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联合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厄洛替尼联合DC\CI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联合DC\CIK维持治疗及有效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149例经舒尼替尼治疗、112例经索拉非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停2周,6周为1个周期;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口服,1个月为1个周期。每1个周期进行1次安全性评估,每2个周期进行1次疗效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病情进展而耐受良好时,增加药物剂量。结果: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治疗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分别为15.5、2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31.5、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96个月,索拉非尼组疾病控制率为63.4%,舒尼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为83.2%。舒尼替尼疾病控制率优于索拉非尼(P<0.001)。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控且患者可耐受。结论: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均较好,舒尼替尼疾病控制率更优,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控。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应用舒尼替尼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舒尼替尼与醋酸臭曲肽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病灶均缩小,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预防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预防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中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A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B给予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三组均针对不良反应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病率均高于观察组A(P0.05),观察组B和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A(P0.05)。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皮疹和腹泻,通过及时停药或对症护理后症状消失,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厄罗替尼与标准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从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厄罗替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标准二线化疗治疗比较,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疾病控制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晚期肾细胞癌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中位年龄54(35~70)岁,随访时间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原发肾脏病灶手术切除17例,穿刺病理证实2例。肾透明细胞癌17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mg,每天1次,4/2方案,治疗4周停2周为1个治疗周期;至少每2个周期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22个月,可评价疗效18例,1例因患者经济情况停药。11例患者仍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停药,6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中低危患者14例,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FS)18个月,尚未测出中位生存时间。高危患者4例,中位PFS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5个月。根据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共16例患者服药超过2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部分缓解(PR)2例(12.5%);疾病稳定(SD)14例(87.5%)。共10例患者服药超过4个周期,4个周期PR1例(10.0%);SD6例(60.0%);疾病进展3例(30.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反应、口腔溃疡、高血压、味觉改变、乏力、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下降等,发生的Ⅲ级不良反应为手足反应2例(11.1%)、呕吐1例(5.5%)、白细胞降低1例(5.5%)、血小板降低1例(5.5%)、浮肿1例(5.5%)。通过对症支持及减量,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并耐受。结论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控制率较高,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部分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阿西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所致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6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给予口服阿西替尼治疗,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预防性的健康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过程,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结果 16例患者口服药物后,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及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皮肤毒性、高血压、蛋白尿、腹泻等,其中轻、中度不良反应较多,经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无1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阿西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不良反应较多,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药物毒性可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厄罗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厄罗替尼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多西他赛治疗比较,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疾病控制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袁芳臻  杜华 《护理研究》2015,(10):1163-1165
<正>晚期转移性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免疫治疗及生物化疗总体有效率仅10%~20%,并有严重不良反应[1]。随着对肾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深入,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作为靶点,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靶向治疗现已成为晚期肾癌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先后批准了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替西罗莫司、贝伐珠单抗、依维莫司、帕唑帕尼、阿西替尼等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2]。舒尼替尼能提高晚期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96例某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6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阿帕替尼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总缓解率(79.17%)均高于对照组(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7,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t=4.021,P<0.05),且总生存时间同样高于对照组(t=2.733,P<0.05)。结论在给予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帕替尼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化疗药物局部静脉损伤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晚期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痤疮应用中药面膜与窄谱蓝光联合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任选80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中药面膜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窄谱蓝光治疗,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和护理4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有效率为6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痤疮患者采用中药面膜联合窄谱蓝光治疗的效果显著,通过配合精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转归及舒适护理。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超早期溶栓治疗,根据采用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每组5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超早期溶栓治疗辅助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27~79岁(中位年龄56岁)。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者7例,原发灶无法切除者2例。6例曾接受免疫治疗。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癌1例。转移灶部位:肺转移3例,肝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1例,骨转移1例,脑转移1例,其中4例患者为多发转移。每例患者至少有1处可测量病灶,即目标病灶。治疗时间3~15个月。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 mg/d,连续服用4周后停药2周,6周为一个周期,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5例。总缓解率为44.4%(4/9),疾病控制率为100%(9/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42周(16~62周)。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乏力、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高血压。结论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1~2级。  相似文献   

16.
黄磊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0):2234-2235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无变化率、疾病控制率、进展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整体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贫血、脱发、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对于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生存质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可作为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的16例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的不良反应以及全身症状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护理。结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和食欲减退,其次为恶心、腹泻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并可耐受,为1或2级。对所有患者进行较合理的护理,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苹果酸舒尼替尼耐受性良好,是治疗晚期肾癌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规律,评价舒尼替尼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8 年6 月至2010 年4 月37 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 例患者于基线及每个治疗周期第28 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 例患者接受舒尼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7 个周期(10.5 个月),共18 例(81.8%)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14 例(63.6%),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4 例(18.2%),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6 例(27.3%)患者出现一过性亚临床甲状腺毒症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无持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风险随舒尼替尼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位时间为3 个周期(1 ~7个周期).治疗3 个周期内,50.0%(11/22 例)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 ~6个周期时,约72.7%(16/22 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 舒尼替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程度可较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舒尼替尼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用激素替代进行治疗,因此应避免舒尼替尼减量或停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联合异环磷酰胺、艾迪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吉非替尼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研究组接受吉非替尼联合异环磷酰胺、艾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CD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异环磷酰胺、艾迪治疗晚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减少骨髓抑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晚期高龄肾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肾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与抑郁(SD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肾癌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