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薄膜过滤法在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1%地卡因注射液与10%普鲁卡因注射剂为样本,同时采用直接接种法与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结果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在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中薄膜过滤法可以代替直接接种法,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斜角股动脉穿刺法在婴幼儿应用的成功率。方法 2010-06~2012-05期间选择1 d至1周岁需要穿刺抽取股动脉血标本的患儿68例,随机应用垂直穿刺和斜角穿刺两种方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比较两种穿刺方法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斜角穿刺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垂直穿刺法,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斜角穿刺法简单、易于掌握,固定方法稳妥,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收集肺分泌物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法 (A)、lml无菌注射器法 (B)和无菌玻璃瓶法 (C)收集肺分泌物 ,对其病原学检测的敏感性、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 :B、C两法与A法相比 ,在病原学检出率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B、C两法之间无差异 (P >0 .0 1)但在可操作性上C更优于B。结论 :无菌玻璃瓶法是一种简便、快捷、可靠的收集肺分泌物行病原学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易保连 《河北医学》2010,16(11):1327-1329
目的:通过对右颈内静脉两种中路法穿刺术的效果观察,探讨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8例观察对象,依据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中路法组(A组n=29)和改良中路法组(B组n=29)。结果:两组间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B组为高(P〈0.05),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中路法右颈内静脉穿刺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与传统中路法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股静脉采血的两种不同的斜刺法。方法:300例门诊血液检验的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斜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斜刺法。对照两组患儿股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负压斜刺股静脉采血法定位准确,一次性成功率非常高,而且动作轻柔,家长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病区药品物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的效果,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采用人工直观的方法和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全病区药品物品(包括病区药柜、急救车、剧毒麻药品、一次性无菌物品)进行有效期检查.结果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病区药品物品有效期的管理明显优于人工直观的检查方法,既保证药品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又节省时间(P<0.01或P<0.05).结论 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病区药柜、急救车药品、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进行管理,使药品物品在规定时间内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避免损失浪费.  相似文献   

7.
传统采血法与真空采血法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芳  尹薇 《包头医学》2007,31(2):125-125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采集血标本法.方法:将560例肘正中静脉或手背静脉网穿刺,随机分为两组各28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和真空采血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方法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成功率.结果:真空采血法一次成功率及标本质量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法(P<0.05).结论:真空采血法应用范围广,安全,采血标本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分电位溶出法在血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3份带有质控样的血液样本,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查方案的检测数据,对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分电位溶出法结果间的相关性以及相对偏差水平,并计算加标回收率等指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分析误差小于5.2%,加标回收率为91.5%~104.3%,两种检查方法血铅检测结果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相应实验条件下质控样本的误差同样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分电位溶出法在测量血铅水平中一致性较高,均可准确测量血铅指标,但微分电位溶出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更适用于大量高浓度血液样本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两种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检查,评价不同检验方法在诊断上的运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肺结核涂片检查。结果60例患者用PCR法检出阳性44例,阳性率为73.3%,而涂片法检出阳性20例,阳性率为33.3%可见PCR法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法,其中尤以胸水PCR检测阳性率最高为75%。与国内大多文献报道的56%~87%结果相仿。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临床上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汪志兰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10-111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用一次性无菌3L医用胶贴蕊子按压或挤压止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止血方法观察其效果。结果用保留3L医用胶贴蕊子止血组的效果显著。结论发现用胶贴蕊子止血的方法皮下瘀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用一次性无菌棉签按压止血的方法且方便患者,患者乐意接受。说明用保留一次性无菌3L医用胶贴蕊子止血是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长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录的56例患者共计148颗患牙,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74颗患牙采取分次根充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74颗患牙采取一次性根充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的长期效果比分次根充法治疗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鲎试验法对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用鲎试验法对葛根素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用鲎试验法对家兔试验不同结果的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供试品对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无干扰作用,家兔法阴性结果与鲎试验法结果相吻合,并且家兔法检查阳性结果也吻合.结论 用鲎试验法检测葛根素注射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湿热敷加毛细血管充盈法采集新生儿足底血成功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足底采血方法,提高采血一次性成功率。方法将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采用足底湿热敷加毛细血管充盈法采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97.5%,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75%。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足底湿热敷加毛细血管充盈采血法,提高了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减轻了多次穿刺给婴儿带来的痛苦和家长的顾虑,也提高了筛查率。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次性输液(血)器全封闭薄膜过滤法作无菌检查,本法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种包装材料的阻菌效果和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的有效期。方法对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问和全院临床科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存放的压力蒸汽灭菌物品,采用A、B、C、D法进行无菌试验观察。结果在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A法存放9d,B法存放13d,C法和D法存放8个月无菌生长,在全院临床科无菌物品存放柜,A法7d,B法10d,C法和D法7个月无菌生长。结论一次性无纺布和3M纸一塑包装无菌包的有效期明显优于棉布包装无菌包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6.
研究建立颈宁A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试验方法为取颈宁A注射液,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XIH所载“无菌检查法”项下进行。结果样品管无菌生长,六株阳性对照茵生长良好。验证试验表明本品可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17.
马文贵 《当代医学》2011,17(15):62-6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灌肠液、灌肠方法以及灌肠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胃肠手术后腹胀或者术后3~5天不能排气的患者,用双盲法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14号一次性吸痰管,使用0.9%的生理盐水40ml+开塞露3支(20ml/支),插入肛门30~35cm。对照组25例,采用14号一次性肛管,使用0.9%生理盐水500ml,插入肛门15~20cm。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灌肠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方案优于对照组,对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两种灌肠法的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灌肠液配置方便,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Y型留置针的排气方法,寻求一种能一次性排尽Y型留置针内气体的排气法.方法 将98例采用Y型留置针输液的产妇按月份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排气方式对留置针进行排气,观察两组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一次性排气率进行比较,改进组显著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进后的Y型留置针排气法简单,连贯,流畅,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既消除了不安全隐患,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试纸法与镜检法应用在尿液检验中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常规尿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200例患者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接受试纸法与镜检法检测尿液.观察记录两种检测方法 结果 ,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 均能检出白细胞与红细胞含量,且两种检测方法 所得阳性率、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尿液常规检查中试纸法与镜检法均能取得一定效果,但若能结合二者检验,则可提高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蒋莺 《吉林医学》2011,32(27):5668-5668
目的:通过与输卵管结扎中吊钩法的比较分析,探讨指钩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从不同年、月的输卵管结扎术病例中随机抽取指钩法和吊钩法病例各500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肥胖程度、子宫位置情况、手术时机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采用吊钩法取管500例中,取管时间不超过3 min 149例,取管一次性成功183例,疼痛程度Ⅰ级184例,Ⅱ级316例;术后1人系膜损伤,2人切口感染。采用指钩法取管500例中,取管时间不超过3 min 336例,取管一次性成功397例,疼痛程度Ⅰ级367例,Ⅱ级133例;术后1例切口感染。指钩法取管明显优于吊钩法取管的效果,并发症也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指钩法取管适用范围广、时间短、一次性成功率高且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少,较其他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