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约占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10%,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蒽环类(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阿霉素、吡喃阿霉素等)联合化疗治疗,90%左右可完全缓解(CR).但仍有30%左右在4年~5年内复发.复发后用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约80%还能再次CR.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4年-2001年应用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及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骨髓坏死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病理现象,现将我院1例BMN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1988~2000年1月对388例复发的APL给予三氧化二砷治疗(10mg),连续用药至完全缓解.结果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388例复发APL中完全缓解(CR)率为74.13%,部分缓解(PR)率10.14%,CR PR为84.27%,预计10年无病生存率为69%.早期死亡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7%、10%.主要死亡原因是脑出血、DIC、脑梗死.本组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为15%.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26%,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9%,肾功能损害6%,心电图改变16%,精神症状7%.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APL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并可治愈APL.  相似文献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宋文秀 《中国肿瘤》2005,14(7):458-46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异常的早幼粒细胞无限增殖伴分化受阻为特点,95%以上的患者具有t(15;17)染色体异常,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被认为与APL的发病有关.自全反式维甲酸(ATRA)成功用于临床诱导APL分化以来,对诱导分化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全文主要从细胞内蛋白激酶C、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途径、维甲酸受体、融合蛋白、核体、端粒酶、细胞周期与癌基因等方面对APL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赛娟  赵萌  陈竺 《肿瘤》2001,21(6):415-4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 FAB分型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的M3亚型,占所有 ANLL的 10%-15%,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近十年的研究表明APL是第一个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retinoic acid,ATRA),三氧化二砷(As2O3)和化疗取得成功的人类恶性肿瘤,开创了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1岁,军干,主任药师。因左乳包块于1999年7月行乳房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左乳内上象限浸润性导管癌。清扫的同侧腋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至次年2月,行CMF方案[环磷酰胺(CY)0.8g,第1天;表柔比星60mg/d第1天;5-氟尿嘧啶(5-Fu)0.75g,第1 ̄5天]化疗6疗程。随后至第2年2月,作内  相似文献   

8.
黄艳  任宏波  刘颖 《肿瘤防治研究》2023,(10):1035-1038
<正>0引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 APL)是白血病中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及融合基因的一种特殊亚型,95%的APL因t(15; 17)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靶向药物反应性好,是最有希望治愈的一种恶性疾病。APL伴STAT3-RARa融合基因病例临床非常罕见,仅在3例[1-2]患者中有过报道,且3例患者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亚砷酸(ATO)的治疗反应均不敏感。最近,我们诊断了一例这样的患者,现报道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9.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1995年以来,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已成为血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5].至今,临床观察达数百例之多,疗效较显著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对近年As2O3治疗的APL有关临床研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0.
近十几年来,由于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化疗及砷剂,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及长生存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但如何用更有效、合理的方案治疗以期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仍是人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用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6例,并获得长生存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CD34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34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和其异构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13、CD33、CD14、HLA-DR的表达。结果:50例APL,17例CD34+,33例CD34-。17例CD34+APL中14例(82%)为M(3b)(M(3V)),而CD34-APL33例中7例为M(3b)。CD34+APL15例(88%)CR,颅内出血死亡2例,早期复发4例(26%)。CD34-APL28例(85%)CR,颅内出血死亡2例,早期复发1例。就诊时,CD34-APL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CD34)-者分别为(56.7±15.1)×109/L和(3.6±1.4)×109/L。14例CD34+M(3b)其PML-RARα为短型11例,长型3例;而9例CD34-M(3a)为长型7例,短型2例。结论:CD34+APL其特征有:M(3b)形态多,白细胞数常增高,PML-RARα短型多,ATRA治疗敏感和易早期复发。对CD34)+APL加强缓解后治疗有助于减少早期复发。  相似文献   

12.
回顾分析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除1例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及脑出血死亡外,其余均获完全缓解。本组资料通过观察患者体温、血象、骨髓变化、药物的作用及毒副作用等临床指标,显示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肯定、毒副作用轻、治疗过程中不诱发DIC,病人耐受性好,经济文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完全缓解后治疗与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或砷剂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 (CR)后的治疗方法与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随访。结果 维持治疗及自身骨髓移植 (ABMT)组(15例 ) 3年复发率 40 % ,3年存活率 5 5 5 % ;而终止治疗组 (11例 ) ,分别为 81 8%和 18 2 %。结论 APL达CR后实施强化维持治疗或者进行ABMT对于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观察15例M3病情完全缓解后出现CNS复发的WBC总数、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骨髓完全缓解所需时间。结果:WBC≥50×109/L、幼稚细胞≥50 %及骨髓完全缓解所需时间>1个月者,更易发生CNS浸润(P值均<0.05)。结论:WBC计数、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比、骨髓完全缓解时间对预测M3在CNS复发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经维A酸治疗后复发APL的疗效。方法 1g/L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1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用28d,共1~2个疗程。结果 18例患者中,CR12例,占66.7%,PR2例,占11.1%,有效率77.8%。结论 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的APL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ELISA法检测了16例M_3型白血病患者SF与WBC·F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组患者治疗前SF与WBC·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中期(WBC增高期)与治疗前比较,SF与WBC·F分别轻度下降或上升(P>0.05)。治疗后期(缓解期)WBC·F明显下降(P<0.05),接近正常水平。另外发现治疗前部分患者SF与WBC·F可以不升高,而完全缓解后可有部分病人此两指标仍呈现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SF与L-CFU呈正向相关,与WBC·F和WBC总数无明显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治疗中出现血管穿刺部位浸润块伴有面部、肢体肿胀, 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过程一致, 随病情缓解消退, 对其发生机制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亚砷酸注射液10ml As2O3(10mg)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每天一次,静脉滴注,每次持续2至4小时,连续4周~6周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14天左右,两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10例初治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例;3例复发患者中,2例达CR,1例未缓解.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好,毒性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As2O3)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APL)已成为可治愈疾病,但并发中枢浸润的也增多,其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APL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多为弥漫性,形成局限性肿块者少见。现报道1例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初诊误诊为脑膜瘤的APL病例,供同道参考,引以为戒。1病案摘要患者男,25岁。2005年8月因不明原因右侧额面部肿胀伴麻木,CT检查示:“右额面部脑膜瘤”。在上海某医院就医,当时查血象三系Hb11·5g/L,WBC4·9×109/L,PLT150×109/L。9月行“右额面部脑膜瘤”切除术,术后病理…  相似文献   

20.
程范军  杨爱德 《白血病》1995,4(1):20-22
对2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形态测量、细胞遗传学研究及临床特征分析,其中粗颗粒型10例、细颗粒型12例。结果显示,M3b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有核细胞中早幼粒细胞的比例较高,骨髓增生度白,白血病细胞核畸形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