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03-4005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影像CT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从收治的腹部囊性淋巴管瘤患者中选出12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确诊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CT诊断的应用方法及CT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2例患者经CT影像诊断显示结果与医师术中所见结果完全一致,具体位置包括盆腔2例、腹膜后腔3例、肠系膜4例和大网膜3例,囊肿在腹膜后间隙、肠系膜及网膜位置生长,不容易剥离,8例囊肿为不规则形态、其余4例为圆形,7例边界清楚、5例边界模糊,且与周围肠管有粘连,术中发现多数囊内液体是淡黄清亮液体,有1例为暗红色陈旧性出血、2例为黏稠黏液。CT影像特征显示: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形态,向组织间隙爬行性发展,填充间隙塑形,肿块为多房,大小不一,边界清楚或模糊,囊壁较薄,囊内密度均匀,为水样密度,部分肿块为单房,囊内见脂肪密度,囊壁较厚,周围见血管影。增强扫描检查中,囊内无强化,囊壁与间隔轻度强化,部分见血管穿行征。结论采用CT诊断腹部囊性淋巴管瘤,能准确显示疾病的影像学和形态学特征,对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很高的鉴别参考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结果 10例肾上腺囊肿,6例行CT检查:囊肿壁薄、均匀,1例囊壁有钙化,1例囊内可见分隔,分隔上见点状钙化灶.平扫囊内密度均匀,CT值约为15 HU~30 HU,增强扫描囊内均未见强化,1例囊壁轻度强化,5例囊壁及分隔均未见强化.4例行MRI检查:囊内均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长T1、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囊内和囊壁均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肾上腺囊肿的CT、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汪圣  何四平  王海  邹维  袁武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262-2264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淋巴管瘤15例(33.33%),其中肠系膜淋巴管瘤7例,腹膜后淋巴管瘤8例,病灶形态不规则,囊壁薄,边缘清楚,增强后囊壁轻度均匀强化;肠系膜囊肿10例(22.22%),形态较规则,边缘清晰,囊壁薄而均匀,增强后囊壁未见强化;肠重复畸形7例(15.55%),均与肠管关系密切,囊壁厚且可见强化;囊性畸胎瘤5例(11.11%),囊内可见脂肪及斑块状钙化或骨化影,囊壁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大网膜囊肿5例(11.11%),表现为紧贴前腹壁的均匀水样密度囊肿,形态不规则,长轴与大网膜走行一致,增强后无强化;腹部脓肿3例(6.66%),形态不规则,囊壁较厚且厚薄不均,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小儿腹部脏器外囊性病变的CT表现各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有助于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结果:分布在右肺16 例,左肺10例。单发囊肿23例,多发3例。球灶型(即液囊肿)13例,空腔型(即气囊肿)11例,软组织肿块型2例。形态以圆形为主,可呈分叶状、葫芦型或不规则形。1例含有曲菌球,囊壁钙化5例。囊壁见有轻-中度强化。6例见囊肿周围透亮度增高影,6例见周围条状实变影,3例见周围节段性肺压缩不张。结论:大部分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64排螺旋CT对腹腔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腹腔淋巴管瘤5例,均行腹部超声、CT检查,其中3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经腹超声及CT检查腹腔淋巴管瘤表现为腹腔内单房性囊肿2例,多房性囊肿3例,淋巴管瘤沿组织间隙内生长,形状不规则,界限清晰,直径约3-17cm不等。2例囊性肿块内可见血管及穿行小肠组织。3例CT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分隔轻度强化,囊内液性部分无强化。术前经腹超声正确诊断2例,正确率40%,CT正确诊断4例,正确率80%。结论:腹腔淋巴管瘤是临床少见腹腔病变,其影像表现为腹腔内单房或多房囊肿,沿组织间隙生长,形态多不规则为特征,术前借助经腹超声、CT检查综合分析,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1例位于大网膜囊,6例位于肠系膜,5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两侧肾上腺;在CT和MRI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薄壁肿块,较大病灶形态欠规则,沿组织间隙呈“爬行性生长”;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和间隔轻度增强,囊内不强化,在MRI图像中呈稍长T1长T2信号;位于肾上腺内病灶囊壁及间隔可见明显钙化。结论: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部位、范围、内部特征,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肢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及病理改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四肢淋巴管瘤20例,其中接受CT检查6例,MRI检查18例,2例接受MRI增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囊性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分叶状囊性肿物;海绵状淋巴管瘤12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增厚,呈网格样改变,可见多发扩张淋巴管;血管淋巴管瘤4例,表现为多房囊腔,周围可见增粗纡曲血管影,淋巴管囊内出血可见液-液平面。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MRI较CT更优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肝囊性包虫病的CT表现判断其临床病理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CT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8例共691个肝包囊的CT表现及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L和CE1型CT示密度均匀的单房囊肿,CL型囊壁不显示,术中见囊液清澈透明。CE2型CT示多子囊表现,呈"车轮征"、"蜂房征",术中见无色半透明葡萄状子囊,母囊及子囊液清澈透明。CE3型CT示内囊塌陷于囊内呈"水蛇征"、"飘带征",子囊囊肿CT示母囊密度升高,术中见破裂内囊或子囊卷曲并漂浮于混浊或胶冻样囊液中。CE4型CT示近似良性肿瘤影像,囊内密度均匀或呈条索状高密度影,术中见坏死破裂的内囊和子囊折叠、迂曲于囊内,呈胶冻样或干酪样。CE5型病灶大面积钙化。各型包虫及4种不同性状(液性、胶冻样、干酪样及钙化)母囊内的CT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母囊与子囊的CT值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囊性肝包虫病在CT扫描中,特定时期出现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原因多种多样;熟悉该特点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使手术治疗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典型甲状舌管囊肿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典型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和CT、MRI征象,并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研究.7例行MRI检查,4例行CT扫描.[结果]11例均表现为颈前区偏于一侧的巨大类圆形囊性肿块,囊壁增厚、毛糙,其中5例囊内可见气液平面,1例囊内可见分隔影,1例表现为多发性囊肿.4例CT平扫呈稍低密度,MRI平扫6例T1WI呈稍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7例T2WI及抑脂像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增厚囊壁可见强化,囊内无强化.[结论]发现偏于颈前区一侧巨大囊性肿块伴囊内气液平面、囊内分隔影、多发性囊肿等CT和MRI表现时,应考虑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中,3例单发、2例多发;发生于胃壁1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1例,回肠伴肠系膜多发病灶1例,回肠、结肠伴腹膜后多发病灶1例;病灶大小为2.4~23.7 cm;其中4例病灶呈匍行生长趋势,伸入组织间隙;5例病灶均呈水样低密度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结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多为单房囊腔,呈匍行生长,内含均匀液性低密度影,囊壁边界清楚,囊壁及其内容物一般无强化,与其囊性病理学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