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广州某医院2000~2003年结肠切除术患者291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1.6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47.06%),其次为手术切口(38.24%);泌尿道插管、腹腔引流时间长、糖尿病、使用H2受体拮抗剂及化疗等与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积极控制糖尿病,减少使用H2受体拮抗剂,合理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结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0例,依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对比其感染率,通过菌株培养及鉴定判断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感染的临床特点,明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易感染部位。结果 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例、84例次,感染率30.42%、例次感染率35.00%;73例感染患者中52例为多重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1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3.59%、革兰阳性菌占14.50%、真菌占51.9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腹腔为主占38.10%,其次为下呼吸道占15.48%;引起52例患者病原菌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抗菌药物的滥用。结论感染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衰竭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原因,因此临床要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依据病原学分析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与治疗感染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9例,106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8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7例次,占44.34%),其次为腹腔(34例次,占32.08%)。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3.95%),革兰阳性菌33株(43.42%),真菌2株(2.63%)。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日数≥30 d、 合并并发症、侵袭性操作、血清清蛋白<35 g/L、白细胞<4×109/L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及腹腔感染为主,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及血白细胞低均是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6897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4年平均医院感染率为7.92%,医院感染例次率为9.87%,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脑梗死患者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5.35%、14.78%、10.46%。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住院时间、意识状态、侵袭性操作、慢性基础疾病、吸烟与饮酒史、应用H2受体拈抗剂。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重点监控,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寻求有效地控制措施.方法 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其医院感染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24.0%,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占49.0%,其次为呼吸道占28.6%;感染患者平均年龄(55.3±6.8)岁、平均住院日(39.4±4.9)d;非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2.5±8.9)岁、平均住院日(29.2±5.6)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7%,明显高于未合并肝硬化患者的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33.2±3.60)g/L,低于非感染患者的(38.9±2.3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住院时间长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必须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09,9(6):121-121
美国学者进行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33752例病例,130471名对照,对病例组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H2RA)的服用情况至少观察10年。  相似文献   

7.
常怡勇 《家庭健康》2012,(10):48-48
替丁类药物正规学名叫H2受体拮抗剂,因为这类药物的名字中都含有替丁二字,因此俗称替丁类药物。替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药物,而秋冬季节正是消化性溃疡等胃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胃病患者要准确认识替丁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后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57,自引:6,他引:51  
目的为了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的75例气管切开后患者的痰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占同期病区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68.18%,而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占多数。本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治疗中均应用气管插管、给予皮质激素、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结论以上因素可能是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用抗生素,还应努力消除易感因素,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肝硬化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并探讨其高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某院近10年来出院和病死的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32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16例,感染率36.2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以下呼吸道最高,占31.03%,腹腔(包括胸腔感染)次之,占29.31%。住院时间长,有脾肿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长短、基础病的严重程度、病程中有无出血、有无脾肿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病情严重,病程长,以及反复化疗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并且容易重复发生感染,病死率高;为了更好的控制血液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以便采取有利的控制措施,对我院血液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