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解热机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解热、镇痛作用及其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家兔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及大鼠内毒素发热模型,观察清开灵冻干粉解热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观察清开灵冻干粉镇痛作用.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及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能有效抑制内毒素导致的大鼠发热和2,4-二硝基苯酚导致的家兔发热,显著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IL-1β及cAMP的含量;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推迟热致痛小鼠添后足时间.结论:注射用清开灵冻干粉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IL-1β的生成,从而降低下丘脑发热介质cA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清开灵注射液是在传统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纯中药复方制剂,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注射剂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智不清等治疗。现代研究表明,清开灵注射液具有解热抗炎、保护脑组织、保肝降酶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治疗。通过对多年来已发表的关于清开灵注射液临床研究文献和不良反应报道的搜集整理,对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拓展清开灵注射液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开灵注射液对家兔实验性发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简称QKL)对家兔实验性发热的解热作用。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观察QKL对两种发热模型的解热效应,以及对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QKL对家兔正常体温的影响不大(P>0.05),对内毒素性和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均有显著性的解热效应(P<0.01),同时明显抑制脑脊液cAMP含量的升高(P<0.05)。两种发热模型的体温变化与其脑脊液中cAMP的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内毒素性发热r=0.9739,P<0.05;内生致热原性发热;r=0.9842,P<0.05)。结论QKL的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cAMP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清金注射液解热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金注射液(QJI)的解热作用机理。方法:用伤寒、副伤寒甲乙型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与大肠杆茵茵液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家兔脑脊液(CSF)中环磷腺苷酸(cAMP)、大鼠血浆中cAMP及血清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结果: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三联疫苗致发热家兔脑脊液中cAMP的升高;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致发热大鼠血浆中cAMP与血清中IL-1含量的升高。结论:清金注射液具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与内生致热原IL-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肿瘤发热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临床反复应用解热镇痛药和激素类药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我院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肿瘤发热32例,并辅以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清开灵软胶囊和硬胶囊的解热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系列制剂质量控制评价提供依据。采用UPLC-LTQ/Orbitrap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结合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比较清开灵2种制剂干预后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各组的代谢轮廓能够明显区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烟酸、胆碱、马尿酸、磷脂酸胆碱、Lyso PC(14∶0)、Lyso PC[16∶1(9Z)]、Lyso PC(18∶0)、Lyso PC[20∶3(5Z,8Z,11Z)]8种内源性代谢物具有差异性变化(P0. 05),可视为与发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但二者对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血浆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软胶囊对8种生物标志物均呈不同程度回调,其中对烟酸(P0. 05)、马尿酸(P0. 01)、磷脂酸胆碱(P0. 05)、Lyso PC[20∶3(5Z,8Z,11Z)](P0. 05)呈显著性回调;而硬胶囊仅对烟酸(P0. 05)、马尿酸(P0. 01)、磷脂酸胆碱(P0. 05)呈显著性回调,对胆碱、Lyso PC(14∶0)、Lyso PC[16∶1(9Z)]、Lyso PC(18∶0)、Lyso PC[20∶3(5Z,8Z,11Z)]未出现回调,说明软胶囊对差异代谢物的回调作用较硬胶囊更为显著。此研究通过清开灵软/硬胶囊干预酵母诱导发热大鼠发热模型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对二者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比较。2种剂型主要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控制炎症反应发挥解热作用。软胶囊对溶血磷脂类潜在生物标记物的回调作用显著于硬胶囊;从代谢组学的角度阐述了清开灵软/硬胶囊解热作用差异,为临床剂型选择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体外抗H1N1、H5N1、H7N9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通过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血凝滴度(HA)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评价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灭活、治疗、中和、预防)对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并且通过MTT法测定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和利巴韦林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体外抗H1N1流感病毒作用。结果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的最大无毒浓度为0.391 mg/ml,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最大无毒浓度为3.907μg/ml。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以预防方式给药可以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增殖,能显著降低H1N1、H5N1和H7N9流感病毒的HA和TCID_(50),以治疗方式给药能明显降低H1N1流感病毒的HA和TCID_(50)(P0.05或P0.01)。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抗H1N1流感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25 mg/ml、2.19μg/ml,治疗指数分别为5.32、95.89。结论清开灵软胶囊制剂前体对H1N1、H5N1、H7N9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且对H1N1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有别于青年人,多数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易合并多种致病菌感染.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发热性疾病.我科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20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吴芳  安永康  朱艳琴 《光明中医》2014,(10):2065-206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清开灵注射液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清开灵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Ec-109细胞进行干预,然后用MTT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对Ec-10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用AO/EB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和染色实验均显示清开灵注射液能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生长。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评价清开灵制剂治疗感冒发热的相关文献,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将"感冒发热""清开灵"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统计学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清开灵制剂的用法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选取其中检索到的7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发现对于感冒发热患者,不同剂型的清开灵制剂均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疗效会受到患者年龄、疾病证型以及药物剂型、剂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对于因入里化热及外感风热而导致的发热患者,应用清开灵制剂治疗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医护人员应以患者临床证型为依据,采取适当剂型的清开灵制剂,控制用药剂量,并对儿童用药及注射剂安全用药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病毒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清开灵治疗的观察组诸多症状的消失时间,如发热、流涕、咳嗽、咽痒,以及痊愈数、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有别于青年人,多数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易合并多种致病菌感染.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发热性疾病.我科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20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肺部感染有别于青年人,多数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易合并多种致病菌感染.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发热性疾病.我科采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120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功效,多用于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治疗。我院用清开灵注射液发生6例过敏反应,经及时治疗均转危为安,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以来用清开灵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6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6.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风热型感冒发热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霖 《福建中医药》1998,29(6):22-23
清开灵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且疗效较好的纯中药制剂,它是由古代名方“安宫牛黄丸”经现代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醒神开窍之功。笔者自1997年8月至1998年3月,应用清开灵注射液为主治疗风热型感冒发热持续或反复达3d以上54例,并与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清开灵注射液和常规退热西药(安痛定、安乃近和布洛芬颗粒)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退热疗效。方法:126例急性上呼吸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随机分成清开灵退热治疗组和常规西药退热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和头孢拉啶注射液静滴。观察临床退热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维持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和抗炎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退热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蟾酥注射液体外抑菌作用以及对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07-A9微量稀释法测定蟾酥注射液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值;腹腔注射LPS(8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测定不同时间点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 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蟾酥注射液对5株MRSA的MIC和MBC值均大于2 mg生药/ml;蟾酥注射液(6.4、3.2、1.6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量效关系较显著;蟾酥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下丘脑中c AMP、PGE2的含量。结论:蟾酥注射液对MRSA没有直接抑菌的效果,但蟾酥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可能与降低下丘脑c AMP、PGE2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癌肿发热13例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550008)袁仕烈主题词肿瘤/并发症,发热/中医药疗法,@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应用发热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恶性肿瘤的发热可由肿瘤本身引起或肿瘤并发感染所致。笔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清开灵、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迎 《陕西中医》2009,30(7):892-893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针剂二种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及成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针剂在近十几年间国内文献资料较完整的不良反应个案报告共243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类型以皮疹、发热多见,强度以轻、中型为主,几乎均发生于首次用药过程中,加大给药浓度,合并用药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及严重程度增加,患者年龄越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而老年患者重型不良反应多见。结论: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针剂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使用剂量,避免合并用药,提高药品质量,严格制剂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