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以来收治的13例患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病因为膝关节长时间屈曲位及踝关节急剧内翻位扭伤使腓总神经损伤或局部压迫所致,其次为下肢牵引不当引起。结论:腓总神经走行在致密的Guo窝外侧沟及腓管内,腓总神经与腓骨骨膜紧贴是卡压发生的解剖学基础,过度非正常姿势或局部卡压与下肢牵引不当是卡压发生的诱因。神经损伤程度与受压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跟腱缺损修复新术式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段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跟外侧动脉恒定发3.7(2~5)支外径为0.5±0.2mm骨肌腱支,腓动脉穿支降支发2.7(2~4)支外径为0.5±0.2mm肌腱支,分别自腱前、后缘进入腱周组织,营养腱足外侧段;外踝上段肌腱血供自外踝尖上8.2±1.8cm,由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支营养,外径0.9±0.2mm、长度2.7±0.9cm。结论: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临床成功应用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带血供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带血供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标本上,对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进行观察,并在标本上摹拟术式设计。结果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由隐动脉、膝下内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胫前返动脉分布。其外径分别为(1.7±0.4)mm、(1.2±0.3)mm、(2.1±0.7)mm和(2.3±0.6)mm。结论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周骨缺损的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腰神经后内侧支与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探讨腰神经后内侧支在乳突副突间沟骨纤维管(简称骨纤维管)处受压的有关解剖因素。方法: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腰神经后内侧支及与其有关的解剖结构;分别测量骨纤维管的大小、乳突副突间韧带的厚度以及体表定位。结果:腰神经后内侧支的直径L1~4均数为0.79mm,L5为0.65mm;骨纤维管的纵、横径均数L1~4基本相近,分别为2.20mm,1.71mm左右,而L5分别为0.65mm;骨纤维管  相似文献   

5.
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腓浅神经的走行、长度、分支及其卡压的因素等。设外踝最突出点为A点,胫骨粗隆与腓骨头连线的中点为B点。同时,确定了该神经从腓骨长、短肌之间浅出处(C点)及穿出深筋膜处(E点)的体表位置。其中E点位于A点的近侧8.3cm±1.1cm,AB线前方0.8cm±0.2cm,C点位于A点的近侧15.4cm±1.5cm,AB线后方0.6cm±0.2cm。并按自身比例换算成相对值:AE/AB为0.26±0.03;AC/AB为0.49±0.04。本文为临床探讨腓浅神经卡压症的病因提供解剖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陈德松1陈德荣2蔡佩琴1顾玉东1李建伟31994年4月~1996年2月,我们收治了7例下肢麻痛患者,经反复检查,发现大腿外侧上方针刺感觉显著减退,髂前上棘下方1.5cm~3.0cm处叩之发麻,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均经局...  相似文献   

7.
腓总神经嵌压综合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腓总神经嵌压综合征9例,用保守疗法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获满意疗效。该症的发生与腓总神经在窝至腓骨颈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主要病因为膝关节急剧屈曲下蹲位劳动使腓总神经反复损伤和局部赘生物压迫。临床表现为胫前肌、腓骨长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等肌力减退或麻痹,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麻木或感觉缺失。电生理检查对诊断有一定价值。早期可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即应手术探查。局部赘生物嵌压者,应将其切除,进行彻底的神经松解术。  相似文献   

8.
带肋间神经外侧前支脐旁感觉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形成带感觉神经的脐旁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40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测了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与腹壁下血管形态、分支及分布规律。结果腹壁下动脉起点外径为(2.3±0.3)mm,伴行静脉(3.6±0.4)mm。下位肋间神经外侧前支在腋前线前后1~2cm相应肋间穿出,神经在锁骨中线附近浅出皮下。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浅出皮下在脐上0~7cm范围内,恰好支配脐旁皮瓣设计的范围。结论可设计以腹壁下血管带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的脐旁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9.
股深血管及穿血管股骨膜(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骨骨折、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血管穿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及骨膜支。结果:股深血管主干经大收肌和短收肌之间,贴股骨后内侧下降直达大收肌止端深面,沿途分出3~4支穿动脉,起始点距小转子尖下依次为4.5±1.3cm、9.3±2.6cm、14.3±3.1cm和16.0±1.5cm,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2.2±0.5mm和1.3±0.2mm。各穿支分出1~3支外径1.0mm左右的肌骨膜支,分布股骨体粗线及粗线两侧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股深血管及其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骨膜(骨)瓣修复股骨各段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10.
肘部尺神经半脱位的解剖学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肘部尺神经半脱位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侧成人尸体肘部的尺神经位置进行解剖观察;在人群中随机调查了854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的位置。结果:肘管深度为7.1±0.14mm(χ±sχ)。解剖观察发现,6侧肢体的尺神经在屈肘时发生半脱位,肘管深度平均为4.8mm。854位正常人肘部尺神经半脱位发生率为8.9%(76/854)。结论:绝大多数的肘部尺神经半脱位是先天性的。肘部尺神经半脱位不一定是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