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分子水平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已经越来越深入、透彻。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治疗,即靶向治疗在临床应用也愈来愈广泛。  相似文献   

2.
RNA结合蛋白Lin28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某些转录因子和RNA结合蛋白可以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上调Lin28的表达。而高水平的Lin28可以通过影响miRNA的表达或调控靶mRNA的转录、剪接、稳定性和翻译等过程来诱导正常细胞恶性转化,并可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等过程产生促进作用。Lin28高表达具有诱导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评估恶性肿瘤预后状态的重要生物学标志。本综述总结现有文献内容,对Lin28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上调的分子机制和发挥作用时的下游调控机制进行了概括,对充分认识Lin28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微  孙峥嵘 《现代肿瘤医学》2024,(11):2084-2088
泛素样小分子修饰物(SUMO)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调控机制,它在DNA损伤修复、机体免疫应答、癌变、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SUMO广泛参与肿瘤发生、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但其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深入探究SUMO修饰在各类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将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分子靶点。该文对SUMO的修饰过程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对SUMO蛋白在多种癌症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廖毅  邓媛  傅建伟 《中国肿瘤》2014,23(1):58-62
研究表明胃癌干细胞以及T细胞、树突状细胞、一些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非编码RNA等异常都可能会导致胃癌的发生。全文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0基因是ADAM家族成员,其相应的细胞膜蛋白含有解聚素域和金属蛋白酶域,在细胞黏附、细胞融合、细胞迁移、膜蛋白脱落和分解等生物学行为中起作用.ADAM10蛋白在多种肿瘤中有过表达现象,能与数种黏附分子和癌症信号分子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以调控ADAM10的表达为靶目标,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6.
摘 要:细胞凋亡是由多种基因调控的主动性细胞死亡过程。通过放疗、化疗等手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各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分子影像学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活体内细胞凋亡的生物过程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机制进行定性、定量、实时监测。分子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PET、SPECT、MRI、超声成像、光学成像。全文主要对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细胞凋亡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迁移运动相关因子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往往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恶性肿瘤转移的确切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热点。肿瘤转移是由一系列复杂而连续的步骤所组成。涉及肿瘤自身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及相关基因的调控。目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可将肿瘤转移的发生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原发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转移性细胞亚群转移表型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中肺癌均高居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5%以上, NSCLC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近十几年来,NSCLC相关临床治疗取得巨大突破,代表性治疗新方案即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式成功发挥治疗作用前提和关键则是精准选择NSCLC患者治疗优势人群。分子影像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着眼于生物过程基础变化而不是生物变化最终结果,进而实现精准选择治疗优势人群、分子水平精准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进行预后评估等目的,对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意义重大。该文综述分子影像在NSCLC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开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细胞焦亡是依赖于Gasdermin家族蛋白诱导细胞质膜形成膜孔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以质膜孔隙形成和促IL-18、IL-1炎症因子生成释放为表现。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焦亡在癌症中的生物学作用日益凸显。细胞焦亡各关键组分尤其是Gasdermin家族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显示出关键作用。细胞焦亡与胃癌的关系复杂,一方面细胞焦亡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细胞焦亡作为促炎性死亡的一种,可以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形成适宜的肿瘤微环境,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因此,本文就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胃癌与细胞焦亡的相关研究探讨该生物学过程在胃癌中的作用,以期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Caspase蛋白酶家族是细胞凋亡研究的热点,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中心环节和执行者.现就Caspase蛋白酶家族生物学特性、分布、作用底物、抑制剂,以及激活机制、凋亡调控基因之间的作用等从分子机制对凋亡调控的研究现状及与肿瘤和疾病防治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Caspase蛋白酶家族是细胞凋亡研究的热点,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的中心环节和执行者。现就Caspase蛋白酶家族生物学特性、分布、作用底物、抑制剂,以及激活机制、凋亡调控基因之间的作用等从分子机制对凋亡调控的研究现状及与肿瘤和疾病防治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SKA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对肾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肾细胞癌数据集,分析SKA1在肾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收集2016年1月—2018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KA1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的人肾细胞癌细胞系786-O和ACHN分别用shSKA1干扰慢病毒和对照病毒载体感染。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运用IPA@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的差异基因进行信号传导通路及生物学功能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NF-α、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p-Akt、p-mTOR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在各病理亚型肾细胞癌组织中SKA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与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患者的T、N、M(TNM)及AJCC分期有关(P<0.01)。SKA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01)。组织样本研究结果证实,SKA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感染shSKA1慢病毒的肾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1)。IPA@分析发现,生物功能富集排名第一的是细胞生长与增殖,TNF被强烈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信号分子被显著抑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实,SKA1干扰组中TNF-α、Caspase 3和Caspase 9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而与细胞增殖相关的通路信号分子Akt和mTOR的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富集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SKA1是肾细胞癌预后不良因素。降低肾细胞癌中SKA1表达能减弱肾细胞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NF-α激活和PI3K/Akt/mTOR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于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骨肉瘤的治疗效果至今仍不理想,研究骨肉瘤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分子机制并探索高效的治疗方式,已成为国内外对骨肉瘤研究的热点。lncRNA(long non-coding RNA)是一类长链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近年来,lnc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lncRNA通过与蛋白质、mRNA、miRNA等相互作用,影响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本文结合近年报道,对lncRNA在骨肉瘤分子机制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细胞周期调控紊乱导致的细胞恶性转化和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了解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能够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本质,阐释癌症的发生机制,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本综述通过分析参与细胞周期运转的重要蛋白分子以及这些分子在细胞癌变和临床肿瘤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基于这些分子的药物研发,从而系统地阐述细胞周期紊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影响及其对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人们逐渐从分子水平了解恶性肿瘤的内在生物学机制。“靶向治疗”概念的提出以及一系列抗肿瘤新药的研发成功,使得特异性阻断肿瘤生长的某些重要生物学环节成为可能。这些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对正常人体细胞影响甚微。靶向治疗不仅是对传统肿瘤学观念的重大革新,也是肿瘤治疗技术的关键突破。  相似文献   

16.
肿瘤休眠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 GW  Liu LX  Zhou QH 《癌症》2006,25(10):1315-1319
肿瘤休眠(tumordormancy)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恶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休眠细胞的长期存在是恶性肿瘤难以彻底根治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根源之一。本文从临床上发现肿瘤休眠存在、肿瘤休眠概念的演进、肿瘤休眠动物模型的建立、肿瘤休眠的分子及调控机制,以及肿瘤休眠的诱导、维持、再激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开发诱导肿瘤休眠的药物和应用肿瘤休眠疗法根治肿瘤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P53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当细胞受到损伤时,P53会变得更加稳定并且转录活化或抑制一系列基因,引起DNA修复、细胞周期阻滞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效应,从而维持细胞基因的完整性,但P53抑制下游基因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论文作者通过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来阐述P53是如何参与其下游基因的广泛抑制。  相似文献   

18.
CD45分子在NK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K细胞表面分子在NK细胞激活及释放细胞园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者用系列粘附分子单抗、配体及基困转染细胞刺激或共刺激NK细胞.定量检测IFN-γ的分泌。结果表明,CD45分子交联可独立擞话NK细胞,CD45分子的信号传递作用对CD16分子无依赖性。随着NK细胞的成熟与分化.其表面CD45分子的表达呈现RA向RO变化的特征.而RO的交联,对NK细胞的刺激显著强于RA的交联。CD22α和CD22β基因转染细胞能显著粘附NK细胞系NK3.3(RO’),但并不能有效刺激其产生IFN-γ。作者推测.CD45分子.尤其是CD45RO.是NK细胞表面独特的信号传递分子,通过直接激活Src家横的PTK成员.开启独立的、非CDl6分子参与的NK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  相似文献   

19.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基因交互影响、多种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Gankyr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原癌基因,研究表明Gankyrin在正常肝组织到肝癌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强,提示其可能影响了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后来研究又陆续发现Gankyrin蛋白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Gankyrin在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免疫等多种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速细胞恶性化程度,促进肿瘤的发生。本文主要综述Gankyrin的表达调控,参与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在化学物致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耐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项研究发现miRNA广泛参与了肿瘤增殖、转移、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研究证实,miRNA在多种肿瘤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通过阅读文献,本文旨在汇总miRNA调控肿瘤耐药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