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改良森田治疗前后人格特征变化。方法:符合入组标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与抑郁症患者24例,施予改良森田治疗前后(治疗1个月)分别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进行测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s、Hy、Pd、Pt、Sc、Ma量表T分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患者的Hs、D、Pd、Pt、Sc、Si量表T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组间比较D、M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改良森田疗法可影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的某些人格特征,对其预后与结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特点。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和数字符号测验(SDMT)、数字广度测验(DST)、视觉再生测验(VRT)、言语流.性测验(VF)和连线测验( TMT)分别对3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人格特征和认知功能的测试,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MMPI的测试结果除了男子-女子气( Mf)和轻躁狂( Ma)量表的T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疑病(Hs)、抑郁(D)、癔症(Hy)、社会病态(Pd)、偏执(Pa)、精神衰弱(Pt)、分裂(Sc)、社会内向(Si)的T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抑郁组在SDMT、DST、VF和TMT测验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VRT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SDMT、DST的得分与Pa、Sc的T分呈负相关,VRT得分与Pd、Pa、Sc、Ma的T分呈负相关;TMT提笔次数与Pd、Pa、Ma的T分呈正相关。结论 MMPI在抑郁障碍的诊断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抑郁症患者确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注意转换迟缓且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与其病理性人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黄永新 《华夏医学》2004,17(2):139-141
目的:探讨MMPI(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量表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神经症患者进行MMPI测查,进行量表间相关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的L与D呈正相关,与Sc呈负相关,F与Sc、Ma呈正相关,K与L呈正相关,Hs与Hy呈正相关,D与L、Hy呈正相关,Pt与D、Sc呈正相关,Sc与F、Pt呈正相关,Ma与L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Si与Pt呈正相关,与Ma呈负相关;女性患者L与Ma呈负相关,F与Mf呈负相关,K与Hy呈正相关,Hs与Hy呈正相关,D与Hy、Pt呈正相关,Hy与K、Hs呈正相关,Mf与F呈负相关,Pa与Pd、Sc呈正相关,与Pt呈负相关,Pt与D、Sc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Sc与Pa、Pt呈正相关,Ma与L、Si呈负相关,与Sc呈正相关,Si与K、Ma呈负相关。结论:MMPI不能根据某一量表升高就诊断某一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MPI(200题)特点。方法选择185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在2年以下,采用宋维真修订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测试按《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使用指导书》规定进行,全部受试完成MMPI-200题,采用邹义壮编制的计算机自动分析软件得出原始分和量表分(T分)。以T=60分为界,与宋维真等所报告的中国常模相对照,用统计学t检验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研究组各量表T分均数为判别指标与中国版通用式MMPI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研究组F、Pt、Sc的3个量表T分高出常模组,所示曲线在62.64~68.47之间,超出常模界值;Pd、Pa、Ma、Si接近界值,剖析曲线在57.54~58.42之间。用研究组的基本量表原始分与中国常模组进行比较,L、K、D、Mf量表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F、Hs、Hy、Pd、Pa、Pt、Sc、Ma、Si量表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MPI-200题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确切的诊断参考价值。出现研究组只有F、Pt、Sc的3个量表T分高出常模组界值,可能与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在2年之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或采用MMPI-200题测查方法有关;其与MMPI-399题、MMPI-566题之异同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中国版简式(339)“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对80例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查,并与中国常模对照.结果 男性海洛因患者Hs、D、Hy、Pd、Mf、Pa、Sc和Ma临床量表分明显增高(P<0.01或P<0.05);女性海洛因依赖者Hs、D、Hy、Pd、MKPa和Ma临床量表分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 康复期海洛因依赖者有明显的人格异常.应从其人格特点着手,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干预,减少复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失眠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对94例来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男性失眠症患者L、Hs、D、Hy、Mf、Pt、Sc、Si量表高于对照组,女性患者K、Hs、D、Hy、Pd、Pa、Pt、Sc、Si量表高于对照组,性别不同两组患者在Hs、D、Hy、Pa、Pt量表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失眠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人格偏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MMPI(399题)的10个因子分值。方法:MMPI心理测查,中国常模K校正的T分,选用Hs、D、Hy、Pd、Mf、Pa、Pt、Sc、Ma、Si因子分,T≥60为界。结果:抑郁症占所调查疾病中比例最高,占33.2%,呈高发趋势。结论:不同精神疾病人格不同,MMPI可以辅助精神科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MMPI量表对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的MMPI分值以D为最高,其次伴有Hy、Pd、Pt、Hs、Pa、Sc、Si的增高,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P<0.01);Ma、M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的发生与个性基础有关,MMPI对评价抑郁症患者的个性和临床特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现代医学生人格发展倾向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探讨高校应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MMPI)连续6年(1999年至2004年)对6届共2315名医学生进行测试,进行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人格发展趋势等分析。结果 Hs、Pd、Pt、Sc、Si均是男生高于女生;L、K、Mf均是女生高于男生;除Mf、F、K外其余指标男女生逐年变化均一致且有显著差异(P〈0.05或〈0.001),其中L逐年下降,F、K呈“V”字形变化,Hs、Pd、Pt、Sc、Ma呈倒“V”字形,D、Hy、Pa、Si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男生在Hs、Pd、Pt等分值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01),在Mf分值上显著低于城市学生(P〈0.01);农村女生在D、Pd、Mf、Pt、Sc、Si分值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1或〈0.001)。结论 女生心理素质比男生好,人格较稳定;城市学生心理素质比农村学生好;医学生人格特征的年代变化特征显著。学生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MPI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对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量表L、F、K、Hs、D、Pd、Mf、Pa、Pt、Sc、Ma分值高于常模(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各量表相关,而且测验成绩差的病人其疗效和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变态人格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将在本院住院已进入康复期的(16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72名)和对照组(92名),试验组采用药物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在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采用明尼苏达人格问卷、阳性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在采用药物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的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精神病态、偏执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社会内向量表T分变化与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前后上述量表T分变化相比较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d量表T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33,P<0.05),Mf、Ma量表T分变化[治疗前分别为(50.05±10.83)分,(56.96±11.06)分;治疗后分别为(47.18±12.15)分,(51.81±11.33)分]与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50.38±9.76)分,(48.97±9.57)分;治疗后分别为(55.04±11.14)分,(52.42±10.26).分]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即Mf(t=0.796,P>0.05)、Ma(t=1.342;P>0.05).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可转变康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除Mf、Ma外的变态人格.  相似文献   

12.
MMPI在分裂症中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865-867
目的探讨MMPI在分裂症当中某些因子和Sc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19例患者,对其进行MMPI测试。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F、Hs、D、Hy、Pd、Pa、Pt、Sc的因子分总体较高,标准分均大于60分,且因子分当中,F、Hs、Pa、Pt因子和Sc因子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除了存在明显的行为和认知紊乱以外,根据其分裂症症状的轻重程度还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强迫、疑病等神经症的表现,因此除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辅助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催眠疗法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作用,探讨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新疗法。方法: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将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戒酒治疗的基础上,利用催眠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单用常规戒酒治疗。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采用明尼苏达个性量表(MM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测查工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除Sc、Si量表外,其他MMPI量表的t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治疗前后Hs、D、Hy、Pd、Mf、Pa、Pt、Ma量表的t分减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A、HAMD减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患者减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运用催眠疗法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MMPI检测新兵心理障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MPI对集训期新兵心理障碍的检测效果.方法:应用"新兵精神疾病调查的工具",对某部23 000名新兵进行调查,在集训2 mo时筛选出99名存在心理障碍的男性新兵,作为试验组.在同班健康新兵中随机抽取1~2人,共139人组成对照组.两组新兵均用MMPI中的4个效度量表,未回答(Q)、效度(F)、说谎(L)、防御(K)和8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歇斯底里(Hy)、病态人格(Pd)、妄想(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进行测验.结果:心理障碍组的F、Hs、D、Pa、Pt、Sc、Ma原始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MPI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新兵有一定鉴别力,可作为筛查工具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MMPI中国修订版(1989)对50例性罪错女性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性罪错女性组的F、Hs、D、Pd、Pa、Pt、Sc、Ma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尤其以F、Pd、Pa、Pt、Sc量表分升高最明显(T>60),提示卖淫青少年妇女人群的人格偏离正常。提示开展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 (MMPI) ,对 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 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 ,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P <0 .0 5或P <0 .0 1) ;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 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 ;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男性少年暴力罪犯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男性少年暴力罪犯的人格特征,探索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调查86名服刑期男性少年罪犯和33名中专学生。结果两组Pd、Hs、Pa、Sc、D、pt、Si量表T分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d、Pa、Sc、Mf、Hy、pt量表T分在60分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d、Hs量表T分在70分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男性少年暴力罪犯可能有多型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以病态人格和疑病人格最为显著,其他多为轻度偏离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日本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的实用性[方法]用 MMPI测查52例咽异感症患者 与35例健康对照组,并用日本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对52例咽异感症患者逐一进行评分,然后计算 MMPI每一量表分数与咽异感症评分表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探讨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是否用日本 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的咽异感症的分数,估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病态心理[结果] MMPI测查 结果,咽异秆症患者Hs,D,Hy,Pa,Sc量表分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f量表患者与对照 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咽异感症患者的MMPI诸量表之间具有广泛的相关性,其中HS,D,Pt量表与其 他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更高日本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分数与咽异感症患者的MMPI诸量表之间只有与 Pt,Sc, Pd量表具有相关性.[结论]日本咽异感症评分表分数与咽异感症患者群中,只能大致估计患者 的 Pt,Sc量表分数的情况,不适合估计咽异感症其他病态心理类型的分数,故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得出 的分数具有片面性,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