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卓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40-14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0年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和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前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可有效消除或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状况,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老年慢性病档案的建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高血压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对照组100例,执行一般的社区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可以很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改进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照组11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和各种治疗项目了解程度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使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加深,缩短住院时间,对医疗机构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激励护理模式下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断的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为68.2%(30/44),高于对照组的40.2%(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68.2%(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非洛地平治疗并联合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对照组单纯给予尼群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牵引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3%,对照组优良率为8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145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73例观察组和72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4.1%显著低于对照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能够降低护理风险投诉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延续护理在出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8月的3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9月-2014年2月的3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MBI评分、患者依存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1个月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依存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依从性及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75例8-14岁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组(干预组A)、居家护理行为干预组(干预组B)各25例。对照组护理干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A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即对哮喘患儿进行集体教育、个体指导、心理干预;干预组B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居家护理行为干预(指导家长护理)。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哮喘控制水平均提高,干预组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A、干预组B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改善更明显,急诊次数与缺课次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干预组A与干预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和居家护理行为干预均能有效改善哮喘患儿症状,提高哮喘疗效,对哮喘患儿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等。4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发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HAMD量表评分以及SGRQ问卷中的疾病影响部分和总分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护理前后,除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护理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治疗并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血液透析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阻碍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PT、APTT,探讨护理要点。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6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产妇,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自然分娩率及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其自然分娩率为7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5),观察组中62例患者阿氏评分≥8分,占96.88%,对照组中52例患者阿氏评分≥8分,占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行针对性的围手术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我院脊柱外科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狭窄症住院患者60例,按住院号尾数随机分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脊柱外科住院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治疗各阶段进行功能障碍指数评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评分(HADS),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分级,制订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并实施。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评分结果适时更改护理干预级别并实施分级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的患者ODI、VAS和HAD分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护理疗效明显提高,患者间歇性跛行得到缓解、减少疼痛、降低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艺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16-117,1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循证护理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改善率、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循证护理组的情绪改善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1);循证护理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P<0.01);循证护理组的止血时间为(2.29±0.5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76±0.79)d(P<0.05);循证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为(6.15±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42±2.93)d(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情绪改善率和护理总有效率,显著缩短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普通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恐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以及,术前晚20点时的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术前无恐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以上恐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心理干预对于减少结肠癌开腹治疗患者术前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具有积极意义,更好的保证患者术前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19.
叶勉之  朱秀珍  陈冲  邓在春 《中国药房》2012,(18):1648-165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而患者满意率、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控制成本、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49-15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57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4~48 h各血压段情况、产后48 h血压恢复正常率、护理后SAS和SDS自评分及产后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陪伴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娩后护理中应用价值广泛,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