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钛网122例和预塑二维钛网45例.结果 普通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 min)和预塑二维钛网组(85 min)较自体骨瓣组(65 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钛网组次之,预塑二维钛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钛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钛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和钛网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93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PEEK材料行颅骨修补术58例(PEEK组),应用钛网材料行颅骨修补术235例(钛网组).比较两组病人塑形效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治疗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肌下、颞肌外钛网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这32例颅骨缺损口才中,采用颞肌下钛网修补术20例、颞肌外钛网修补术12例。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颞肌下组分别为(2.0±0.3)h、(170±40)ml和15.0%(3/20),颞肌外修补组则分别为(1.5±0.2)h、(80±30)ml和83.3%(10/12);两两相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额颞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下钛网修补术优于颞肌外钛网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电脑个性化塑形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06-2016-03收治的50例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二维钛网电脑塑形)25例,对照组(三维钛网手工塑形)25例,分别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研究;记录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塑形满意度,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后评定2组修补术整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109.59±11.49)min,术后伤口愈合时间(9.40±3.41)d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169.40±10.60)mL明显较少(P0.05),塑形满意度(86.17±5.26)%显著较高(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P0.05),整体疗效优良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电脑塑形钛网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塑形效果更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提高颅骨缺损整体治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钛网修补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采用人工塑形钛网修补术15例;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51例,早期组(开颅术后3个月内)30例,晚期组(开颅手术6个月以后)21例. 结果人工塑形钛网修补组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皮下积血、积液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组,而满意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形钛网早期组术后1月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塑形技术,能有效提高塑形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既能解除相关的精神负担,又可终止或逆转相关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时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比较,观察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9例颅骨缺损患者按照不同的成形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手工塑形组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数字化三维成形组4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 结果与结论:手工塑形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塑形满意度分别为108 min,22%,67%;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分别为78 min,4%,100%。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手工塑形组,在塑形满意度则明显增高 (P < 0.05)。结果说明,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节约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因脑外伤后行额颞去大骨瓣减压患者15例,根据其颅骨缺损的具体形态,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施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术后无感染,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塑形效果好,手术操作过程简洁,术后并发症少,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9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三维钛网修补术,术后随访1~4a。结果并发症11例,其中皮下积液8例,脑脊液漏1例,三维钛网颞部边缘翘起头皮疼痛1例,咀嚼疼痛1例。结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修补材料的选择、颅骨缺损面积大小、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有关。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钛网与手工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技术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用数字化钛网行修补颅骨缺损203例,并与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用手工塑型钛网修补的颅骨缺损168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数字化钛网组和手工塑型钛网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0±6)min和(150±11)min,钛钉用量分别为(6.3±0.8)枚和(10.2±3.6)枚,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9%和37.5%,外观满意度分别为100%和81%。上述指标两组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型效果更好,手术操作过程简捷,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预塑球形钛网和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操作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1月155例采用预塑球形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与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83例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预塑钛网组(125±8)min,三维钛网组(98±6)min,预塑钛网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维钛网组(P0.05);使用钛钉数量:预塑钛网组(11.8±1.5)个,三维钛网组(8.3±1.2)个,预塑钛网组平均使用钛钉数量明显多于三维钛网组(P0.05);外观满意度:预塑钛网组(7.30±0.21)分,三维钛网组(10.00±0.00)分,预塑钛网组外观满意度明显低于三维钛网组(P0.05);术后并发症:预塑钛网组共19例,发生率12.26%,三维钛网组共3例,发生率3.61%,预塑钛网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三维钛网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使用钛钉数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优点,是目前颅骨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 目的:对比观察数字化塑形钛网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颅骨缺损塑形效果。 设计、时间和地点:对比观察,于2004-01/2008-07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完成。 对象:2004-01/2008-07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62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16~58岁。 方法:34例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28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和快速自动成型技术,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 主要观察指标:两种方法手术时间、钛钉用量、塑形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组手术时间比手工组缩短约30 min (P < 0.05);数字化塑形组钛钉用量比手工塑形组用量少(P < 0.05)。数字化塑形组钛修复体塑形曲度及边缘与缺损处吻合良好,两侧对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外观满意率(96.5%)优于手工塑形组满意率。数字化塑形组2例出现皮下积液。手工塑形组3例出现皮下积液,9例有头皮刺痛现象,4例咀嚼疼痛,2例钛网边缘翘起。 结论: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与传统手工塑形相比,具有手术步骤简单,塑形的钛修复体曲度自然,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术中无需再加工,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嵌入性修补材料和覆盖性修补材料个性化修补颅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骨缺损患者,选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硅橡胶及钛网制作缺损颅骨补片模型,经患者认可后植入修补。调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 结果:80例中采用嵌入性修补材料(硅橡胶)35例、覆盖性修补材料(钛网)45例,补片与颅骨均完整适配。93.7%(75例)患者认为基本或完全恢复了原有颅骨形状。硅橡胶组发生头痛3例,钛网组发生头痛2例,硅橡胶组术后出现积液9例,钛网组术后出现积液3例,硅橡胶组出现松动及移位2例。 结论: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修补材料,应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和特点,选择不同的修补材料。对美观要求高的部位建议应用嵌入性修补材料;对于缺损面积较大,美观要求相对较低的部位建议应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钛网修补材料,实现了按人配置的目的,能够恢复缺损部位的生理原貌,达到自然的外观效果。 关键词:颅骨缺损;计算机辅助设计;硅橡胶;钛网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对90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不同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观察各种材料行颅骨缺顿修补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别选用无色透明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橡胶、金属材料(钛网、钛板)等不同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 金属材料(钛网)为修补物。术后并发症4%,效果最好;有机玻璃为修补物,术后并发症33%,效果次之;硅橡胶为修补物术后并发症多,为67%。结论 行颅骨缺损修补时,若条件允许,最好选用金属材料(钛网)作修补物。  相似文献   

14.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多年来,很多种类的人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被应用于临床,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寻找一种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是预防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将近年来关于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综述如下。1硅胶涤纶网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应用硅胶绦纶网片作为颅骨修复材料。1998年魏健等[1]报告应用硅胶橡胶绦纶网片修复颅骨缺损39例,与钛板比较无慢性切割性溃疡发生,术后局部疼痛也少,隔温绝缘好;但缺点是术后皮下积液仍较多,强度稍欠佳,特殊部位颅骨缺损修复术后外观仍有不足。强调颅骨缺损修补的最佳材料是自体骨瓣,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5.
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85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三维钛网修补术,术后随访1月~6年。结果发生并发症58例,其中皮下积液48例,癫痫发作8例,继发脑出血2例,硬膜外血肿1例,头皮感染6例,脑脊液漏2例,三维钛网颞部边缘翘起不适2例,钛网慢性切割头皮致钛网外露5例,钛网变形中央内陷2例。结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修补材料的选择、患者年龄、颅骨缺损面积大小、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骨水泥颅骨修补术后取出的治疗经验。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共取出骨水泥6例,其中4例因骨水泥塌陷、影响美容,取出骨水泥后行一期钛网修补术;2例因骨水泥感染,取出骨水泥半年后行钛网修补术。结果钛网修补术后随访1年,6例患者均无钛网塌陷、感染、不适等并发症。结论钛网可塑性好、支撑性强、排斥小,为当前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术中手工塑形三维钛网、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颅骨修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术中手工塑形钛网35例和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工塑形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为(157.1±35.8)min比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112.2±29.5)min明显延长(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癫痫、皮下积液、皮肤慢性切割溃疡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工塑形钛网组术后塑形满意度低,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塑形满意度高,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颅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缺损的颅骨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修补的患者62例。结果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86.5±2.5)min,使用钛钉(7.2±1.4)个,患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均痊愈出院。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手术修补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原因并根据情况选择给予扩创、缺损皮瓣减张缝合、转移皮瓣缝合等手术,必要时取出修补材料。结果6例患者伤口均痊愈:其中4例保留钛网,2例取除钛网(其中1例半年后再次手术原钛网修复颅骨)。结论对行钛网颅骨修补患者应谨防钛网外露,发生后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7-12在西乡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加网硅胶材料、自体颅骨、三维钛网及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病例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 结果:加网硅胶组并发症发生率50%,塑形满意度27.8%;自体颅骨组分别为12.1%,90.9%;三维钛网组分别为27.3%,45.5%;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分别为5.6%,100%。数字化三维钛网组与自体颅骨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在塑形满意度上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及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并发症少、塑性满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