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李立明  赵壮 《基层医学论坛》2013,(8):1051-1051,1058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开口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2月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开口囊肿16例患者的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有2例患者B超复查有轻度肾积水,但肾功能正常,无自觉症状。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开口囊肿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输尿管开口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洋  孙发  唐开发  钟传华  王鹏飞 《重庆医学》2016,(25):3534-3536
精囊囊肿由Smith于1872年首先报道,发病率较低,约为0.005%[1].精囊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以先天性为多见.先天性精囊囊肿常伴有其他泌尿系畸形.双输尿管双肾盂畸形是肾和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胚胎早期有2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肾胚基所造成,但肾质仍融合为一体.输尿管开口异位是指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外,常发生在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2014年3月本院收治1例先天性精囊囊肿、先天性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和右输尿管管口开口异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尿管囊肿又名膀胱内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的囊形鼓出。输尿管囊肿有四种类型:单纯性囊肿、异位输尿管囊肿、输尿管脱出、盲端型囊肿。自1990年9月至1993年12月,我们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囊肿均为单纯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成人输尿管囊肿合并囊内结石一例报告渤海石油医院外科吴克卫,周茂森输尿管囊肿系指输尿管口梗阻所致的输尿管下端囊性扩张。因凸入膀胱内,又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开口囊肿。囊肿外覆膀胱粘膜,内衬输尿管上皮,其间为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本病多属先天性,常发生于...  相似文献   

5.
输尿管口异位为泌尿系先天性畸形。常伴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正常输尿管四位于膀脱三角区,而异位输尿管口常位于尿道、阴道或前庭部。近11年来共诊治输尿管口异位4例,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岁,最大15岁,其中输尿管口异位3例,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经X线造影及手术证实。4例异位开口中3例并发重肾,双侧重肾并发开口异位及囊肿1例。治疗结果:1例重肾的输尿管与膀胱吻合.重肾伴输尿管切除2例,双侧重肾切除,其开口异位及囊肿残留。本组互例术前忽略潜在膀脱颖功能失调,术后仍有漏尿,余3例均经手术治愈出院。讨…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囊肿是一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囊肿癌变更为罕见,本院1984年11月8日收治1例左侧输尿管囊肿并癌变,报告如下: 患者,男,22岁。间歇性尿频、尿急、尿痛、血尿2年余。1982年3月突发肉眼血尿,伴左下腹绞痛。尿路平片示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肾图正常。经治疗,症状缓解。同年8月及次年3月先后两次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伴输尿管开口囊肿,肾盂及近端输尿管扩张。体检:尿蛋白微量,脓细胞0~2,红细  相似文献   

7.
分析18例小儿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其中7例合并异位输尿管囊肿,8例单侧先天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8.
周伟  周云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6):1159-1159
分析18例小儿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其中7例合并异位输尿管囊肿,8例单侧先天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单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囊肿是指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囊肿的内层为输尿管黏膜,外层为膀胱黏膜,它的形成与胚胎发育有关。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输尿管囊肿患者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或囊肿样扩张,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囊肿为膀胱粘膜所覆盖,内层为输尿管粘膜,其间有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在婴儿中发病率较高,多为双侧性。常伴有其它发育异常,如输尿管重复、异位输尿管开口、输尿管先天性狭窄等。临床症状多是由于输尿管囊肿引起阻塞所致,可有感染,产生膀胱刺激征,有时可发生囊肿向尿道脱垂。  相似文献   

11.
输尿管下端囊肿为输尿管末端的囊状扩张,位于膀胱内,又名膀胱内输尿管囊肿。我院自1994年3月~2003年9月共收治18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上尿路重复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5--2000年所收治的31例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男8例,女23例。采用重复肾段及所属输尿管切除、输尿管口囊肿切除 输尿管膀胱再植、异位开口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之所属肾段功能较差,一般不应保留,并注意并发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矫治。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2年做310例膀胱镜检查中发现输尿管囊肿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8岁。间歇性尿频、血尿六个月。静脉尿路造影可见右肾积水,输尿管增粗,右输尿管开口园形膨出。膀胱镜检查:膀腕内未见肿瘤,溃疡。膀胱三角区粘膜充血水肿,见血管粘膜下出血。膀胱输尿管开口部位见一乒乓球样半透明样囊形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09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13例13侧。其中左侧8例,右侧5例。结果:术后梗阻均解除,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技术治疗婴幼儿梗阻性输尿管末端囊肿安全、有效,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合并结石的个体化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75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合并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腔内手术处理并留置F5双J管患者50例,其中7例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2例同时切开输尿管开口3~5 mm),41例行输尿管扩张加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术,2例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行囊肿切开加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保守治疗25例,均于肾绞痛控制后予以解痉、利尿、排石治疗。结果 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扩张的7例输尿管开口处小结石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未见结石,无明显输尿管反流;行输尿管扩张并输尿管镜下碎石术的4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未见结石;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的2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未见结石,无明显输尿管反流;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复查未发现结石。结论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应视为一种疾病,需根据结石大小和梗阻情况选择腔内手术或保守治疗,对合并输尿管开口囊肿的病例应切开囊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尿路造影(MSCTU)在儿童输尿管异位开口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临床证实存在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做MSCTU的患儿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MSCTU扫描图像,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开口部位做出判断,并以临床随访结果(手术结果、膀胱镜检查结果、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U的正确诊断率。 结果 MSCTU示:13例单纯输尿管异位开口患儿中1例MSCTU图像上判断为前庭,但异位开口逆行造影显示为阴道部;31例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患儿中,1例左侧重复肾患儿上肾部及下肾部输尿管均扩张积水,MSCTU仅诊断为肾积水,未能显示双输尿管及其开口情况,余30例患儿MSCTU对异位输尿管侧别、开口情况的诊断与随访结果一致。1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发育不良小肾脏的患儿中1例患儿异位输尿管中度扩张、末端开口较低,MSCTU诊断为膀胱低位开口,但手术证实为输尿管囊肿;另外1例患儿MSCTU显示输尿管未正常开口于膀胱,但异位开口位置显示不明,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该患儿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从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层面分析,MSCTU正确判断56例,正确率为93.33%(56/60)。 结论 MSCT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所属肾段及周围解剖结构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儿童输尿管异位开口术前定位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患者,女,42岁,因体检发现输尿管囊肿1月余,无特殊不适感。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膀胱区无充盈、无压痛,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查血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范围内。泌尿系B超示:右侧输尿管末端囊肿(约4.0cm×3.0cm)。作IVU示:①右侧输尿管囊肿并右输尿管下段扩张。②右侧重复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在连硬外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术,术中于膀胱内输尿管嵴间见两侧对称输尿管开口,喷尿清。于膀胱颈偏右侧见输尿管囊肿,囊肿口亦见喷尿,遂行输尿管囊肿切开术,术后留置…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口囊肿是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属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少见。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笔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成人输尿管口囊肿1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住院的输尿管口囊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2岁。以尿频、尿痛来我院就诊。血常规正常;尿常规:WBC(+)、RBC()(低倍镜下)。膀胱镜检查:左侧输尿管末端膀胱内囊性扩张。超声检查: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质,集合系统无分离,右侧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佳,于膀胱内左输尿管开口处可见一大小约1.7 cm×1.5 cm囊肿样回声,壁菲薄光滑,连续观察(2~3)分钟,囊状结构逐渐增大,而后又较迅速地缩小,呈节律性膨大和缩小改变,右输尿管开口处无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左侧输尿管囊肿。见图1。图1左输尿管末端膀胱开口处囊肿箭头所示为囊肿,BL为膀胱讨论膀胱内囊肿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系畸形,关于输尿管囊肿的发生,其可能的学说有:①在胚胎第(4~7)周时,自中肾管分出的输尿管其下端有分隔,输尿管和膀胱的薄膜正常情况下,薄膜可被吸收,如果不能被完全吸收,可以造成输尿管开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继而逐渐形成囊肿;②输尿管下端壁的先天性薄弱合并输尿管开口狭窄;③输尿管壁段过长、过斜、过于弯曲;④输尿管口本身的周围炎症、外伤等引起的瘢痕狭窄。因为本病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畸形。此病早期无症状,如果有囊肿梗阻及其继发感染,引起输尿管及肾积水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彩超诊断输尿管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4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由膀胱镜及手术病理确认为输尿管囊肿,对全部患者采取彩超确诊,对比诊断阳性率。结果 246例输尿管囊肿患者,使用彩超诊断后,诊断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共236例,阳性率约为95.93%,误诊率为4.07%。确诊为上尿路扩张积水的患者共183例,诊断准确率为96.32%。确诊为尿路感染的患者共53例,诊断准确率为94.64%。结论输尿管囊肿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可以对囊肿部位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对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诊治具有宝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