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病变[1],但多属于亚临床型,一般不发生出血.然而,一旦发生出血,即可使病情迅速恶化,并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我们总结了1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浓度变化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认为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管内注入中药糊剂配合静脉应用止血、制酸药物,观察用药48—72h内消化道有无继续出血现征象。结果:60例患者用药48—72h内消化道无继续出血征象,血压脉搏平稳。结论:采用胃管内注入中药糊剂配合静脉应用止血、制酸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创伤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6%。我科自1996年3月02003年1月共收治3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3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血清胃泌素、皮质醇变化与消化道出血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108 例重度颅脑损伤及同时伴消化道出血患者和30 例健康人血清中胃泌素、皮质醇测定。【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胃泌素、皮质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 0 .01) ,且皮质醇与昏迷程度呈正相关系。108 例中有32 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其应激期内皮质醇、胃泌素均明显增高,应激期后消化道出血者仅胃泌素增高。【结论】应激期内消化道出血与高皮质醇、高胃泌素有关,而应激期后的消化道出血则与高胃泌素,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高血糖,肝肾功能障碍等有关,与皮质醇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对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特征是:①格拉斯哥(GCS)积分下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②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伤后第2周,以老年患者居多;③创伤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此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能诱发消化道出血,所以严密观察病情;适时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正确使用止血药;及时补充血容量;加强饮食和基础护理,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并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致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对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64例的分析及护理,总结本组病例有以下特征:颅脑损伤患者GCS积分下降,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伤后第二周,并以老年患者据多;创伤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74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讨论了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出血的原因,并对药物治疗的护理和对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结果:认为,尽管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凶险,但通过严密的观察及护理,仍可有效防止或减少并发证的发生。结论:早期预防和护理措施的采取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研究损伤程度、体温、血糖、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130例中上消化道出血61例。GCS、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低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高危因素。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对伴有出血高危因素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全身处于应激状态,长期昏迷极易引起全身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的一种征兆。故早期预防消化道出血或在出血后积极进行治疗,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有重要意义。2000年2月~2006年7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消化道出血7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16~68岁,平均39.4岁。脑挫裂伤25例,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15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7例,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4例。消化道出血发生于脑外伤后或术后4小时~15天,平…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54例,GCS、去脑强直、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低血压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对伴有出血风险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同时应用胃镜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消化道出血治愈20例,1例治疗后再出血。结论胃镜治疗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且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胃泌素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探讨血清与脑脊液胃泌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伤后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及无出血组,用放射免疫法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7、14天测定血清及脑脊液胃泌素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胃泌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7d达高峰,伤后1周内有、无出血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血清胃泌素值逐渐下降,伤后2周,出血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1)。脑脊液胃泌素不能检出。结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脑脊液胃泌素水平测定与颅脑损伤程度及消化道出血无相关性,血清与脑脊液胃泌素含量无相关性,早期动态观察血清胃泌素含量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胃肠减压和早期管饲营养素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 75例急重型颅脑损伤伴昏迷的患者常规置胃管行胃肠减压 ,并交替灌注流食或营养素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结果  75例患者中有 6例发生消化道出血 ,其中死亡 1例。结论 颅脑损伤后尽早胃肠减压和营养素管饲 ,可以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其发生率在16 %~47 % ,病情越重 ,发生率越高 ,消化道出血越早 ,预后越差[1],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对颅脑损伤的抢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故积极防治消化道出血很重要。本院自2000年9月~2002年7月对42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雷尼替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CT确诊的颅脑损伤84例 ,GCS评分≤8分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男28例 ,女14例 ;年龄21~76岁 ,平均 (45±7.2)岁。其中脑挫裂伤伴颅骨骨折27例。伴硬膜下血肿5例 ,伴硬膜外血肿7例 ,伴脑内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留置胃管鼻饲流质,并观察有无并发应激性溃疡,以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在颅脑损伤后7d内38例,发生第一征象为胃管内吸出咖啡色或暗红胃液40例,呕吐及排柏油样便者20例,处理后出血停止45例.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外伤后由于中脑和视丘下部损伤经常合并消化道出血。使病情加重,治疗矛盾影响预后。所以防治脑外伤后消化道出血是治疗重型脑外伤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院从1986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伤384例,其中64例伴消化道出血。经积极使用“雪白地散”,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俞苏苏  龚杰   《护理与康复》2017,16(6):648-649
总结13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防治的预见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低血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良综合征等,护理上进行针对性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理。本组并发肺部感染3例、低血压2例、心律失常3例、消化道出血3例、电解质紊乱9例;103例患者治愈出院,29例植物生存,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0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9例(48.8%),死亡26例,其中伴上消化道出血组死亡21例(53.8%),不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组死亡5例(19.2%)。在影响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败血症、去大脑强直、低血压、代谢性酸中毒和高血糖水平呈显著相关(x2 =13.96,x2=27.43,x2=46.28,x2=27.33,x2=11.88,x2=5.71,P<0.05或P<0.01)。结论 在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尽早干预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奥美拉唑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入院后3 h鼻饲奥美拉唑,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消化道出血药物,其他治疗措施均相同.结果:10 d内观察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鼻饲奥美拉唑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严重并发症,特别在老年患者,起病急骤,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72例,占75%,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