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6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0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20例,CT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15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9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6例.64例中CT诊断鼻窦炎10例,真菌性鼻窦炎46例,8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病变.结论 窦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充填软组织影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厂矿企业职工在高温粉尘作业环境下,上颌窦病变发生率与在正常环境下的区别,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高温粉尘作业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方法:将高温粉尘工作人员按照工龄分为3组,同时随机抽取224名非高温作业的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对照,均进行一次上颌窦CT影像检查,通过比较,观察上颌窦病变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类不同人员上颌窦的诊断研究,发现从事高温粉尘作业人员上颌窦病变(上颌窦炎、上颌窦息肉及上颌窦囊肿)发生率明显高于机关工作人员。结论:环境温度及粉尘对上颌窦的病变发生率有明显影响,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有一定规律可循,为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0例,回归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CT及MRI诊断的要点。结果:10例患者中,发生于蝶窦5例、筛窦3例及上颌窦2例。其中,CT检查的表现为:受累窦腔内充软组织影、窦壁骨质破坏且伴有周围骨质增生肥厚;MRI检查表现:TIWI低信号3例、等信号7例,信号增强后病变发生明显的强化。结论: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中,CT及MRI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联用两种方法提高诊断及鉴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蝶窦炎症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合理选择术式。方法对单纯蝶窦炎症性疾病采用W igand术式;对伴有筛窦病变者,采用M esserklinger术式;对范围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采用扩大鼻侧切开径路。结果除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术后2年死亡,1例视力下降好转外,余19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至3年,无复发。结论CT与MR I检查对蝶窦病变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病变范围、性质、大小是选择手术方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证明为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窦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及窦壁骨质破坏为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共有表现,肿瘤可沿破坏的窦壁或沿神经向窦外侵犯呈浸润性生长。结论:CT扫描是准确评价上颌窦恶性肿瘤及其分期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的意义。方法对64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20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20例,CT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壁吸收破坏15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上颌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9例,CT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6例。64例中CT诊断鼻寞炎10例,真菌性鼻窦炎46例,8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病变。结论寞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充填软组织影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实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本院2013年5月份至2014年8月份之间本院收治的64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对这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出率为100%,在40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检查出炎性病变的有26例,检出炎性病变率为65%;而在24例采用CT检查的患者中,检出炎性病变的只有8例,炎症性病变检出率为33.3%,就炎症性病变的检查效率来看,核磁共振检出炎症性病变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两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和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出率,然而就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核磁共振的诊出率要高于螺旋CT,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双回波成像在肝内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根据临床表现、生化检查、CT检查及手术病理随机选择肝内良、恶性占位病变各40例,每例均进行SE、T1W、FSET2W及磁共振双回波成像检查,对其磁共振双回波成像信号进行比较。结果:根据磁共振双回波信号的比较、分析,得出其对良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5%,对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4%。结论: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磁共振双回波成像信号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输尿管占位性病变患者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分析研究,结果52例受检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原发输尿管癌12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10例,MSCTIVU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完全符合诊断要求。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占位性病变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CT扫描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收治的65例肝实质性占位患者的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肝占位的CT扫描征象,按其数目、边界以及部位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肝占位患者的CT表现其边界的清与不清(P<0.01),单发低密度灶与多发低密度灶(P<0.01),经增强后强化与不强化(P<0.01)都各有其典型的CT征象,多能做出其定性的诊断(P<0.05)。结论 CT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具有较高的独立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临床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2 例占位病变患者经CT 导引下穿刺活检并做病理分析.结果:22 例中恶性病变13 例,其中鳞癌2 例,腺癌2 例,转移癌3 例,浆细胞瘤1 例,未能确定组织类型仅见恶性细胞1 例.良性病变9 例10 部位;其中炎性病变6 例,结核1 例,囊腺瘤2 例,腹膜增厚1 例.其中个别病例出现少量气胸、积液、针道渗血,均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明确占位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病理分型、化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0):126-127
目的探讨CT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的CT资料。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肾脏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按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密度、形态、边缘、CT值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征象而定性,说明CT对于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3例共有64个病灶:皮质腺瘤15例21个病灶,嗜铬细胞瘤18例21个病灶。皮质腺癌6例6个病灶,转移瘤4例6个病灶,神经母细胞瘤5例5个病灶,淋巴瘤1例1个病灶,肾上腺囊肿2例2个病灶,节细胞神经瘤2例2个病灶。结论大多数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对肾上腺占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表现及漏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其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我院169例经我院诊治的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且随访资料完整者,通过超声图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对比,查找误诊、漏诊原因。结果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胆囊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结论超声显像胆囊结石及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息肉类型的良恶性病变不易作出准确判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丽燕 《医疗装备》2006,19(10):39-40
目的:探讨CT检查在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于58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改变.临床表现和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CT表现为鼻窦充填密度不均软组织影响20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窦内充填软组织影伴散在不规则钙化灶加例,术前均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上领窦内壁吸收破坏15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10例;上领窦骨壁出现增生硬化9例,术前明确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6例。58例中CT诊断鼻窦炎症48例,其中46例术前临床初诊为真菌性鼻窦炎,12例为上颌窦/筛窦肿物或占位性病变。结论:窦腔内散在斑块状钙化的软组织充填是真菌性鼻窦炎CT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的CT表现常会导致术前误诊。虽然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CT在其诊断中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且是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鞍区囊性病变35例,分析其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 收集的病例中,包括囊性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19例、Rathke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结论 MRI是鞍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变诊断采取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组采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比较两组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1.7%(33/36),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9.4%(2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5.675,P0.05)。观察组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腺癌及炎性假瘤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应用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的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逆行肾盂造影对肾盂,输尿管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逆行肾盂造影后,经输尿管插管注入一定数量浓度的造影剂后行CT扫描,观察肾盂及输尿管占位CT扫描的腔内,外表观,并与手术对照,以评价CT-逆行肾盂造影的价值。结果:CT-逆行肾盂造影可以较好的显示肾盂输尿管占位的腔内肿物,管壁状况,肿块大小,邻近组织侵犯,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结论:CT-逆行肾盂造影对肾盂,输尿管占位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夏春华 《疾病控制杂志》2004,8(4):325-325,328
多排螺旋CT不仅具有普通螺旋CT的特征,而且可快速、准确地对病变行多方位、多平面及三维重建观察,更易发现病变的特征,利于鉴别诊断。现将笔者利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