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纤溶系统部分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妊高征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和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免疫法检测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40例)和50例妊高征患者的纤维蛋原(Fbg)、纤溶酶原(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结果纤溶系统各项指标在妊高征组、正常晚期妊娠组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妊娠组(P<0.01);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中、重度妊高征组Fbg、PLG、D-Dimer、PAI均显著增高(P<0.01),而t-pA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存在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状态,产前测定纤溶功能指标对妊高征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度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非孕妇女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和妊高征患者68例(其中轻度22倒、中度25例、重度21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正常非孕妇女纽比,正常晚期妊娠组和妊高征组的PT、APTT缩短(P〈0.05),Fbg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相比,中、重度妊高征组PT、APTT均有明显缩短(P〈0.05),Fbg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组处于血栓前状态。进行孕妇产前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对妊南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宝瑛  钟梅  余艳红  顾红  郑磊  王前 《天津医药》2002,30(12):710-712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状态、抗凝及纤溶系统部分功能指标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20例和62例妊高征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α_颗粒膜蛋白 (GMP_140)、抗凝血酶_III(AT_III)、蛋白C系统筛选 (ProCGlobal)、纤溶酶原 (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_PA)及其抑制物 (PAI)和D_二聚体 (D_Dimer)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 ,妊高征组vWF、GMP_140水平均显著增高 ,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 (P<0.01) ,而AT_III、ProC活性均显著下降 (P<0.01) ,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 ;妊高征组PLG、D_Dimer、PAI均显著增高 (P<0.01) ,中重度患者尤其明显 ,而t_PA无显著性改变 (P>0.05)。结论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 ,因此产前测定凝血和纤溶功能指标 ,对监测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前后妊娠高血压 (妊高征 )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浓度的变化及NO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非妊娠妇女ASAI级 (献血员 ) 2 0例 (非妊娠组 )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2 0例 (妊娠组 ) ,重度妊高征患者 2 0例 (妊高征组 ) ,分别在硬膜外阻滞前、后 15min并手术切皮前 ,取母体肘静脉血 4mL ,测定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 :硬膜外阻滞前与妊娠组相比 ,非妊娠组与妊高征组的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与硬膜外阻滞前相比 ,硬膜外阻滞后非妊娠组、妊娠组及妊高征组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硬膜外阻滞可使妊高征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升高 ,提示硬膜外阻滞对妊高征具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参数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正常晚期妊娠妇女(80例),妊高征患者(80例),对照组(正常体检妇女8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着重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的结果,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高征组的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MPV、PDW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小板参数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妊高征是妊娠晚期严重威胁产妇及婴儿生命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将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我们将尿微白蛋白(Alb)测定作为早期诊断妊高征的方法,并分析妊高征患者尿Alb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肾损害的关系。1999年1月~2002年9月,我们测定非孕期正常育龄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妊高征患者共9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 4 0例孕妇 ,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 0例 (妊高征组 ) ,正常妊娠 2 0例 (妊娠组 )和正常非孕妇女 2 0例 (正常组 )的血清瘦素水平 ,并将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水平为 ( 2 2 .0± 1 3.2 ) μg/L ,略高于妊娠组的 ( 1 9.8± 7.8) μg/L( P >0 .0 5) ,妊高征组及妊娠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 7.1± 5.1 ) μg/L( P <0 .0 1 )。妊高征组和妊娠组孕妇血清瘦素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均无相关性。正常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r =0 .61 ,P <0 .0 0 1 )。结果提示 ,妊娠期间瘦素的调节机制不同于非妊娠妇女 ,妊娠妇女瘦素水平与妊娠晚期体质指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浆神经肽Y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 30例妊高征病人、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 2 6例正常妇女的血浆NPY水平 ,以及妊高征病人分娩后 2周的血浆NPY水平。结果 妊高征组分娩前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均为P <0 0 1) ;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NPY水平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妊高征组分娩后NPY水平明显下降 ,与分娩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而妊高征组分娩后NPY水平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NPY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均为P >0 0 5 )。结论 妊高征病人的血浆NPY水平明显升高 ,NPY增加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妊高征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探讨NK细胞与妊高征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检测20例正常非蟹娠妇女(NNP组)、30例正常妊娠妇女(NLP组)及20例妊高征患者(PIH)外周血NK细胞表型及表面受体CD94/NKG2。结果:①妊高征患者外周血NK细胞以CD56+CD16+亚群为主,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相应亚群,而CD56-CD16+亚群也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相应亚群。②正常妊娠妇女、妊高征患者外周血均以CD94+亚群为主,而妊高征患者外周血CD94+亚群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相应亚群。结论;刹定外周血NK细胞亚群CD94,临床上可预测妊高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及D-二聚体检测在妊高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 2 4例妊高征者 (妊高征组 ,其中重度妊高征 15例 ,轻、中度妊高征 9例 ) ,和正常妊娠妇女 2 0例 (对照组 )为观察对象 ,采用 PT导出纤维蛋白原测定法 (PT- der法 )定量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测定血浆 D-二聚体。结果 :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 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明显增高 (P<0 .0 5 ) ,但轻、中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 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在妊高征患者明显升高 ,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在我院体检的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妇女组)80例,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60例和在我院住院的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100例.对3组患者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小板(PLT)和血小板容积比(PCT)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正常妇女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早期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变化原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孕妇、正常非孕妇各40例分别测定其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及原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其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凝血指标随病情加重差异越明显;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黏度等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尚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治疗产前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妇女分为正常非孕组20例、正常晚孕组20例和妊娠高血压组5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纤维蛋白原(Fb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正常晚孕组与妊娠高血压组Fbg、PAI-1、t-PA及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组的t-PA随着病情病化无改变(P>0.05),Fbg、PAI-1及D-dimer随着病情加重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纤溶功能明显降低,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机体血液呈高凝状态与严重的血栓前状态,检测血浆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胎盘催乳素(HPL)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4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及43例妊高征妇女(妊高征组,其中轻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15例)血清β-hCG及HPL水平。结果:(1)轻、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分别为(25.33±17.80)μg/L、(33.12±4.91)μg/L、(42.19±17.47)μg/L;正常妊娠妇女为(12.33±7.92)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β-hCG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7,P<0.05)。(2)轻、中、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HPL分别为(14.73±3.26)mg/L、(11.44±4.02)mg/L、(12.73±4.18)mg/L;正常妊娠妇女为(12.78±4.67)m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PL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r=-0.300,P>0.05)。结论:β-hCG可反映妊高征时滋养细胞功能紊乱的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妊高征病情的监测指标之一。HPL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妊高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心脏的影响。了解心电图(ECG)的变化规律,本文分析495例妊高征患者的ECG,并选50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ECG为对照,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择1985年1月~1990年1月间住院产妇ECG,其条件是病人妊娠前无心血管、肺肾病史,妊高征的诊断分轻中重,曾多次作ECG者,  相似文献   

16.
好文章推荐     
《中国处方药》2006,(1):72-73
推荐人:张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推荐文章《: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第8卷第2期。作者:蔡霞,等。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第7外显子G894T点突变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了66例妊娠晚期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和91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的eNOS基因多态性位点频率。结果:妊高征组eNOS基因型频率:野生型(GG)、杂合子(GT)、突变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6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高血压组40例,子痫前期组27例)、50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正常晚期妊娠组)及30例健康体检的非妊娠妇女(正常非妊娠组)血清中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肌酐(Cr)、尿素(UA)及尿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和产前子痫组的CysC均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产前子痫组的CysC又高于妊娠高血压组,产前子痫组血清Urea、Cr、UA、尿蛋白测定值与各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而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血清CysC是一种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敏感的指标,在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中具有较好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2例妊高征孕妇(轻度7例,中度16例,重度19例)血清sFas水平,并与同期3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相比较。结果(1)轻度、中度、重度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sFas含量分别为676.264±1.312pg/ml、874.563±1.429pg/ml、1106.587±1.287pg/ml和659.354±1.648pg/ml;(2)轻、中、重度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较,血清sFas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3)妊高征各组间比较,血清sFas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随着妊高征病情加重,孕妇血清sFas水平也显著增高。提示妊高征孕妇体内存在Fas/Fas-L介导的淋巴细胞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导致母体时胚胎的免疫排斥增强或细胞免疫不适当激活,从而导致妊高征的发生。孕妇血清sFas可以作为妊高征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患者的血脂特点。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检查的正常未孕妇女85例(对照组),正常妊娠组180例(正常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0例(妊高征组),分别进行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相比,除了HDL偏低外,其他各项指标都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孕妇的TC、TG、LDL、ApoB、LPa水平相对增高,ApoA1水平则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病病情的不断加重,LPa、TC、TG、LDL、ApoB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比较,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应严密监测,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利用Cel Dyn160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对103名正常妊娠妇女及48例妊高征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妊高症患者随妊娠期增加,血小板逐渐减少,而血小板体积则逐渐增大,正常妊娠妇女虽有上述变化,但不显著。两组相比,妊娠早期无显著差别,晚期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