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就诊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32例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阴式组),30例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在术后高烧和术后止痛剂的应用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三方面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间短;在剔除子宫肌瘤最大直径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患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略优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结论: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各有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2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有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等方面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因此其逐渐取代了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被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到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12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步骤依据常规步骤进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出血量,观察术后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剔除的子宫肌瘤重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剔除的子宫肌瘤平均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下、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次切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由于子宫肌瘤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所以可以保留子宫、维持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子宫肌瘤剔除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关注。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子宫肌瘤剔除术由单一的、有创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向微创方向即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发展。现将我院妇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接受3种不同术式子  相似文献   

5.
李丽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34-235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手术时间少于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优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全年行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例68例,与86例常规手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子宫肌瘤治疗术相比,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良好,手术时间(60±15)min,出血量(200±60)ml,住院时间(4±1.5)d,切口甲级愈合。结论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更好成形子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唐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188-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安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剔除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1%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妊娠及分娩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诊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收集82患者例子宫肌瘤的发现时间、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子宫肌瘤的直径、数量、位置及类型,妊娠及分娩情况,并观察母婴的并发症情况;同时还要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妊娠终止的方法、产程用时、产中及产后的出血量及产后住院修养的时间。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后,未孕者18例,怀孕者64例(其中23例自然分娩、41例剖宫产分娩)。结果接受手术剔除子宫肌瘤术时,年龄<34岁的患者术后妊娠成功率普遍高于年龄>34岁的患者(差异系数P<0.01);子宫肌瘤单发者术后妊娠成功率高于多发者(差异系数P<0.01);宫体肌瘤者术后妊娠成功率高于宫颈肌瘤者(差异系数P<0.05)。多发子宫肌瘤者发生先兆性早产、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单发者(差异系数P均<0.05);子宫肌瘤直径>5 cm、肌壁间子宫肌瘤的患者发生先兆性流产、早产、胎位不正、胎盘前置、开腹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危险率均高于子宫肌瘤直径5 cm、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差异系数P均<0.05)。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自然分娩和行剖宫产术的产程均会延长、产中及产后的出血量更大、产后修养天数明显增多(子宫肌瘤患者P均<0.05)。结论子宫肌瘤对妊娠成功有很大的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肌瘤的直径、数量、位置及类型均有关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成功率,并且会引发多种母儿并发症,开腹剖宫产的发生率也更高,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子宫肌瘤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于绪金  张莹 《哈尔滨医药》2012,32(4):284-2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剖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116例患者及58例合并子宫肌瘤未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产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组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产后2年,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产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由有经验的医师选择性的对妊娠并发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  相似文献   

11.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平  李云  邓玲 《江西医药》2007,42(1):39-4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非脱垂子宫并发子宫肌瘤患者施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52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共剔除肌瘤102枚,直径0.5~9.5 cm,平均4.4cm;平均手术时间52min;术中出血量108ml.结论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但应用时须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余霞 《云南医药》2013,(1):58-60
<正>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以前多不主张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操作的熟练,已证明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1]。本文分析了我院7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旨在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行性,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05月我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对比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6)患者行小切口开腹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n=36)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于微创术式,疗效安全可靠,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小切口开腹手术治疗范围较广,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减少因子宫肌瘤行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心理负担及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本院2009~2011年剖宫产同时发现子宫肌瘤,剔除与未剔除肌瘤病例术中出血量对比,术后远期随访观察。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者21人,未剔除者12人,将这2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3d血色素、产后半年之内是否因肌瘤需二次手术作为对照。结果剔除肌瘤者与剔除肌瘤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远期观察剔除肌瘤者21例中,术后半年之内无一例因肌瘤需行二次手术;相反未剔除者12例中,一例因产褥期一直血性恶露不止行子宫次全切除,一例术后因肌瘤导致月经量过多,中度贫血,假孕疗法半年行肌瘤剔除术,月经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很有必要,出血不多,可以忽略不计;术后无一例因子宫肌瘤需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传统手术方式,但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备受关注。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观察组),年龄23~45岁,平均(36·25±5·45)岁;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对照组),年龄25~48岁,平均(36·92±5·30)岁,两组术前行B超检查均提示子宫肌瘤,子宫小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出现率较对照组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剔除肌瘤数量高等优点,不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口极小,术后粘连情况非常少,适用于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传统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与同期行开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剔除肌瘤数量及大小、术后最高体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明显疼痛例数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相对减少,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腹部不留下疤痕、术后患者身体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一般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29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直径≥5cm)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妊娠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术后恢复及痊愈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15年至2018年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n=50)与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n=50),观察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更为理想,可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190例病患,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9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参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优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