种,大多数方法是以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作为凝固时间的函数为基础,此类方法只能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而不能反映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功能状况,而且反应过程受肝素和纤维蛋白(原)降解...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期研究成果,纤维蛋白胶不仅是一种良好的非限制性、生物可降解血管外支架,能够预防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而且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系统,能够提高血管外膜基因转染效率.目的:验证应用纤维蛋白胶外支架转染PCNA基因反义寡核苷酸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纤维蛋白胶支架组、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后两组分别给予纤维蛋白胶和纤维蛋白胶与携带PCNA反义寡核苷酸腺病毒的混合物于静脉桥外周均匀喷洒.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28天模型组静脉移植物内膜和中膜增生明显,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明显减少(P < 0.01),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明显少于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P < 0.05).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PCNA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P < 0.05),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表达明显弱于模型组(P < 0.05).提示血管外膜反义PCNA转染可进一步抑制移植静脉管壁PCNA表达,纤维蛋白胶外支架联合反义PCNA对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被誉为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有研究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许旺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为3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抗氧化剂诱导,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加入1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组加入2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结果与结论:培养第3,7,14,21天时取各组细胞行CCK-8细胞毒性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增快(P<0.05),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相比,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组各时间点细胞增殖增快(P<0.05);培养第21天时Real Time PCR检测发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细胞内S-100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组相比S-100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第21天时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S-100(+)细胞百分比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1组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2组相比,阳性细胞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且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许旺细胞的分化率高,优于传统化学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前期研究成果,纤维蛋白胶不仅是一种良好的非限制性、生物可降解血管外支架,能够预防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而且是一种良好的药物缓释系统,能够提高血管外膜基因转染效率。目的:验证应用纤维蛋白胶外支架转染PCNA基因反义寡核苷酸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纤维蛋白胶支架组、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后两组分别给予纤维蛋白胶和纤维蛋白胶与携带PCNA反义寡核苷酸腺病毒的混合物于静脉桥外周均匀喷洒。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28天模型组静脉移植物内膜和中膜增生明显,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明显减少(P〈0.01),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明显少于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P〈0.05)。纤维蛋白胶联合反义PNCA组PCNA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P〈0.05),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表达明显弱于模型组(P〈0.05)。提示血管外膜反义PCNA转染可进一步抑制移植静脉管壁PCNA表达,纤维蛋白胶外支架联合反义PCNA对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用血凝仪检测先证者家系3代6人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分别用Clauss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片段分布.PCR扩增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析.结果 先证者APTT、PT正常,而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抗原正常,而纤维蛋白原活性降低,先证者母亲和胞姐表型与之相似.基因分析显示先证者纤维蛋白原FGA基因2号外显子g1233→a杂合碱基改变(密码子GGT→CAT),导致Arg16His错义突变,该突变来源于母系.结论 纤维蛋白原α链Arg16His杂合错义突变是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焰  魏文宁  杨锐 《检验医学》2002,17(2):98-99
纤维蛋白原(Fbg)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血行转移等病理过程.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自动检测系统,是在分析Fbg转变动力参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测定方法,该系统是利用微机对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过程的实时监测并计算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和功能指标,以反映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和维蛋白原的血浆浓度.我们对47例高Fbg病例进行了上述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基材料包括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的天然聚合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开发各种组织工程支架和生长因子释放系统。为满足不同组织工程对支架三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要求,纤维蛋白基材料可以制成凝胶、黏胶、微珠和纳米纤维,也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材料复合。文章讨论了纤维蛋白基材料的主要性能,并重点论述了此类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脑梗死的早期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92例脑梗死组、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g/L)。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B1B2、B2B2基因型频率及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1B2、B2B2基因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B1B1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有相关性。提示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I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脑梗死的早期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92例脑梗死组、8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分析;采用组织凝血活酶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g/L).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B1B2、B2B2基因型频率及B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高(P<0.05);B1B2、B2B2基因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B1B1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梗死有相关性.提示β纤维蛋白原基因Bcl-Ⅰ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遗传易感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从正常查体人员中随机选择105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4 g/L者作为实验组,在同一人群中按年龄、性别11配比的原则,选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小于4 g/L者作为对照组;深入现场,检测可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的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并随访比较了不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者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9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高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6.1±0.8 g/L)明显高于低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的(4.4±0.5 g/L);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者CHD的发病率(24%)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者(10%).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血液学界通常通过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来判断纤维蛋白量的降低和质的异常,评估出血危险性。纤维蛋白原的升高通常预示各种缺血性事件的存在,建议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就是基于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孙黎  俞琼琰  陈英  李大帅  俞菁  龚波 《检验医学》2014,(11):1112-1114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在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正常孕妇、47例轻度先兆子痫、27例重度子痫患者和55名健康未孕女性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先兆子痫的预测价值、以Pearson法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先兆子痫发生时间的关系。结果先兆子痫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孕妇和未孕健康女性增高(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轻度先兆子痫和重度先兆子痫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0.62~0.78)和0.70(0.58~0.82)。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发生先兆子痫的孕周呈负相关(R=-0.33,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测先兆子痫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对冠心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9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01例和非冠心病组268例,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于非冠心病组。三支、闭塞病变的冠心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Logistic回归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脉病变紧密相关,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预测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纤维蛋白原的检测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蛋白原以2~4mg/ml的浓度存在于人血浆中,关于纤维蛋白原分子的严格定义一直存在争论,同时分子结构及可凝固纤维蛋白原之间的联系也无一致的意见,然而一致同意纤维蛋白原的主要功能是它的可凝固性,因此沉淀可凝固纤维蛋白原已成为衡量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水平的重要尺度。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传统上纤维蛋白原水平主要是作为消耗性凝血病的诊断指标,但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血栓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密切相关;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是冠…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为1例22岁的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先后输注了相当于40mg/kg 和4mg/kg 纤维蛋白原的新鲜冰冻血浆(FFP),以治疗其齿龈出血过多,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纤维蛋白原对出血时间(BT)的影响、作用持续时间及其与血浆和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关系。初次输注纤维蛋白原40mg/kg,输注前及输注后第1~4、7、9天分别测定患者的BT、血小板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初次输注后2个月再输注纤维蛋白原4mg/kg.亦分别在输注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围产期妇女外周血大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分析探讨。方法运用手工法和 VASTEC CA7000凝血分析仪分别对309例围产期妇女外周血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结果309例围产期妇女大血小板阳性率为53.39%,122例正常妇女大血小板阳性率为13.11%。围产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血小板阳性,纤维蛋白原增高的为90例,大血小板阳性,纤维蛋白原不增高的为75例,大血小板阴性,纤维蛋白原增高的为52例,大血小板阴性,纤维蛋白原不增高的为92例。大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产期孕妇外周血中大血小板较正常妇女多,围产期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增多伴随着纤维蛋白增高。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支架置入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在心血管支架置入前后的变化及其影响.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9)和Medline database(1994/2009),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26篇文章.从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心血管支架置入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及在心血管支架置入过程使用抗凝药物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3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都存在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变化,心血管支架置入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使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失衡,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在置入后使用抗凝药物,也会对纤维蛋白原产生影响,使治疗出现不同的效果.结论:纤维蛋白原在心血管支架置入的变化及置入后抗凝药物对其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